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吃”是永恆的主題,無論是健康人群,還是患病人群,都必須獲取足夠營養以滿足機體需要。在某些疾病的情況下,由於患者不能長期主動進食或不適宜經口進食時,會導致營養不良,嚴重時會出現全身衰竭。太原市中心醫院消化科府城病區主任楊昕表示,經皮內鏡下胃造瘻術(PEG),可為無法透過口進食的患者,再建生命“營養通道”,從而解決患者“吃飯問題”。
患者楊某是一位運動神經元病患者,長期的病史致肌萎縮、吞嚥困難,使他不得不長期依賴鼻飼管攝取流質飲食,極為痛苦不適。四處求醫,幾經周折,就診於太原市中心醫院消化科府城病區。
考慮到楊某入院時已處於電解質紊亂、嚴重營養不良,且體重僅35kg,極度衰弱甚至無法站立,如不及時解決難題,恐將危急康復。科主任楊昕帶領消化內鏡團隊經過充分評估後,為楊某制定了“經皮內鏡下胃造瘻術(PEG)”的治療方案。
(手術演示圖)
(手術現場)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後,專家團隊透過內鏡下順利完成胃造瘻術,為患者建立新的腸內營養路徑,手術耗時不到20分鐘。術後患者安返病房,無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發熱畏寒等不適。
術後24小時,楊某透過胃造瘻管注射少量溫水,並逐步加量,術後第3天開始注入腸內營養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極大的提高,患者及家屬均非常滿意,現已康復出院。
技術優勢
經皮內鏡下胃造瘻術(PEG)是臨床上藉助消化內鏡經皮放置造瘻管的一種微創技術,避免了過去外科剖腹胃造瘻手術時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手術過程是將內鏡插入胃內,充氣致一定程度後,透過胃鏡在體內的光源尋找胃壁與腹壁接觸最緊密的地方為腹壁穿刺點(即造瘻點),將導管針經穿刺點刺入胃內,拔出針心,沿套管將導絲送入胃內,胃鏡下用圈套器拉住導絲將其引出口腔,在體外將造瘻管與導絲繫結後拉入胃內,經腹壁穿出至腹壁外,內鏡觀察見蘑菇頭在胃前壁固定好,固定腹壁外墊片及造瘻管,整個過程均在內鏡直視下完成。
經皮內鏡胃造瘻適應症如下:
1、腦血管後遺症引起的吞嚥困難患者,包括腦卒中、腦外傷、植物人等。
2、食管良性狹窄患者,可行暫時性胃造瘻術作為準備手術,利於以後的徹底手術或擴張治療;食管癌不能手術切除者,可作為一種減輕症狀的手術;食管氣管瘻、食管穿孔或各種腫瘤引起的食管梗阻。
3、某些需行特殊的腹部大手術患者,術後作暫時性胃造瘻術,早期用以減壓,以後可以管飼,利於患者康復。
4、重症監護的患者,因長期留置胃管,造成食管潰瘍反覆出血,可行腸內營養支援治療。
5、其他,如惡性腫瘤在放、化療期間給予的營養輔助支援或手術後危重症患者的腸內營養支援等。
經皮內鏡造瘻的優勢
造瘻管可直接從腹壁置入胃內,不必經口進入胃內,可以插入比傳統方法更粗的胃造瘻管,且更換方便,患者及家屬更易於接受。
經內鏡胃造瘻術,實用性強、安全性好、術後恢復快、療效確切、微創、手術併發症少,值得不斷推廣以造福廣大患者。
學科帶頭人
楊昕
主任醫師、消化科府城病區主任,山西省老年醫學消化分會常委、山西省醫學會心身專業委員會委員、山西省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消化基礎研究學組委員、山西省基層衛生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
擅長消化內科疑難及急危疾病的救治,熟練掌握消化內鏡下的診治技術,對心因性消化疾病有獨特的見解。
供稿:消化科府城病區 宣傳部 田星
圖片:消化科府城病區
校稿:宣傳部 田星
責編:宣傳部 馬劍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