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太空中的究極美味
今年6月,“太空外賣”的話題衝上了熱搜,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攜帶了大量包括美食外賣在內的貨物與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對接成功,宇航員們收到了他們心心念唸的豐盛佳餚。
根據中國載人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所言,中國的航天食品是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的,我們的航天員擁有120多種航天食品。
而在其中,最受宇航員歡迎的,是刻在我們每個人味蕾記憶中的川菜名品: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等。
如此家常川菜,無疑是經典美味,但為何會成為宇航員的心中摯愛?想在太空中吃一頓好飯,到底有多難?
川菜
調和的藝術
△香料調和出的極致美味。圖/視覺中國
京派大家汪曾祺曾在《川菜雜憶》中寫道,民國時人們去成都的飯館吃飯,最常點的是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和回鍋肉幾種川菜,可以看出,今天的國民美食家常川菜,早在近100年前就已經十分流行了。
川菜,始於麻辣,歸於鮮香,從古人的“酸甜苦辣鹹”五味調和,到今天的魚香、豉香、鹹香、甜香...一種又一種口感獨特、回味悠長的味道與深含的文化內蘊,成就了名滿天下的川菜經典。
△麻辣雖是川菜之魂,川菜卻不止麻辣。攝影/吳學文
麻婆豆腐是最早名揚天下的川菜名品,根據民國文人李劼人回憶,麻婆豆腐來自一位別名為“麻婆”的女人,她在成都橋頭經營一間飯鋪,因善於烹製豆腐,且以低廉的價格賣給來往食客,一來二去,“麻婆豆腐”就此出名。
差不多同時崛起的還有回鍋肉。這道傳說中起源於平民將民間祭祀豬肉回鍋烹製的菜餚,延續了傳統川菜的小煎、小炒的特點,以豬肉為食材,郫縣豆瓣為調味料,呈現出了近現代川菜麻、辣、鮮、香的特點,著實是下飯利器。
△小煎、小炒,一代名品回鍋肉。圖/視覺中國
隨後,以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為代表的川菜經典再次將川菜盛名推向了高潮,而它們之所以眾口交贊、讓來自天下的川菜再回到天下,歸功於其獨特的泡椒和郫縣豆瓣。
正是得益於這樣的辣味調和品,辣而不燥、不烈、不澀,醇厚綿長,回甜重香,應和了中國人口舌的愉悅與身心的歡喜。這是川菜味,也是中國味。
△郫縣豆瓣,複雜的工藝鑄就的川味之魂。圖/《火鍋》
辣椒豆瓣醬、泡椒,以及在酯化反應和輕度發酵中更加醇香濃郁的紅油,賦予了川菜的靈魂味道,配合五味在川人手中的極致調和,川菜得以成為中華料理的集大成者,甚至成為征服全國、全世界的味道。
但是美味歸美味,川菜為何能衝出地球,征服遠在外太空的宇航員們?
川菜
如何征服太空?
宇航員偏愛川菜,不僅僅是由於川菜本身足夠的吸引力,更和太空環境的特性有關。
宇航員可能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職業,但同時也是最痛苦的職業,一半的太空旅行者,就連那些訓練有素的宇航員也深“太空病”的困擾。學術上稱為“航天適應綜合徵”,英文縮寫是 SAS。
在太空失重環境中,宇航員會經受骨密度流失、肌肉萎縮、腸道紊亂等一系列身體問題,其中腸胃問題是最痛苦的,消化受重力輔助,如果沒有重力,消化過程就會變得更加複雜。這一系列的結果就是“暈太空”,症狀與暈船類似:頭痛、無法集中注意力、噁心、嘔吐和腸道問題。
△專門進行SAS嘔吐訓練的宇航員。圖/wikipedia
在這樣難受的情況下,宇航員的食慾可能是全世界最差的,如何讓宇航員擁有乾飯慾望、吃上有營養的飯,一直是各國航天局的頭號重任之一。
自從“太空廚房”出現後,宇航員的飲食選擇越來越多樣化,早在2012年的神舟九號上,就已經可以根據宇航員的個性化口味需求進行定製食品。在多種多樣的食物中,有一些菜品,即使是胃口極差的宇航員也能胃口大開,大口乾飯——川菜。
△中國宇航員太空餐一覽。圖/CGTN
在太空環境下,除了會讓宇航員的腸胃變差,受太空中的微重力影響,人體體液會向上湧動,而不是正常重力情況下的向下流動,很容易引起面部腫脹、鼻竇阻塞,那種感覺就像患上嚴重傷風,削弱嗅覺和味覺,會導致味覺、嗅覺不敏銳甚至失靈。
所以,航天食品在製作的時候需要新增更多的刺激性調料,才能使宇航員嚐到和地球上接近的味道。而憑藉與此,味型突出的川菜能夠從眾多名菜中脫穎而出。
△川菜用到的調味料,哪一樣不是讓人胃口大開?圖/視覺中國
以川菜名品魚香肉絲為例,酸、甜、鹹、辣、香造就的“魚香味”,能夠最大程度上刺激味蕾,尤其是其中的酸味和辣味,是最能開啟人食慾的味道,是連味覺變差的宇航員也抗拒不了的極致誘惑。
想在太空吃一頓好飯
有多難?
△不同於現在宇航員的幸福,上世紀的宇航員們經歷了黑暗料理的時代。圖/vectorstuck
實際上,在太空能擁有豐富的就餐選擇,是新世紀以後才能做到的事。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宇航員們是沒有飲食選擇權的,他們熬過了長達幾十年的“黑暗料理”時期。
20世紀60年代初,受條件所限,前蘇聯和美國的航天員只能食用鋁管包裝的肉糜、果醬類膏糊狀食物。例如牛肉漿、蘋果漿、菜泥和肉菜混合泥等,吃時像擠牙膏似地將它們擠壓到口中。
△早期前蘇聯和美國的航天飛行中,航天員採取嘴對嘴的進食方式,就是將經過特殊加工的液體或半固體的食品裝在類似牙膏管的容器內,進食時透過一根導管將食品直接擠入口內。圖/中國科普博覽
之所以最初的航空食品會被做成這個樣子,是由於航天食品必須能經受住航天特殊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衝擊、振動、加速度等的考驗,所以儲藏的穩定性很重要。正常食品在吃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碎渣,如果不小心飄到宇航員的鼻腔中,很容易堵塞呼吸道把宇航員嗆死,所以需要把食品加工成高度濃縮、便於吸食的流質食物,再放入牙膏管裡,才能保證食物在失重條件下進食不會飄浮散開。
除了糊狀食品,早期的航天員還會吃一種叫“一口吃”的食品,就是將食物壓成一小塊,一口可以吃一塊。
△“一口吃”,味同嚼蠟。圖/wikipedia
對於這些“黑暗料理”太空餐,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的宇航員,他們都給出了超越意識形態的高度統一的評價——難吃!
無論是管狀流食還是“一口吃”,都難吃到難以下嚥,本在太空中就胃口極差的宇航員們深受這些食物的折磨,若不是為了填飽肚子,相信他們沒人會願意吃一口這些“大餐”。
△強忍歡笑的NASA宇航員與管狀流食。圖/wikipedia
甚至於有一些宇航員為了逃離這種食物困境,開始私自想起了辦法。比如被NASA譽為“美國太空史上成就最大的宇航員之一”的約翰·揚,就由於對太空食品的口味意見極大,私自攜帶了一些三明治帶到了太空艙裡,甚至一度引起了大混亂。
△約翰·楊,他帶去的麵包片碎屑帶來了一系列潛在的問題。圖/wikipedia
在經歷了幾十年間的改進後,太空員們才能像現在一樣,吃上像地面一樣真正的“美餐”。
曾經有人發問:人類進入太空已有60餘載,為什麼還沒有人能登上火星?
這個問題的背後,也和食物有關。為航天員長距離飛行提供穩定和美味兼具的食物存在著很大挑戰。目前,NASA已經研發出了在太空中能持續儲藏2年左右的食物,然而,飛往火星的任務至少需要食物有5年的保質期。
浩瀚星辰,依舊任重而道遠。也許在未來,我們可以像科幻小說中那樣,在生態迴圈宇宙飛船中,像地球上的日常一樣自給自足,炒一盤對口的家常菜,過上美妙的太空生活。
編輯:廖春雨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