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在文中說一件事,美國這些年來一直在不斷地衰退,而這種下行趨勢,目前我也沒看出有什麼明顯的逆轉,有不少小夥伴不太同意這個觀點,認為美國的科技如此發達,怎麼可能會出現你說的那種情況?
但大家想想,當年大毛的前身科技曾一度超越美國,為什麼是他失敗而不是美國?
我在這裡也提出一個問題,大家認為美國到底因什麼而強大?
如果回顧美國的歷史就會發現,美國的出現本身就充滿了偶然性!
這裡可以拿美國和印度做一個強烈對比,印度這個國家可以稱上是美國的低配版,美國該有的形式它都有,只不過結出的果實天差地別。
最初的美國是由北美十三洲組成,這裡面也不是隻有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各式各樣,參差不齊,如果沒有後來的英美戰爭,美利堅能不能出現都兩說。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當初的美國和當初的印度一樣,看著挺大,實則只是一個統稱,看似一體,其實各管各的,但因為英法戰爭的出現,迫使這十三個殖民地,只能糅合到一起,去對抗英國,這中間當然也少不了歐洲各國的幫忙,尤其是法國。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東西,一個國家能否有前途,立國之戰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不僅需要這種形式來增強所有人的認同感,更需要掃滅之前內部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
具體到美國的南北戰爭就更加明顯,這場戰爭實則就是美國的路線之爭,到底是走工業立國還是走拉美的大莊園經濟,要知道任何一個國家初期的資金都是有限的,如果對某種模式產生了路徑依賴,它會自發地排擠掉其它的路徑,這也是美國的南北雙方一定要做過一場的根本原因,自此才奠定了美國的根基。
而印度就缺少了這一點,沒有經歷過立國之戰,靠著不斷妥協換來的,只能是換湯不換藥,內部堅如磐石的大小地主,為了自身的利益,會不斷的阻止對整體有利,但對個體並不一定有利的策略,像莫老仙為了糧食的事情折騰了一年多,是什麼樣的力量,讓這群人堵在新德里一年多,這很值得人深思!
歐羅巴的兩種經濟模型
當然了,說了以上這些是遠遠不夠的,英美戰爭和南北戰爭只是解決了美國的認同和路線問題,卻沒說明美國到底是如何登上世界第一的。
歐羅巴這塊大陸形成的經濟模型其實是有兩種,我把它區分為陸地派和海島派。
陸地派的代表為德法,注重集體,強調國家,信奉人是不理智的,需要用絕對理智控制一切,而海島派代表為英國,注重個體,強調自由,信奉人做出的各種自私行為,反而會導致整體利益最大化。
這兩種模式哪種好哪種壞其實很難界定,當初的德國,如果不採取前者,根本就追不上英國,而當初的英國不採取後者,根本就不可能爆發出工業革命,或者也可以認為前者適合底子較薄,想要快速跨越障礙的,而後者更適合走創新的路子。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經濟學這個東西,核心就一句話,如何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更大的功效,任何時期任何地點資源都是有限的,這邊拿得多一點,那邊必然會少一點,如果拿多的一方路徑是對的,如德國,自然是突飛猛進,如果是錯的,如90年代的日本,不僅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大量的資源。
英國的方式雖然慢了一點,但卻可以在更多的路徑方面進行嘗試,一旦出現錯誤便可立即止損,不會讓整條船都沉下去,而一旦有一條成功,那就是從0~1的突破,所以工業革命出現在英國,並非只是簡單的一種偶然,而是一種能夠以更低的成本進行更高效運作的必然。
後來這種模式也漂洋過海地被帶到了美國,甚至還成為了主體,原因嘛,主要有三個。
第一 早期美國的組成部分,至少50%以上是昂格魯薩克遜,這對美國後面要走什麼樣的經濟模型產生了重要作用。
第二 移到美洲的都是由歐羅巴的破落小貴族,夢想一朝暴富的冒險家,和生存邊界以下的底層共同組成,他們不願意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還要重複以前的方式。
第三 周圍無強鄰,這點非常重要,這意味著在早期的美國,不需要動用大量的資源來防範對手,更不需要更改自己的執行邏輯,在掃除了一些障礙物後,完全可以按照最初的邏輯一直執行下去。
不過這些只能說明美國,頂多是英國的翻版,想達到如今的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真正讓他走上前所未有的巔峰,還是金融全球化的出現。
大毛經濟升格失敗,卻讓美國走向巔峰
很多人都覺得大毛會失敗,主要是因為沒有發展輕工業,其實並不全對,當初的大毛已經發現過這個問題,也開始要解決它,但由於油價連續暴漲十年,直接導致出現了大毛版造不如買,徹底的將輕工業路線鎖死,不過到這裡它還是有一線生機,那就是將自己的經濟升格,由產業化向金融化轉變。
全球化這個東西並不是最近30年才出現,在二戰結束後就已經開始,不過當時是兩個圈子,一邊以大毛為首,一邊以美國為首,雙方各自找了一群小夥伴,在那裡不斷地延伸自己的體系,在這個時間點技術轉讓的阻力也是最低的,甚至只要你擁有價值,兩方的大統領都會迫不及待的送貨上門,生怕你不要!
不過到了80年代,雙方都陷入了無技術可轉讓的地步,不過此時的美國又往前多走了一步,毅然開啟了金融全球化的同時,更將自己的產業分工再往下推了一層。
不要小看這一點,美國只是轉讓了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技術,美元池塘的容量,卻擴大了一倍都不止,還因此帶來了二個好處。
第一 已經沒什麼價值,早被淘汰的技術,再次發揮餘熱,靠著這些地區的優質勞動力,美國賺得盆滿缽滿。
第二 新進群的瘋狂生產各種日用品,進一步地降低了美國的物價,打開了美國的債務上限,超發的美元也有了,更多的地方可去。
換句話說,美元池塘的擴大,導致了美國更加能熬,大國之間在相近的情況下,比拼的就是看誰能夠更加熬得住,有誰可以在更少的時間內犯更少的錯誤,而大毛就因為缺少了一個池塘,續航能力大大減少,或許當初大毛的心胸能夠更寬闊一些,將水管連線到咱們這邊,誰勝誰敗,還真不好說!
不過美國固然因此走向巔峰,但他也犯了和當年的英國一樣的錯誤,永遠提高的債務上限,永遠印不完的美元,讓他真的認為可以永遠的獲得這一切。
美元池塘是很大,但不代表真的是無限的,歐羅巴和日本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美國,放了幾十年的洪水,並沒有讓他們因此而強大,反倒是停滯了好多年,日本更是專業通縮三十年!
原因嘛,倒也不復雜,洪水這個東西如果放的方向不對,只會由增量變為存量,其中強者會恆強,弱者會更弱,作為需求主力的中間層反而沒了。
由此一個奇怪的局面出現了,為了創造需求,就去發洪水,這期間需求確實上來了,但等到藥效一過,需求又沒了,中間層也跟著減少,就這麼迴圈幾次,兩極分佈就會特別明顯,美國現在接近二戰時的貧富分化就是這麼來的。
以往他還可以透過87年的日股,97年的東南亞風暴,07年的次貸危機來獲取增量,可奈何現在體量最大的實在割不動,那他就應該退而求其次,進行內部的再分配,這方面主要依靠兩個辦法,一個是靠科技升級帶來新的增量,進行財富轉換,一個是依靠稅收調節,進行財富再平衡,前者遙遙無期,後者還有待觀察,倒是新一輪的洪水一波接著一波。
不過就像前面說的那樣,假如印美元是為了創造需求,但同時你又把最大的提供方給排除在外,不就等於要自行承擔所有的通脹?
也不要說再找幾個備選人,在現在這種病毒常態化的情況下,各國早已自顧不暇,能夠提供的也極其有限,何況這麼多年下來,咱們也早已不是,只出口日用品,也包含了一些比較高階的通訊和機電,有相當一部分絕非短時間內甚至是無法替代的。
這不由得讓我產生了一個思考,莫非美國是打算,透過通脹的方式把之前發下去的美元以另外一種方式收回來?
尾聲
現在的美國有點像當初的大毛,自行將最大的池塘給丟了,短期來看可能會獲得某些收益,但長期來看,絕對是縮減了美元流動範圍,這無疑會讓美國揹負更多印刷美元的代價。
或許未來世界又會像二戰時候一樣,被分割成兩塊區域,但唯一不同的是,我們早已自行成為了一個體系,並無明顯的短板,不會像大毛一樣缺少輕工業,讓路都不穩,也不會像德日一樣,對外部需求依賴過大,沒啥自主權。
如果未來美股美房,不幸出現臉著地,美國為了再次起來,一定會更加瘋狂地印出美元洪流,又或者乾脆就不讓它下來,直接用時間和一次次的洪流繼續頂上去,但不論是哪一種,事實上都在透支美國的潛力,就像是有人告訴你,不要害怕泡沫,出了任何事情,一定會有一個最牛的人頂住一切,那麼你還會選擇幹其它?
當然是拼命地找銀子,坐等它飛昇,誰還會去搞什麼辛苦的創新,躺著賺銀子它不香嗎?事實上,現在的美國早已忘了最初的美國長什麼樣,放水充其量只是一種存量再分配,只有基於自由人之間的交易,才能夠產生真正的財富。
如果美國始終無法改變這一點,那麼必然會導致,作為需求主力的中等層次被收割殆盡,再加上丟了最大的美元池塘,美國的路只會越走越窄。
所以未來十年是一個關鍵的節點,誰能夠在這種大週期的末尾,更加務實,更加有忍耐力,那麼誰就有可能在下一輪中獲取先機!
全文完,寫得不是很好,不過如果喜歡,請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