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為加強皇權,設定了錦衣衛。
這個負責皇帝侍衛儀仗的機構,雖然最高長官指揮使僅為正三品,但是由於他們直接聽命於皇帝,還有蒐集情報、緝拿百官,設定詔獄的權力,在明朝權力極大。所以,無論是身居廟堂的文武百官,還是置身江湖的平民百姓,對於錦衣衛可謂是“聞之色變”。與錦衣衛權勢熏天相比,錦衣衛的最高長官卻鮮有能善終之人。首任指揮使毛驤被朱元璋殺了頭,第二任指揮使蔣瓛則被朱元璋賜死……除了這些被皇帝殺了的指揮使之外,還有一個叫馬順的,因為是太監王振的親信,在土木堡之變的訊息傳回京城之後,居然被文武百官活活打死。按照這個機率,錦衣衛的指揮使,絕對是個“高危職業”。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嘉靖帝時的指揮使陸炳。陸炳出身于軍戶世家,其祖父陸墀和父親陸松“軍籍隸錦衣衛”,其祖父陸墀是個總旗(正七品),他父親在進入錦衣衛之初也是承襲這個官職。改變陸家命運的是陸松的一次職務調換,當時陸松被選作儀衛司典仗,“從興獻王之國安陸”。這位興獻王,就是明嘉靖帝的父親朱佑杬。
雖然,陸松是何時進入興獻王府邸的已經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確的是,當時嘉靖帝還未出生。因為,嘉靖帝出生之後,陸松之妻,也就是陸炳的母親,成為了嘉靖帝的乳母。正是依靠這層關係,在嘉靖帝繼位後,陸松很快就“以從龍恩,遷錦衣副千戶。累官後府都督僉事”。父親在官場的升遷步入了快車道,陸炳也在十幾歲時就在錦衣衛中擔任舍人,陪伴在當時還是“小王爺”的嘉靖帝身旁。嘉靖八年(1529年),長大成人的陸炳參加武會試,並被“授錦衣(衛)副千戶”一職。可以說,憑藉著所謂的“從龍之功”,陸炳在進入官場之初,就得到了從五品的官職,可謂是起點頗高。
由於陸炳的母親是嘉靖帝的乳母,陸炳又是從小與嘉靖帝一同長大的。所以,陸炳得到了嘉靖帝的信任,並且不斷對其進行提拔。很快陸炳就“署指揮使,掌南鎮撫事”,躋身錦衣衛中的高層。當然,陸炳對嘉靖帝也是知恩圖報,嘉靖十八年(1539年),嘉靖帝外出巡訪到了衛輝(今河南省新鄉市附近),結果,晚上四更天的時候,行宮失火,百官驚慌失措,只顧著自己逃命,只有陸炳不怕危險“排闥負帝出”。看到陸炳如此忠心事主,嘉靖帝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冬,將陸炳升為都指揮同知,暫時代掌錦衣衛印。第二年,就正式接管錦衣衛,也正式成為朝堂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在進入朝堂權力核心之後,陸炳先是保持中立,與各方勢力交好。但當他發現朝局或將出現變化之際,立即與權臣嚴嵩合作,聯手將內閣首輔夏言、總督陝西軍務曾銑徹底搞垮。之後兩人再次聯手,幹掉了平虜大將軍仇鸞。在除掉這些政敵之後,嚴嵩成為嘉靖朝的內閣首輔,掌控朝政近十五年。但是,在此期間,嚴嵩對於官居三品的陸炳非常忌憚。因為他知道,雖然他成為內閣首輔,但是嘉靖帝更信任陸炳。
嘉靖帝到底有多信任他呢?陸炳曾杖斃了兵馬指揮 ,被御史彈劾,但是嘉靖帝沒有進行任何責罰。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湖廣道試御史陳其學彈劾陸炳,說他收受奸商徐二的賄賂,任其勾結崔元增加鹽稅。結果嘉靖帝只是下令將奸商徐二轉入詔獄,而陸炳則毫髮無損。除此之外,陸炳“任豪惡吏為爪牙,悉知民間銖兩奸。富人有小過輒收捕,沒其家。積貲數百萬,營別宅十餘所,莊園遍四方”。陸炳仗著大權在握,到處搜刮民脂民膏,但是嘉靖帝居然沒有任何責罰。
這個與權臣合作,搜刮民脂民膏的陸炳,其實還有著另外一幅面孔。作為掌管詔獄的錦衣衛指揮使,在嘉靖帝多次製造大案時,對朝廷的官員盡力維護,希望能夠保全他們的性命(“帝數起大獄,炳多所保全,折節士大夫,未嘗構陷一人”)。而且,還為與韃靼的俺答汗作戰提供了諸多有效的建議,比如“拓基建、建樓關”。作為錦衣衛的指揮使,從來不護短,陸炳致力於治理錦衣衛中的"三冗"現象,以提高錦衣衛的辦事效率和節省衛所的開支。
也正因如此,陸炳深得嘉靖帝的信任,在朝中沒有政敵(政敵都被徹底搞垮了),被加封為少保兼太子太傅,成為明代唯一一位三公兼三孤的人(“三公無兼三孤者,僅於炳見之”)。而且,嘉靖三十九年,陸炳在任上猝死,享年五十一歲。 世宗非常悲痛,對著陸炳的畫像哭泣 ,並親筆寫詔書稱讚他為國效力、揭發逆賊、盡忠職守、撰寫青詞的功勞,追贈他為忠誠伯,諡“武惠”(意為“折衝禦侮,施勤無私”)。
日後,隆慶帝繼位,有御史彈劾陸炳。當時,隆慶帝已經準備採納御史的建議,準備“追論炳罪,削秩,籍其產,奪繹及弟太常少卿煒官”。到了萬曆三年,張居正上奏,稱“炳救駕有功,且律非謀反叛逆奸黨,無籍沒者;況籍沒、追贓,二罪並坐,非律意”。萬曆帝同意了張居正的建議,免除了陸炳的一切罪責(“帝憫之,遂獲免”)。
可以說,能在明朝官場全身而退,死後又能保全家族的,估計只有陸炳一人吧。
#錦衣衛指揮使#、#陸炳#、#嘉靖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