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我們討論過黑猩猩與人類的DNA有99%相似是一個錯誤的觀點,且人與動物之間有某些基因相似也不能證明說這些動物就是人類的祖先,詳細請參看《誰說黑猩猩與我們是近親?本文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結論》一文。如果進化論者在基因這樣的微觀層面無法說明人與動物具有同源性,那麼他們在宏觀的層面會丟擲什麼樣的說辭呢?
其實,很多的生物書都展示了人的手、貓的爪子、鯨的鰭和蝙蝠的翅膀等動物骨骼,這些動物肢體的外形差別很大,但骨骼結構卻有相似性。基於此現象進化論者就想象它們是從共同祖先進化過來的,並稱它們是“同源器官”(即源自於共同祖先的器官)。
結構相似的肢體,進化想象它們源自於“共同祖先”
事實上,課本的圖是不準確的,這些骨骼真實的大小存在巨大的差異
自達爾文以來,同源器官就成為支援進化的主要證據,幾乎出現在每本認同進化的生物教科書中。但就像其它進化的證據一樣,當繼續深入研究時,就會得出相反的結論。
由想象的“共同祖先”進化出海、陸、空各類動物
01“共同祖先”並不存在
如果一類生物真的是從另一類生物進化而來的話,達爾文預測一定有很多從一類生物漸變成另一類的化石,但這類“中間過渡生物”的化石始終都沒有找到(詳見:《請聽化石的證詞,進化沒有發生》)。
也就是說,進化論者所宣稱的“同源器官”所源自的那些“共同祖先”的化石,至今都蹤影全無,表明“共同祖先”只是想象,而並不存在。
生物進化樹,分支上始終是空的
正是因為始終沒有找到“共同祖先”,所以生物進化樹的所有分支上——也就是共同祖先的位置,都是沒有生物的。既然“共同祖先”不存在,那相似器官就肯定不是來自於共同祖先的!
著名的進化論者、哈佛大學古生物學家史蒂芬•古爾德在他的《自然史》一書中,評論化石的現實說:
“大多數物種在其存活期間沒有顯示出直接的、方向性的進化,它們在化石記錄中從存在到消失看起來都一樣……一個物種不是漸漸地從它的祖先進化而產生的,而是以‘完整成型’的方式突然出現的。”1
因此化石的證據也清晰地表明:不同類生物的身體和肢體都是突然出現的,而不是漸變而來。
02想象的“中間生物”無法生存
按照進化的故事,蝙蝠的翅膀是從某種陸地鼠類的前肢進化過來的。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話,在鼠類“變化”(手指不斷伸長)的過程當中,手指細長的“中間”狀態會導致行走困難、無法挖洞、但又不能飛,這種生物是很難生存的,必定會在進化論者經常強調的“物競天擇”中被淘汰了。
鼠類進化成蝙蝠的想象圖,但手指長的鼠類既不能跑,又不能飛,難以生存
而且如果任何一塊骨頭的大小或形狀被改變了,那麼和這塊骨頭接連的其他骨頭都要作出恰到好處的改變,否則這個肢體就難以活動了——這就需要整個肢體的骨頭同時且互相配合地來改變,這是進化論所崇拜的隨機瞎碰能做到的嗎?
事實上,在化石中並沒有“中間過渡的鼠類”,而且蝙蝠化石與今天的蝙蝠形態一樣。因此不論從理論,還是在化石記錄中,都表明飛行的翅膀不是從走路的爪子演變過來的。
其實,這個概念不難理解。好像一塊手錶,如果你要求它能夠正常運轉,那麼每個零件(如齒輪)的大小形狀都要恰到好處。倘若手錶中存在一個還沒有“進化好”的中間過渡齒輪,它不但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還會卡住其它正常的零件,整塊手錶也會因此停擺。
03胚胎學反對“共同祖先”
進化論說人和青蛙的手指來自共同的祖先,如果這是真的,那人和青蛙手指的發育方式就應該基本相同——但事實並非如此。
人和青蛙的手指發育方式不同
在人的胚胎髮育過程中,手部最初像一把鏟子那樣,然後部分的組織溶解消失,留下的部分就形成了手指;但青蛙卻完全不同,是從手掌向外長出手指的。此外,就連同是兩棲動物的青蛙和蠑螈,它們的肢體發育方式也是明顯不同的,表明它們也沒有共同祖先。2
越來越多的胚胎研究表明,“同源器官”的胚胎髮育方式通常是不同的,如從不同的胚胎體節、結構或細胞群中發育而來,骨骼的發育順序也常常不同。3 所以這表明它們沒有共同的祖先。
04基因學又反對“共同祖先”
生物的器官和結構都是由基因(DNA)所編碼的,父母就是透過生殖細胞中的基因,將其功能和特徵傳遞給下一代。如果不同動物是從共同祖先進化而來,那麼編碼這些結構的基因應該是相似的。
但近期基因學的研究結果再次令進化論者十分失望——形態相似的器官竟然大部分是由不同的基因所編碼的,例如人的手臂、蝙蝠的翅膀和馬的蹄子的基因完全不同。4 旺勒在他的《同源性、基因和進化的創新》一書的第2頁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親緣關係較遠的生物(如蚱蜢和果蠅)的同源特徵通常使用完全不同的基因來發育”。5 這些結果都在明顯地否認“共同祖先”的說法。
05“認祖”的雙重標準
有趣的是,還有很多相似的器官和十分相似的動物,進化論者認為相似不是從共同祖先而來的——因為按照進化的故事,它們不應該有共同祖先。例如,人的眼睛與章魚的眼睛結構很相似。
章魚和人類眼睛的結構
按照進化的想象,章魚和人擁有一個共同祖先,但這個祖先是沒有眼睛的海洋動物,從它分開“進化”後才“演變”出眼睛。但為什麼兩者的眼睛結構如此相似?
另外,在澳大利亞,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是有袋動物。進化論者認為,這些有袋動物是從澳大利亞的一個共同的有袋哺乳動物祖先進化而來的。6 而胎盤哺乳動物則有另一個共同的祖先。
部分胎盤類和有袋類哺乳動物
但與這個想象矛盾的是,很多有袋動物和對應的胎盤動物十分相似,如果不仔細尋找小袋,就很難區分它們。進化論者如何解釋這些相似性呢?他們想象一個“趨同進化”故事,稱它們碰巧處於相似的自然環境和相似的生態位,就產生了相似的樣子。
請問人類和章魚生活的自然環境和生態位哪裡相似呢?而且生物的身體構造涉及至少上千萬個基因(DNA)字母,靠隨機突變改變那麼多字母來形成相似的生物結構是違背遺傳學和機率學的,因此“趨同進化”並不符合常識和科學。6
總而言之,只要符合進化的故事,他們就稱“相似證明共同祖先”;不符合進化故事的,就稱“相似沒有支援共同祖先”——這種雙重標準的做法哪裡是科學呢?而更像是忽悠。
06不是來自“共同祖先”
“共同祖先”不存在、各類生物在化石記錄中突然出現、中間動物無法生存,而且所謂“同源”肢體的胚胎髮育和基因通常都不一樣的,這些領域越來越多的發現使我們對生命的奧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極大地動搖了進化論者“共同祖先”的信念。
正如分子生物學家丹頓評論說:遺傳研究並未表明同源結構是由同源基因產生的,且它們也不遵循胚胎髮育的同源模式,因此同源理論應該被拒絕。7
07相似從何如而來?
手推車、腳踏車、汽車和飛機的輪子都有相似的形狀和結構,難道它們有“共同祖先”嗎?當然沒有!只是因為這種輪子最容易滾動,所以它們的製造者都採用這種設計。
相似的輪子結構不代表它們有“共同祖先”,而是來自共同的設計師——人類
同樣道理,造物主在創造不同型別的動物時,器官的某種設計是最優越的,因此很多不同類的生物都採用了這種設計。綜上所述,相似的器官並非來自於共同祖先,而是源於共同的創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