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好幾個小時,去一座小城,就為了一飽口福,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種事情,在旁人看來是很“奢侈”的。但是,對於講究吃的人來說,別說開車很遠,就算打“飛的”,也是值得的。美食的誘惑力,往往比美景要容易勾起人的原始衝動。對於真正的吃貨來說,還有什麼比“撫慰肚裡的饞蟲”的事情更值得去做呢?
陳曉卿常說:“最好吃的食物,都藏在冒著煙火氣的地方”。他也常常為了美食,長途跋涉、舟車勞頓,去老街深巷、居民區裡,去偏遠的小城裡,找最地道的美食。
雖然,在各種熱門影視劇和綜藝裡,難見小城的蹤影。但是,她卻在很多美食記錄片裡,賺足了鏡頭。尤其是《舌尖上的中國》成功,為許多紀錄片導演打通了一條道路,《舌尖》之後,各色美食紀錄片層出不窮。全國各地的美食愛好者,也都閱片而興,聞味尋來。
“小城美食多”,或許,正成為吃貨圈裡一首新的流行曲,被大家開心傳唱。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到一個話題:好的食物,應該是接“地氣”的。自食材離開那片生長的土地起,地氣就會慢慢流失。雖然,現在物流發達了,坐在家中就可以吃到全國各地的特產,但味道永遠沒有辦法和原產地相提並論。
中國人在意的那個“鮮”字,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對於“鮮”,不同地方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常年出海捕魚的人所理解的鮮,就是撈上來不超過三小時的海貨,在船上直接用淡水煮熟,就是極致的鮮味,上了岸就不是同一回事了。對於岸上的居民來說,搶到剛送上碼頭的海貨,就是最鮮的。而對於內陸城市居民來說,菜市場當天最新的一批海貨,可能就是難得的鮮味。
小城的好處,就在於離食材的原產地很近,周邊鄉鎮的食材,都能在脫離生長環境後,最短的時間內送達城裡餐館的後廚。在小城,你可能吃不到漂洋過海的高階食材,但這裡有的是早晨剛從地裡摘來、還帶著露水的蔬菜,當天剛宰殺的雞鴨魚肉。這些看似最平常的東西,其實是大城市裡最難得的鮮味。
在美食紀錄片《小城夜食記》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在潮汕一家牛肉火鍋店,食客問老闆,燙牛肉有什麼講究沒有,老闆擺擺手自信地說:“來到這裡吃牛肉,隨便煮、隨便燙都好吃,不用刻意去管幾秒幾秒的……”在他看來,這些不過是外地人發明出來的“繁文縟節”,最新鮮的食材,只需要簡單對待,便風味十足。
老闆的底氣,來自於對自家牛肉新鮮程度的自信。他們為了保證牛肉的品質,每天晚上親自去挑一頭牛,第二早宰殺後,取來做火鍋最好的部位,等放到案板上的時候,牛肉還是微微顫動的。再輔助十年以上的刀工,切出來的牛肉薄如紙片,在鍋中燙好,卻柔韌彈牙。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牛肉火鍋”,這句出自許多食客的評價,也成為了這家店口口相傳的一個招牌。雖然,這家店藏身於小鎮的角落裡,生意卻異常火爆,每天有很多市區的食客,特地開車來品嚐。
風味,兩個字,一半在於食材本身所帶有的、新鮮的風土氣息。另一半,在於人的創造,煎炒烹炸燉,依據食材的性格,給其最妥帖的交待。正是這兩者的共同作用,讓每個小城形成了自己的飲食特色,自成體系,簡單又豐盛。
中國廣袤的土地,豐富的地貌和氣候,孕育了一座座小城,也形成了其獨特的飲食文化。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有多少小城,飲食文化就有多豐富。
在西北的一座小城——張掖,生長在祁連山,吃富含鹼性的草長大的羊羔,只要加清水和鹽烹煮,就沒有一絲羶味,肉質鮮美甚至帶奶味。雲南的一座小城——芒市,依託於大山繁盛的物產,飲食文化也非常多樣。景頗族的綠葉宴,一張張寬大的綠葉,盛滿獨特的山珍……
如果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小城的尋味本能。那麼,由此而激發出的烹調創造力,又顯露出其自身的歷史文化底蘊。
潮州,常常被稱為“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在這座有著兩千多年曆史的小城,保留了很多具有上千年曆史的美食文化。潮州人愛吃的魚生,就是先秦時期的遺留,日本的生魚片也是從中國傳出去的。
《中國人超會吃》的作者王愷,曾總結出一條規律:“古稱中有‘州’的縣城,一般都是有很多美食的。”因為這樣的小城一般都有很悠久的歷史,保留了很多傳統的美食。
這個結論,來自於他曾經做調查記者時,去過很多“永遠不可能去第二次的地方”,調查真相之外,小城的美食常常也成為他的奇遇。他記得,伊春是個森林城市,流行燒烤,串肉的籤子都是松樹枝條,烤出來的肉噴香。在山西長治探訪古建築時,他還意外吃到了非常有江南特色的羊肉。
小城,確實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很多揚名全國的特色小吃,打著大城市的招牌,其實也起源於小城。四川缽缽雞,起源於樂山;杭州小籠包,實則源自嵊州;南京湯包打出了響亮的招牌,但在靖江當地卻有一種說法:“出了這裡,所有的湯包都是對湯包的褻瀆!”
只不過,深藏不露,是小城一貫的矜持。
一座城市的運轉基調,也會影響這裡的美食的性格和命運。在快節奏的大城市裡,一家餐館的壽命很難超過十年。一種種美食,也隨著餐館的消失,不見了蹤跡。
在高額的房租和其他經營成本的重壓之下,一家餐館的存活之道,就不能只是追求味道上的精益求精了。在《圓桌派》的一期節目中,竇文濤曾向陳曉卿發出靈魂之問:為什麼城市裡有的餐廳,吃著吃著就不好吃了?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你留意一下這家曾經讓你青睞的餐館,變得不再好吃的原因,十之八九是因為突然擴大規模、開分店了。很多時候,味道與利益是相違背的。
所以,陳曉卿才一次又一次地說:好的東西都在民間。地震的時候,他去青川送物資,在等待路段開通的時候,遇到一家冒肥腸店,端上來,剛吃一口,結果餘震了,大家都往外跑,他也跑了出去,心裡還是放不下那碗肥腸,心一橫:“砸死了算了”,又跑回去繼續吃,鎮定自若。再當笑話說起時,他唯有一聲感嘆:“它好吃的程度能讓你捨命。”
這樣 “神奇”的小店,大概只有在小城能碰到。陳曉卿也曾在浙江衢州開化縣吃到過一家“神奇”的餐館,店不大,但道道菜都好吃。他忍不住問老闆:你為什麼不開到杭州去?老闆回答:去杭州,就不行了。對於這位老闆來說,留在小城,也是守住一種味道。
小城的時光慢慢流淌,街上不起眼的小店,可能就開了十幾二十年。幾代人經營一家店,守住一種味道的故事,也時常在小城發生。這裡沒有營銷神話,只有腳踏實地、慢慢積累起來的口碑。這裡不用討好遊客,獨一份的味道,經過了幾代人的認證。這裡,不需要華麗的裝修,人情味和煙火氣,便是最動人的門臉。
小城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從小吃到大,就是對一家小城老店最長情的告白。這樣的味道,會在味蕾上生根,小城裡的人不斷往大城市走,這味道卻怎麼也帶不走。
有人說:“這樣有滋有味的小城,是很容易讓人觸控到它的真心的。”你是來客,它便笑面相迎,用最質樸的味道給你驚喜。你是歸人,她便用一兩句帶著鄉音的寒暄,把你拉回“溫柔鄉”裡來。
一種美食,滋養了一種生活。一種生活,也孕育了一種美食。小城的生活,平淡而溫柔。小城的滋味,真實又有無限驚喜,混合著濃濃的人情和煙火氣。
當你想念一種味道,小城就在這裡。當你渴望一種生活,小城就在這裡。
拼團價¥198元起 商城售價¥308
~ 近期好書 好物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