年輕人開始三不:不生孩子 不結婚 不買房
《中國統計年鑑2021》顯示,2020年中國人口出生率為0.85%,首次跌破1%,創下了1978年來的新低。 同期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僅為0.14%,同樣創下1978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創下了自1978年至今43年的最低記錄,也是我國首次出生率跌破百分之一,這也意味著我國很有可能將會邁入人口負增長時代,一旦陷入到人口負增長的情況,這就代表我國的勞動力會逐代減少,最終只會造成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中,甚至會導致我國進入超老齡化社會當中。
那麼房價會跌嗎?
首先:房價漲跌短期看信貸,看大學生人口
其次:房地產中長期的確很難樂觀了,不能買郊區 農村三四線城市房子了
第三:大戶型房子很可能需求會減少,不論是房產稅還是家庭小型化
把人口要素放在歷史長河中,不難發現,一個國家的發展與人口數量息息相關。1953年新中國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表明當時中國人口為6億人,1982年正式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的時候,中國人口為10億人。在大約二十九年的時間裡,中國人口增長了4億人。從1982年的10億人口到2019年的14億人口,37年間增長了4億人。隨著醫療技術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增長至75歲左右,看似人口增長的速度變緩,實則人口總基數不斷增加。
八億人口助推中國經濟快速跨越式發展,第一次人口紅利是低成本勞動力,第二次人口紅利是巨大的消費市場。整個路徑演變的過程,從農業向勞動密集型產業過渡,再向東南亞國家轉移,再到自主發展核心高科技產業,打造數字經濟,這顯示出第三次人口紅利是大量精英人才以現代公司形式激發出的創新者力量引領著國家深層次產業變革。
最近一組資料更是讓整個房地產市場膽戰心驚: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1786萬,2017年出生人口1723萬,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2019年到目前為止11月17日1016萬,距離2019年結束還有一個多月,預計出生嬰兒不到100萬。那麼2019年的出生人口約為1100萬,人口斷崖式下跌。一方面人口銳減意味著需求降低,另一方面一二線城市的土地供應減少,供給需求同時減少的情況下會使得房價呈現平穩狀態,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這個政策對於房地產市場有什麼影響:
1:關注1億人落戶指標,突出抓好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工作,推動 1 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取得決定性進展。
檔案要求,到202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年均轉戶1300萬人,到2020年全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提高到45%。
理解戶口這個資料對中國房地產的巨大意義:
戶口即戶籍,由公安機關戶政管理機構所製作的,用以記載和留存住戶人口的基本資訊的法律文書。
全球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比如朝鮮、古巴、以及其他國家有戶籍制度。
其次:除了一線城市,其他城市有房即可有戶口。
從2000年-2016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從36.22%上升到了58.52%,但是我國的城市戶籍率,兩者相差18.87%。
中國的戶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諸國征戰,人口成為最重要的資源,沒有之一。賦稅、賦役、兵丁,皆出於人口。人類進入資訊時代後,人們自由活動的範圍更加廣泛、相互交往更加頻繁,戶口管理所提供的住戶人口基本資訊也就日益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社會服務管理、國家行政司法都不可或缺的資訊基礎,戶口管理也就成為近現代社會最主要的公共資訊管理系統,其限制甚至鎮壓職能將完全褪去,而協調、服務職能不斷增強。
戶口是社群、住戶、人口相關的市鎮管理和其他行政管理的必備基礎,其對身份、權利能力和責任能力等的認定和對管轄權劃分的支撐,更是所有國家各項司法活動的必備基礎;它既可以普遍登記對被登記人形成“被注視”的心理壓力,從而可能有利於維護公共安全,還以人身辨認、核實查證、時空管控、促進鄰里關係、組織居民自治自衛等多種方式有力支撐各項公共事業、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工作。
有了戶口,很大意義上,就有了義務教育的權利,以及其他公共資源分配。
2:在落戶政策寬鬆下,各地人才政策頻繁釋出:
杭州落戶門檻降低!專科及以上、在杭工作並繳納社保可直接落戶。
截止日前,在2021年釋出各種人才引進與落戶等政策的城市已經超過50個!從力度與數量看,刷新歷史記錄。特別是二三線城市,釋出人才落戶,補貼購房等政策井噴!
從未來發展看,目前全國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均只考慮到了降低門檻吸引人才,但大部分城市都沒有留住人才的措施。這種情況下,吸引來的基本都是購房者。而且甚至有可能出現炒房客藉助人才政策在不同城市購房落戶的可能性。
對於這些城市來說,人才對應的應該是產業,人才對城市的作用也應該是產業,而不是房地產。
人才政策不能成為房地產調控的窗戶,房地產限購關上了房地產投資的大門,太寬鬆的人才引進政策來擴大購房窗戶。
3:中國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相差達到16.21%
從城鄉結構看,2018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313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6401萬人,減少1260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個百分點。
分地區來看,目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已經處於相對成熟的階段。京津滬三大直轄市的城鎮化率都超過了80%,廣東、浙江、江蘇這些發達省份的城鎮化率也接近70%。在這個階段,未來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城鎮化一大特點是人口從中小城市流向中心大城市,不同城市之間的分化將進一步加劇。
不過,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來說,雖然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比較高,但這裡面有相當一部分人口屬於外來務工人員。以珠三角為例, 2016年,珠三角淨流入人口為2647.97萬人,佔常住人口的44.14%。在東莞和深圳等珠三角經濟發達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外來人口與戶籍人口之間的倒掛現象。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2018年,中國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相差達到16.21%,與此同時,人戶分離的人口仍然高達2.86億人。
4:哪些城市人口會繼續明顯增加?
任務提出,深入推進城市群發展。有序實施城市群發展規劃。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紮實開展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情況跟蹤評估,研究提出支援成渝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長極。有序推動哈長、長江中游、北部灣、中原、關中平原、蘭州—西寧、呼包鄂榆等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建立健全城市群協調協商機制。加快出臺實施天山北坡、滇中兩個邊疆城市群發展規劃。指導省內城市群有序發展,提高一體化建設水平。堅持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推動一些中心城市地區加快工業化城鎮化。
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 100 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 100 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 300 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專案,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這些年在人口紅利和城市化的利好環境下,我們的房地產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爆發,大量農村人口進城,給城市住房帶來了強大的需求,房地產市場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建築面積不斷增加的同時,房價水平也是水漲船高,不少人從中看到了巨大的投資價值,紛紛開始借錢拿地投資房產,我們的樓市進入了長達20年的高速發展。
經過了這20多年的發展,我們的房地產市場也迎來了疲態,去年下半年全國大部分城市房價都迎來了降溫現象,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回暖的跡象,很多人都認為是發展紅利過去了,但最近中國房地產協會會長劉志峰表示,城鎮化仍是房地產行業的紅利,未來五年全國城市人口將增長4500萬以上,將帶動大於14億平增量購房需求,還有改善性需求持續釋放。
目前全國城鎮率已經達到了63%,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全國平均城鎮率達到70%左右就到頂了,現在一二線城市的城鎮率基本上都在80-90%以上了,從去年七普資料顯示,全國城鎮常住人口已經接近9億,排除四五億老人和小孩,未來能夠進城的人很少了,該專家也表示未來5年只有4500萬人進城,每年也就1000萬不到,這點人口對於樓市需求的衝擊明顯要比以前小的多,樓市想要像過去一樣迎來高速增長几乎不可能。
未來幾年,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人口負增長的到來,勞動人口紅利的消失,樓市過去最為依賴的人口紅利將不復存在,這對於樓市發展來說無疑於是一件無解的題目,城市化發展的紅利也過去了。
但房地產還有10年左右的紅利時間,所以這也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值得置換好房子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