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銳鈷業,一家曾在上市之後一年的時間裡上漲了超30倍神話的鈷業類公司,最近三年雖然鈷價依然挺立在高位,但公司股價卻再也沒有回到過巔峰。
我們不禁要問,這寒銳鈷業到底怎麼了?是公司發展出了問題嗎?還是公司產品不能達到市場預期?又或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爆發契機!
12月27日,南京寒銳鈷業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遞表,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
早在2017年3月6日,寒銳鈷業已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此次赴港二次上市,擬募資金用於擴建生產線以及上游鈷、鎳、鋰等新能源汽車相關礦產資源的海外投資、收購和勘探。
公開資料顯示,南京寒銳鈷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7年,核心產品為金屬鈷粉。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產量計算,寒銳鈷業為全球第三大及中國最大的鈷粉生產商。公司在包括韓國、日本、德國、瑞士、以色列、印度、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營銷網路,自主商標在全球16個主要工業國家註冊,已經成為中國和世界鈷粉產品的主要供應商之ー。
其業務涵蓋了礦石收購、粗加工、冶煉提純、鈷粉及鈷化合物生產在內的完整產業流程。鑑於銅及鈷通常為伴生礦物,公司亦生產電解銅。主要產品除鈷粉及電解銅外還包括鈷化合物等其他鈷相關產品。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在中國安徽及剛果(金)合共經營三個生產設施,鈷相關產品總產能為11000金屬噸,而銅相關產品總產能為41000金屬噸。除現有生產設施之外,公司在中國贛州建設了10000金屬噸鈷新材料(主要包括硫酸鈷、氯化鈷、碳酸鈷及四氧化三鈷)及26000噸三元前驅體專案。
隨著公司產業鏈一體化佈局持續推進,企業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公司目前共擁有已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此外,公司建立了客戶需求導向型的研發機制,完整的鈷粉產品系列滿足差異化需求。
報告期內,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發展,拉動鈷鹽價格上漲;全球經濟復甦,帶動電解銅產品價格上漲,寒銳鈷業產能產量同比大幅提高,促進公司上半年鈷產品、銅產品銷量大幅增長。
於往績記錄期間,公司的收入及溢利波動顯著。2019年度收入同比減少36.1%至17.77億元人民幣,2019年度淨利潤同比減少98.1%至1360萬元,主要由於銷售鈷相關產品的收入減少。2020年度收入同比增加26.5%至22.47億元,2020年的淨利潤同比大幅增加2358.1%至3.34億元,主要由於受惠於銅相關產品收銷售入增加及鈷相關產品的銷售成本下降。
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收入同比增加107.2%至32.02億元,期內淨利潤同比增長226.2%至4.86億元,主要由於鈷相關產品銷量增加,乃主要由於全球對鈷需求增加及鈷供應短缺;鈷相關產品利潤率有所增加,乃由於鈷相關產品的平均售價與現行市價上升同步上升;及銅相關產品銷量增加,乃主要由於全球對銅需求有所增加。
目前公司正在擴建安徽寒銳的鈷粉產品線,並在剛果(金)新建寒銳金屬的電解銅及氫氧化鈷產品線以及於贛州寒銳建設鈷相關產品及三元前驅體產品線。公司相信擴產專案有助將產品線擴充套件至相關行業的上游及下游,此將擴大收入基礎。隨著公司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及收入,亦可能投資於其他擴張專案。
安徽寒銳擴產專案於2020年公佈,已完成裝置除錯,目前處於試生產階段。截至2021年9月30日,自安徽寒銳擴產計劃開始產生的資本開支總額為人民幣680萬元。
寒銳金屬擴產專案最初於2018年公佈,由於市場需求出現變化,有關擴張計劃已於2021年9月進行修改。目前的擴產計劃包括一條6000金屬噸電解銅生產線,其已於2021年11月投產,以及一條5000金屬噸氫氧化鈷生產線,預計將於2022年6月底前投產。
贛州寒銳擴產專案於2019年11月公佈,計劃分兩期進行,一期為鈷新材料生產,二期為三元前驅體生產。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一期的大部分建設工程已經完成,且目前正處於裝置安裝階段,計劃於2022年第一季開始試生產。截至2021年9月30日,贛州寒銳擴產計劃產生的資本開支總額為人民幣2.04億元。
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手機等3C數碼產品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全球經濟復甦將持續提升對上游電池金屬的需求,目前長續航電池主要有高鎳低鈷和高鎳中鈷兩個方向。
從全球來看,鋰電池是目前鈷產品最主要的下游需求來源,其佔全球鈷應用超過60%,在我國這一比例更高。《中國鈷業》季刊的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鋰電池的鈷產品應用佔比達84.4%,隨著鋰電池產業向中國轉移,新能源汽車對鈷的需求將從2020年的2.45萬噸增長至2025年的9.16萬噸,未來5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0.18%,5年增長273.87%。
據瞭解,世界鈷儲量集中分佈在民主剛果,該國鈷儲量達到350萬噸,產量佔世界的一半,而全球鈷資源儲量僅有740萬噸,中國鈷資源儲量只有8萬噸,而未來新能源汽車對鈷方面的需求將是長期而持續的。
近年來,中國也形成了完整的鈷產業鏈,鈷溼法冶煉技術已經發展到世界先進水平,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隨著下游需求的不斷增長,冶煉廠不斷擴產。由於中國企業在生產成本、下游產業鏈配套方面相比歐美及日韓企業更具有優勢,因此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全球精煉鈷的產能仍將繼續向中國集中。
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後發優勢也逐漸顯現出來,未來在鈷行業的話語權將不斷提高。而寒銳又是產業鏈中典型的企業,接下來且看公司將如何佈局未來。
宣告:易昇證券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