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蒙古
蒙古族主要分佈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遊牧民族。最早見於唐代,即新、舊《唐書》中的“蒙兀室韋”。“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後來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骨”等許多同音譯名。“蒙古”意為“永恆之火”。在古代蒙古語中,“蒙古”這個詞是“質樸”的意思。也有人認為“蒙古”的原意是“天族”。
公元1206年,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汗國的建立,對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義。從此,中國北方地區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個部落而組成的強大、穩定和不斷髮展的民族——蒙古族。凡是這個國家統轄的漠南、漠北地區,概稱為蒙古地區,此地區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這時從遼、金時期(916~1234)被統治的民族成為統治民族。
公元1276年元軍攻入臨安,南宋朝廷流亡南方。公元1279年,南宋逃亡政府一眾文武百官,王公貴戚帶著小皇帝到了崖山(廣東江門)便逃無可逃。於是,率眾和蒙古人進行了最後的大決戰。這場決戰十分慘烈,從士兵到將軍,從文官到大臣都抱著必死的決心和蒙古廝殺到底。戰爭的最後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南宋滅國時,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崖山之戰後,南宋徹底滅亡,蒙元最終統一整個中國。中國第一次整體被北方社會制度落後於自己的遊牧民族所征服。也是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中國自力成長的過程被打斷,已經高度文明的經濟、文明、科技、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斷,很多國外的史學家將宋代消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所謂“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從公元1219年到公元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麾下蒙古鐵騎擁有著“世界征服者”的赫赫威名,伴隨著的是鐵蹄和馬鞭下的血雨腥風。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四大汗國。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歷經70餘年征戰,統一了中國,建立元朝。其疆域北至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南至中國的南海,東北至今黑龍江下游、跨外興安嶺、烏蘇里江以東,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南包括雲南、今緬甸北部、中部、東部;泰國北部、寮國、越南西北部,都納入元朝國家的行省建置。
蒙古征服戰爭具有擴張性,是非正義戰爭,戰爭給東亞、中亞、西亞和東歐地區的人民帶來了災難。成吉思汗曾夢想“讓青天之下皆成蒙古人之牧場”。眾多古代文獻都記載,在蒙古帝國的擴張過程中,無數的古代文明遭到徹底毀滅,無數個城池被夷為平地。“恐怖和大規模滅絕反對者是蒙古人屢試不爽的戰術”。
元朝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隨後北伐攻佔大都。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公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在大明的打擊干預下,蒙古分裂成韃靼和瓦剌,和大明接壤的韃靼最慘,他原本是蒙古黃金家族的後裔,卻因為大明的打擊而衰落,最後陷入無盡的分裂和內亂。而躲在他們身後的女真則再次崛起,最後不光吞併韃靼和瓦剌,連大明也無力招架,中原王朝再次陷入涅槃。
女真
女真,源自中國史書中3000多年前的“肅慎”。東漢和三國時處於原始社會後期。北朝時處於石器時代。隋唐時稱“靺鞨”,公元9世紀起始更名女真。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定都會寧府。金朝興起時,南邊正是史學家稱之為“挫宋”的宋朝。
宋太祖是透過“陳橋兵變”被擁立為帝,國號“宋”,史稱宋朝或北宋。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威脅利誘,“杯酒釋兵權”,加強了中央集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
但事情總有兩面性,皇帝直接掌握兵權,文官的地位高於武官,不懂軍事的文官控制軍隊,致使宋朝與遼、西夏、金的戰爭連連敗北,無力解決邊患。
宋朝是歷史上非常文弱的一個朝代,又是一個命運非常悲摧的朝代。嚴復曾說:“中國今日之象,為惡為善,姑且不論,而為宋人所造就”。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由完顏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宗翰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除徽、欽二帝之外,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不久在應天登基,金兵繼續追殺,他逃到了揚州,後來又被逼無奈,出海逃亡,最後在臨安(今杭州市)落腳,暫時穩定下來,之後建立了南宋,是為宋高宗。
金朝在金宣宗繼位後,內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國南侵,被迫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1234年,金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下覆亡於蔡州。
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是中國明末時期由女真人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的政權,其國號為“金”,為區別於金朝,稱之為“後金”,與明朝、蒙古、朝鮮並立,是清王朝的前身。
公元1636年,漢滿蒙三族共呈勸進表,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改女真族號為滿洲。公元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入關後20年時間裡,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完成全國統一。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土地增墾,物產盈豐,社會生活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於漢唐,在歷史上,國土面積僅排在元朝之後,奠定了今日中國的基本版圖。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佈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沙群島。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
清朝是中原漢民族第二個被異族統治的朝代,為了維護其統治,把專制主義也推向了最高峰,大搞文字獄。清朝文字獄是清代統治者加強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為之罕見,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文字獄嚴重禁錮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這是封建專制主義日趨腐朽、沒落在思想文化領域內的反映,清朝統治者透過文字獄,強化集權統治,造成了萬馬齊喑的局面。
清人龔自珍詩云:“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只為稻粱謀。”
二、從東方到西方
行文至此可以看出,幾千年來——幾乎是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程序——北方遊牧民族一直是中原漢民族的重大威脅,漠北草原上騎兵的鐵蹄無數次衝擊著農耕文明,造成極大的社會動盪和生產力的大破壞,他們不僅是封建王朝覆滅的重要推手,也是歷史的重要參與者,當然,這一過程也極大地促進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如果再換一個角度——用現在的話說叫做綜合國力——對比一下,或許心情就會變得沉重起來。數來算去,從整體上秦、漢兩朝,特別是西漢漢武帝時期最為強盛,然而,從東漢末年開始一直到魏晉南北朝,中間還夾著五胡亂華和十六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和最為悲慘的時代,直到北魏立國才慢慢地結束了動盪。到了唐朝又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可惜好景不長,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而衰,國力銳減。歷史進入到五代十國的大分裂時期時期,宋朝雖然實現了部分統一,又因重文輕武,不但被遼朝吊打,也被金朝胖揍,甚至在靖康之變中被擄走徽、欽二帝,最後被元朝滅亡。宋朝以後就一路下坡,元朝時,第一次由遊牧民族建立了全國政權,元朝實行嚴格的民族等級制度,由50萬蒙古民族統治5800萬人口,漢人和南人(原南宋疆域的人)被列為三、四等人,飽受政策性歧視和壓迫,這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過的。到清朝時,全體國人成為滿清的奴才,從人格上講,沒比這更悲慘的了,這種情況直到辛亥革命後才宣告結束。
從這個角度看,漢民族在與北方遊牧民族你來我往的歷史中,高光時刻並不算多,更像是高開低走,留給後世的記憶都更多的是沉甸甸的。看到這裡不僅要問:為什麼是這種情況?透過這些歷史事實能否揭示出一些規律?又或者它僅僅只是漢民族的個例?還是具有更普遍意義呢?
為什麼寒帶民族總是對南方溫帶民族造成極大的衝擊,而溫帶民族往往都被迫自衛,主動攻擊也主要是防範對方的攻擊,是溫帶民族修建長城而不是寒帶民族。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很多學者從民族、制度、文化、國民性格等等的角度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如果用更寬廣的視野來看,英國地理學家、地緣政治學家詹姆斯·費爾格里夫的《地理與世界霸權》這本書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發和借鑑。
我們也試著從歷史地理學這一新的視角來聊一聊這一話題。
地球按照氣溫劃分為五大溫度帶,分別為(自北向南順序):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費爾格里夫認為,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第一,要有熱量和降水,並且人類要以最佳的方式支配這些能量;換句話說,要舒服,首先要有合適的溫度,要的豐沛的降水,南極北極這些寒帶地區和赤道沙漠地區肯定不行。舒服的同時但也不能太舒服。比如熱帶,從熱量和降水來說最適合植物生存,所以熱帶動植物種類都非常豐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不用太努力就能獲得維特生命的食物和水,而且也不用考慮穿衣服,因為溫度高。這種環境下,人很容易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不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獲取其它的東西。所以人類公認的幾大文明沒有一個是在熱帶地區誕生的。而離開赤道越遠,生活也越艱難,想要繼續生活下去就要做更多事情,嘗試更多的努力,這樣的人就會獲得更多的經驗,超越生存本能的文明就是這樣發展出來的。第二,要有分明的季節變化。這是一個很新穎的觀點。作者認為在赤道地區每一天都很像,四季變化並不分明,而溫帶地區因為季節的變化而有了夏天和冬天的區別,這就導致住在這些地方的人類必須要面對缺乏食物的冬季,所以作者認為熱帶地區日子是以天來計算的,那裡的種族和個人都習慣於不用考慮太遠,也不用為明天發愁,生活在當下就夠了。但是生活在溫帶的人卻不能這麼想。因為溫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吃的,在食物充足的時候必須要為食物匱乏的時候作打算,所以他們的日子是以年來計算的,他們也習慣為未來操心,同時這樣的環境也促進人類思考,人與自然、時間和宇宙的關係。最早的哲學、宗教這些文明的必須品就是這麼發展出來的。地球上富庶的資源和偉大的文明均聚集於此。所以人類世界歷史幾個主要文明古國都出現在位於北緯30度和60度之間的溫帶地區。
順著這一思路,我們再來看看寒帶地區的情況。
寒帶民族主要指生活在東北、西北、中亞、東歐和俄羅斯等地區的各民族,這裡的熱量和降水都大大低於溫帶,並且還有慢長的冬季,自然條件差,主要植被是牧草,僅能供養很少的人口。牧草豐盛期很短,只有逐水草而居,不斷遷徙才能保證生存。
不同的生活方式導致了不同的文化特性和社會制度。長年的遊牧生活,練就了遊牧民族驍勇強悍、性情兇野。簡樸的生活使其頑固地保持著傳統的氏族公社制度,遷徙不居的遊牧習性則使得這些民族喜好馬背上的營生而不耐耕作之苦。遊牧民從小在馬上生活,稱為馬背上的民族,駕馭戰馬極為嫻熟,單兵素養非常高,能征善戰且嗜殺成性。所用兵器主要是威力巨大的複合弓,殺傷和破甲能力一流。戰士生活十分簡單,不過分迷戀安逸和美味,主要是長年累月的奔波所致。戰士生活需要很低,以至指揮官無需為軍糧過分擔憂。賓士的駿馬又為其提供了靈活的機動性,在冷兵器時代,遊牧民族就成為了農業社會極大的威脅。
據《史記·匈奴列傳》載:匈奴“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毋文書,以言語為約束。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以食。士力能彎弓,盡為甲騎。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羅馬傑出的歷史學家塔西陀在描述日耳曼遊牧者的生活習性時說道:“要想勸他們像向敵人挑戰和贏得創傷那樣地去耕種土地和等待一年的收成,那是很困難的。而且他們還覺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獲取的東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無能了。”
說完了東方,再來看看西方。如果認為只有漢民族受到了來自北方的衝擊,那就片面了,實際上,在歐洲也同時經歷了來自北方動盪,同時,還受到了來自東方遊牧騎兵的衝擊。可以說,這種衝擊不僅改變了中國的歷史,也改變了世界的歷史。
在羅馬共和國開始興起的時候,在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所有民族還處於較為原始的文明狀態,他們多數以部落的形式群居,沒有自己的文字,也因此被驕傲的羅馬稱之為“蠻族”。其中凱爾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簡單來說對於除了羅馬人,其他都是蠻族。兩千多年前,當時的氣候遠比現在要寒冷得多,在這種嚴酷惡劣生存條件下磨礪出來的人都意志堅強,兇猛好鬥。顯然,羅馬人並沒有看起這些被稱之為蠻族的部落,但極具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這些蠻族部落加速了羅馬帝國的衰亡。更諷刺的是如今純正的古羅馬人早已不知所蹤,走進了歷史的塵埃,而昔日的蠻族現在卻成了歐洲的代表民族。
至凱撒大帝的時代開始,就有日耳曼人部落開始臣服於羅馬帝國之下,但絕對大多數的日耳曼部落仍然在堅持和羅馬軍團對抗。日耳曼人和羅馬人之間你來我往的戰爭一向是互有勝負,在奧古斯都時期發生了條頓堡森林戰役,更是全殲了一支約三萬人的羅馬軍團,至此,羅馬帝國結束了擴張,其勢力範圍退回到萊茵河以北。
(未完待續)
免責宣告:以上文字圖片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