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漢字歷經五千年的發展,一筆一劃,一撇一捺都帶著數不清的歷史故事,雖然現在進行了漢字簡化,但絲毫都不影響一個漢字的魅力。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字型,人們在它身上也賦予了一些神話色彩,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倉頡造字,相傳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一統中原各部後,為了推動各部落之間的交流,就讓倉頡創造了文字。 根據《淮南子》記載,倉頡創造出文字的那一天:天雨粟,鬼夜啼,龍為潛藏。 雖然帶有神話的成分,但從另外一方面來講,也是注重提及了漢字的重要性。在中華漢字當中,“母”字一直都非常神聖,但是在偏旁當中,為什麼會出現一個“毒”字呢? 上古社會時期是母系社會,母親是部落中最尊貴的存在,“母”這個字很早就被創造出來了,在甲骨文當中,“母”字是一個跪坐的女性形象,這個女性雙手交叉,字型中間還呈現兩個點。
最初人們將這個字當做哺乳和生育,“母”和“女”也沒有明確的分工。 《說文解字》中說道:母,牧也。牧就是指哺育。 上古部落時期,人們根本無法理解女子生育這種奇怪的現象,並認為女子得益於生育是因為上天的恩賜,每次在需要孕育之前,部落都會舉行意思祭祀,讓女子跟上天進行溝通。 因此在母系社會時期也是形成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特殊現象,夏商周三代依舊有著母系社會的影子,直到周公制禮,男子的社會地位才慢慢開始確定下來。
“母親”代表的生育,也代表著事物的開端,《老子》中就引用了這種意思: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在殷商甲骨文中,“母”還是哺育的形象,到了西周金文時,又出現了“毋”,“毋”跟“母”是通假字。 《墨子·備穴》中就詳細的提到這點:文盆母少四鬥。於省吾新證:金文毋字均作母,此獨存古字。
從這裡的解釋來看,“母”跟“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分化,一部分學者認為這是古人為了區分這兩個字,特別進行的分化,也有人覺得母和女在分化之後開始產生明確的分工。 不管是哪種說法,“母”這個字都開始代指母親了。 那麼在這麼多的詞彙當中,為什麼會出現一個“毒”字呢? 有一種說法是,春秋戰國時期,衛靈公的夫人南子約見孔子,孔子想要跟她坐同一輛馬車,南子卻不願意,這讓孔子非常生氣,就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女子自然是被批判了一番,歷代儒學家也是將這位女子當作反面人物,古人在造字的時候也受儒家思想薰陶,就將母字加在的“毒”字上,寓意: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不過“毒”這個字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顯然不太可能是因為孔子這件事。 《說文解字》中說道: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這裡的毒就是指毒草。 從小篆體來看,上面是一個山,下面是一個母的篆體字,在古代植物也分雌雄,春秋到西漢編寫的《爾雅》中就有:桑瓣有葚,梔。其實這裡就是分了桑樹的性別。 北魏成書的《齊民要術》中同樣也有:既放勃,拔出雄,若未放勃去雄者,則不成子實。
那時候的古人將毒草當做了雌性,因此就用“母”來替代,小篆體的字型本意就非常簡單:山上的毒草。 而到了漢代就寫成了“毋”,但是“毋”在古意當中都是沒有、不要,表示禁止一類的詞彙,漢代又經歷了一次轉變,取消了“毋”,繼續採用“母”,當時古人認為毒草有一種苦澀的味道,這跟母親的乳汁很相似。 在重視孝道的封建社會,再一次替換成了“母”字底,此後這個“毒”字就再也沒有太大的改變了,不得不驚歎古人的造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