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能讓99%的老母親感到心疼無比?
答案是,娃生病。
有的媽媽特別心疼孩子,只要寶寶一有不舒服,就著急地第一時間往醫院跑,可醫院的就診隊伍總是老長,折騰孩子不說,醫生問診看病的時間也常常不能保證。
但有的媽媽又太“心大”了,看孩子只是咳嗽,就沒怎麼在意,其實孩子有可能是喉炎引起的咳嗽,但因為自己不知道如何判斷,反倒沒及時帶孩子去醫院。
哪怕是最常見的病症:咳嗽、腹瀉、溼疹都可能隱藏著不少誤區,家長稍有忽視或處理不當,都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隱患。今天就和大家來說一說~
01
咳嗽數週不見好轉
小心“感冒”變“哮喘”
咳嗽,是寶寶身上一種常見的症狀。例如,秋冬偶爾感冒咳嗽就常見,有些孩子咳嗽3天~5天就好了,但有些孩子咳嗽幾個星期也不好轉……
很多家長認為這是“感冒沒好”,繼續按感冒治療,但此時疾病很可能已經變為了“咳嗽變異性哮喘”。
如果不明確診斷,採取針對性治療,只會久咳不愈,甚至越來越嚴重!
符合以下特點,要警惕咳嗽變哮喘
1. 咳嗽超過4周,夜間或凌晨出現或加重;
2. 雖然病名裡有“哮喘”但此病症狀以乾咳為主,沒有明顯的喘息;
3. 吃了止咳藥或抗生素都效果欠佳;
4. 孩子有過敏性疾病史,或家族中有過敏史或哮喘史。
專家提醒:明確診斷的患兒要遵醫囑堅持用藥,哪怕一段時間後咳嗽消失了,也不能擅自停藥,直到下次就診時由醫生評估後再看是否能停藥。
02
小兒腹瀉
“防脫水”比“止瀉”重要
秋冬氣溫降低,食物容易滋生細菌,兒童腹瀉也就成了很常見的情況。
但在孩子發生腹瀉時,很多家長先想的都是“如何止瀉”,卻忽略了腹瀉可致命的危害——脫水。所以,當兒童腹瀉時,家長們首先要防止孩子脫水!
小兒發生腹瀉,在家如何處理:
1. 不輕易給寶寶服用“抗生素”或“止瀉藥”;
2. 可以給孩子服用口服補液鹽(首推口服補液鹽III),一般藥店即可買到;
3. 配製補液鹽一定要嚴格按說明書要求計算配製劑量,不可隨意多加水或少放水。
專家提醒以下情況及時就診:
1. 腹瀉次數多卻不肯喝水或難以喂水,出現尿量減少;
2. 嘔吐劇烈不能進食水;
3. 嚴重腹瀉,口服補液無法完全補充體液;
4. 孩子不能正常進食,出現口乾、體重明顯下降;
5. 出現劇烈腹痛;
6. 大便帶血;
7. 體溫超過39℃(3月內寶寶超過38℃)孩子狀態變差,沒平時活躍或煩躁不安。
03
懷疑小兒溼疹
盲目用藥反“加重”
溼疹,即特異性皮炎,是一種面板過敏反應的型別。1歲前的寶寶是發病的“主力”,症狀多樣,最基本特徵是面板乾燥、皮炎症狀和劇烈瘙癢。
但也正因如此,很多家長一看孩子面板出問題就先想到溼疹,並盲目抹藥,其實這是不對的……
家長如何處理小兒溼疹:
1. 首次用藥前一定要先就診,明確疾病的性質,很多看起來很像溼疹,但卻不是,盲目用藥很可能加重病情;
2. 應對面板乾燥、粗糙、瘙癢的溼疹,需藥物治療、滋潤護膚雙管齊下。潤膚霜如首兒所研製的二甲矽油乳膏等,藥物治療則是在醫生指導下正規使用激素藥膏和膚樂霜。
專家提醒:再次強調,發現孩子出現面板問題時,不要擅自用藥,尤其是含有激素成分的外用藥膏。一定要先就診,確診為溼疹後再根據具體情況按醫囑合理用藥。
在娃不舒服時,如果家長身邊能有個專業人士一步步提醒指導:孩子現在什麼症狀,是否需要去醫院,怎麼正確護理,哪些藥能吃,哪些藥不能吃……不僅能讓孩子能少受很多罪,讓家長從容很多,關鍵時刻還能避免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