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美團和快手宣佈合作,但這並不能成為驅動股價的因素。
網際網路行業已經過了給個業務合作故事,就能反映的階段了。
2021年包括2022年的一個最主要邏輯就是,網際網路要證明自己的業績,股市對此不作反應非常正常。
不過本地生活這個事情,還是值得說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電商仍然有3個大型平臺和抖音快手這種新勢力,但是本地生活。。。。。。基本就是美團的?
都是App,都是網際網路企業,但是本地生活和傳統電商的核心要素完全不同。
消費這個領域,平臺類企業要負責解決供應問題、執行履約、匹配資訊。
比如電商平臺:
●平臺需要引入大量商家,否則消費者不會在一個要啥啥沒有的平臺上採購;
●平臺需要完成資訊匹配,無論是提供更好的搜尋引擎,還是提供好的推薦系統,或者是有頭部主播,都是幫助消費者在海量的商品中迅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商品——在消費市場供過於求的時代,尤其如此。
●平臺需要完成履約,瀏覽商品再爽,平臺商品再多,如果在購買之後快遞很慢、或者經常買到假貨,消費者也就很快失去了對平臺的資訊。
電商平臺之所以到現在很多,是因為當下電商的核心能力,是在匹配資訊上。
當全面跨入新零售時代以後,除非是被強迫二選一,否則商家的最優選擇絕對是多平臺進行拓展,多一個渠道就多一分流量。當然,在2020年底反壟斷大幕展開以後,商品全平臺戰略就更沒有什麼阻礙了。
所以,只要是像點樣的電商平臺,商品和品牌供給都是不缺乏的。
對於履約來說,中國物流系統目前主流模式還是第三方,這就決定了除了京東以外,各大平臺的履約還是四通一達,體驗都差不多;交易系統,支付寶和微信市佔率雖然高,但是其金融是納入監管範圍內的,不會給電商使用帶來不好的體驗;至於假貨問題,只能說按照目前發展態勢,會越來越好。
電商平臺拼的就是資訊匹配能力。
這種能力並沒有獨家性,因為開啟哪個App的主動權還在使用者手上,推薦演算法捲了這麼多年,各家誰也不會太差。
所以電商是一個亂戰,且會持續亂戰的市場。
本地生活不一樣。
●本地生活的供應端是各類商家,比如餐廳、比如理髮、比如捏腳。他們和電商的店鋪一樣,完全不介意多平臺發展。
●本地生活的資訊匹配,相對並不那麼重要。不重要的點在於本地生活是以物理空間為核心的資訊搜尋,居家和辦公附近有什麼店,用過幾次App之後就清晰明瞭,推薦和排序不那麼重要。當然,在大城市裡,如果經常四處亂跑,那資訊匹配還是有作用的。對於一些小城市來說,全城有什麼店,幾乎是不需要App來告訴使用者的。
●本地生活平臺的核心能力,主要靠的還是——履約。
外賣就不用說了,速度和質量是使用者極度關心的指標,這也是為什麼平臺對騎手的要求那麼嚴苛;
到店其實也需要履約,這種履約對平臺的挑戰比外賣小,但是仍然需要龐大規模的地推人員和管理人員。
無論是外賣騎手還是地推,都有規模效應,平臺做得好就會有更多騎手、更多地推加入——收入穩定。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一個平臺沒錢,那麼就不會有充足人手送外賣、做地推,履約的效果就不好,使用者就不喜歡用,平臺就沒錢掙。
所以在本地生活領域,形成了履約門檻的美團,市場佔有率如此之高。
但是這不等於這個市場就此固化。
網際網路流量見頂已經說過很多次了,網際網路這個行業也沒有肉眼可見的新方向了。
所以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選擇是“互切蛋糕”,本地生活這個巨大的市場,被很多人都盯上了。
快手和抖音並不是第一波嘗試者,最早阿里透過喵街、餓了麼介入市場,2~3年前騰訊利用微信生態也探索過,不過效果都比較一般。
我的觀點是當時更多的做法是透過流量試圖切入市場,履約並沒有什麼顯著能力的提升,最後在美團的高效率面前,沒有開啟什麼局面。
所以這次對快手和抖音來說,要想取得阿里、騰訊沒有取得的成績,核心要解決履約。
兩家選擇了兩種不同業務形態,都有自己的挑戰。
快手和美團合作,姿態倒不太像是“顛覆”,更像是“協同”,不深度參與履約環節。
而抖音選擇自己做,就和自建電商體系一樣,是直接進攻。
●從市場空間看:
抖音的策略市場空間更大,但是風險也更高。如果成功,整套商業閉環都是自己的,但是想要在履約環節達到美團的水準——要砸重金。對抖音來說,這種底氣來自於相對健康穩定的現金流,也就是有錢。2021年抖音切其他巨頭業務的策略,無一例外選擇了大比例自建團隊,電商、本地生活、娛樂,這也符合位元組跳動公司整體發展的戰略——成為網際網路行業新的一極。
快手的策略市場空間相對小了一些,但是風險也更小。如果合作成功,快手的服務能力提升、美團獲得了新的流量補充。特別是在下沉市場,本地生活滲透率一直不如一二線城市,使用者需求靠口口相傳和個人記憶就能滿足,搭配快手的流量,美團也有了新的增長方式。
●從執行難度看
抖音的執行難度在於幾乎是從零開始搭建體系。本地生活的地推工作,和位元組跳動傳統的增長模式差距比較大,當然這可以透過高薪挖人試圖解決,但仍然相當辛苦。另外這種自建,形成商業閉環的模式受到位元組系整體的資金情況限制,好年景的時候四面出擊當然沒問題,遇到不好的年景,就不好說了。
快手的這種合作模式,也不是高枕無憂。巨頭之間的合作需要業務上的磨合、產品上的磨合、團隊之間的磨合。這種磨合既包括檯面上的成本,也包括很多隱性成本,有過大企業工作經歷的朋友都知道,這種頂級合作戰略,執行中有無數道檻,不注意就走歪了。
●從產品與業務契合度看
本地生活這種業務,不同區域適合的模式不一樣。在大城市,推薦、排序演算法的作用是比較重要的,畢竟商家數目太多,我平時在北京工作生活,但是讓我去什麼金融街、王府井,我還是要看大眾點評上的打分——在這個領域,抖音可能做得不錯。
在下沉市場,可能是另外一個邏輯。我在很多三四線城市調研的時候發現,這些地方是典型的熟人社會和熟人生意,一提起吃飯發幾個資訊就解決問題了,而且一些名店老闆對客人也更熟悉。快手私域流量比較突出,在這種場景裡,增加熟人曝光,增加使用者和商家的聯絡可能更有優勢。
其實我個人對這兩種模式沒有什麼偏好,畢竟抖音快手的本地生活戰略剛開始不久,後面就看誰能找到最順利的路徑,實現業務資料增長了。
對,2021年網際網路市場邏輯一個重要變化是,故事好,沒有財報上的表現,也白搭。
本地生活市場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一些新變化了,我們看看這次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