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眯眯眼”的造型引起爭議,幾乎霸屏了熱搜。
起因是三隻松鼠的新品宣傳海報,被消費者發現故意走“擦邊球”。
這組宣發故意將模特的造型,畫成了有辱H色彩的“眯眯眼”。
網路上的爭議越來越大,海報中的模特下場發聲,表示:
自己就長成這樣,事事都要上綱上線,這就是一種病態了。
無獨有偶,最近上映的電影《雄獅少年》,
也因角色眼形眼距等造型問題,引發了類似的指責。
這場關於“眯眯眼”的討論,隨著官方下場慢慢趨於理性。
往好處去看,則是我們如今有底氣、有實力對任何審美歧視說“不”,骨子裡的“文化自信”與日俱增。
這一點在多元化的娛樂圈尤為明顯,10位明星大膽開麥,個個彰顯文化自信。
01 楊迪
在最近熱播的綜藝《青春環遊記》裡,導演吳彤因為說錯話被多次吐槽。
其中一次,是嘉賓根據遊戲勝負選擇食材。
吳彤宣佈遊戲內容時說:
這個規則就是當下一個很紅的遊戲,叫《一二三木頭人》。
當時韓國的《魷魚遊戲》熱播,劇情中就有這樣一個遊戲。
而吳彤話中的意思,彷彿是這部韓劇帶火了木頭人遊戲一樣。
於是楊迪聽完立刻反駁道:
這就是我們童年遊戲,怎麼當下很紅呢?這是我們中國人的遊戲。
宋小寶也跟上吐槽:
這個遊戲快生鏽了吧?這個遊戲應該貼個標籤,考古專家考古出來的吧?
兩人之所以話中不留情,是因為《魷魚遊戲》走紅後,
韓國人把“木頭人”遊戲又雙叒叕佔為己有,硬說咱們中國的童年遊戲是“偷來”的。
韓國人顛倒黑白的水平,咱們都已經見怪不怪了,能把麻辣燙說成是韓國美食,真該讓他們見見“火鍋”這位老祖宗。
楊迪這一波當場怒懟,也是替咱們出了口惡氣。
02 楊穎
在一個月前的Elle時尚盛典上,活動主題是“無界東方”。
出席活動的明星們,也都按照這個主題來準備禮服。
在採訪環節,客串主持人的王耀慶看到楊穎一席白色禮服現身時,誇讚她造型如同“希臘女神”。
誰知聽到這句話的楊穎,立刻反駁道:
誰說這是希臘女神了,這明明是東方婉約、典雅的一個形象。
並且在禮服展示環節,楊穎轉圈表示,這套長裙是模仿嫦娥仙子的造型。
“嫦娥”自然是我們中國傳統神話的元素,也讓大家瞬間帶入了文化用意。
而在後續採訪中,楊穎更是如數家珍地用上海話介紹了3道家鄉美食,小楊生煎、紅燒肉、油爆蝦。
回想楊穎在娛樂圈闖蕩曲折,去過日本發展,口音更是經歷了香港腔、臺灣腔的階段。
宣傳也從混血英文名“Angelababy”,過渡到“楊穎”。
如今認回上海話的鄉音,再到禮服也和傳統文化沾邊。
這何嘗不是“文化自信”的體現呢?
03 金星
金姐的舞蹈造詣享譽國際,她本人更是出了名的“敢說”。
當時正是“留學熱”,不少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出國幾年,換個外國學歷。
之前在《金星秀》上,金姐就大膽表示“出國留學鍍金”,純屬浪費錢。並表示:
我們要有文化自信,而這自信來源於,對傳統的繼承,自我不斷地創新讓自己沉靜下來,踏實修煉和壯大。
不僅如此,金姐還影射到娛樂圈:
去人家地毯上走一圈就能給自己長臉了?去人家地盤上演出就能表示你獲得國際認可了?太可笑了。
真正的明星不是靠幾個紅毯走出來的,而是靠作品演技打動你的。
而金星也並不是在節目上自說自話的。
2014年,潘石屹、張欣夫婦向哈佛捐了1500萬美元,隔了3個月之後,又向耶魯大學捐贈了1000萬美元。
外界還傳聞,潘石屹、張欣夫婦先後向這些國外大學捐了6個億。
於是在潘石屹上金星的節目時,金星也是專門問了這件事情。
金星:你給哈佛大學捐了那麼大一筆錢,咱們國家也有很多好的大學,怎麼不捐呢,為什麼要捐給美國人啊?
潘石屹:我說一下哈,這個錢不是捐給哈佛大學的,而是捐給在哈佛大學上學的中國的貧困學生的。
金星反駁:到了哈佛大學的,幾乎沒有什麼貧困的,都可以考進去,按照他們的智商,他們是可以申請到獎學金的,你還資助他幹什麼呀?
潘石屹狡辯:這就是你對中國上哈佛大學的學生不夠了解,其實他們中好多人家裡面都是很貧困的。
金星繼續反駁:沒有,中國能考進哈佛大學的這些孩子啊,我估計在各個方面都已經是人尖子了,按照他們的智商和比例,他們在哈佛大學申請獎學金很容易的,因為中國的孩子學習要比美國人好多了。
潘石屹略顯尷尬:現在中國不是有錢了嗎,為什麼中國自己孩子的學費還要讓別人去付。
金星強勢追擊:你和張欣的判斷肯定是有你們的選擇方法,但是我覺得咱們中國你沒發現嗎?如果基礎教育不解決的話,能夠鳳毛麟角考到哈佛的,也就那麼幾個人,象牙塔的人。
當然了,有錢人只幫有錢人,那底下這幫人呢,您不管一管啊?
金星的一番話,把潘石屹說得啞口無言。
咱就是說,金姐的格局觀讓人佩服。
04 楊冪
楊冪接戲的標準,曾被很多粉絲詬病。
對此,她卻看得開:百分百的粉絲對百分百的工作室都不滿意。
楊冪曾接過一部劇《築夢情緣》,當時的收視並未激起太大水花。
但是劇情卻對民族文化自信,進行了深入闡述。
當現代和傳統建築觀念,發生激烈衝撞時,
其中,楊冪飾演的角色,有一段臺詞發人深省:
我認為中國建築現在的特色,不是繼承就是毀滅。
中國現代的設計師,除了模仿和學習以外,最重要的東西應該是堅守。
順從潮流沒有錯,但我認為,不應該一味地去排斥那些傳統的元素。
現代和傳統,它們應該是相互融合,各取所長的。
這一番話,如果將主語換成如今聚焦的“審美”主題,那便是接受審美多元,堅持文化自信。
所以不論是不被粉絲看好的《築夢情緣》,還是前段時間熱議的《斛珠夫人》。
楊冪所看重的“家國情懷”,則是超越作品的另一重重要意義。
05 劉濤
劉濤在大眾心中,往往是優雅嫻靜的形象。
但在一次直播中,濤姐卻突然來了個“不優雅”的口誤,還因此圈粉無數。
在濤姐介紹一款大米時,為了彰顯大米的品質,突出其跟普通大米有明顯優勢。
她稱其形狀區別於普通大米,不是扁圓形,而是更細更長,類似日本的珍珠米。
說著說著,濤姐就嘴瓢了。
“小日本”三個字脫口而出,藉著她急中生智,把話改成“小小的圓圓的日本米”。
雖然劉濤嘴瓢了,但卻獲得了網友的稱讚:
脫口而出是國恨,欲言又止是素質。
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富足,讓我們更有底氣正視歷史,評判是非。
比起曾經的避而不談,這更是一種“文化自信”。
06 周杰倫
周杰倫之所以被歌迷追捧,除了他的音樂才華,更重要的是他的三觀。
韓流在中國興起時,很多年輕人一味哈韓哈日。
對此,周杰倫在舞臺上,直接硬剛:
我覺得現在哈韓哈日的現象是非常嚴重了,但是呢,再怎麼挑戰也挑戰不了華語的樂壇。
周杰倫並不是耍帥放空話,他本人更是身體力行,創作了許多中國風的歌曲。
在歌曲《本草綱目》中,他更是犀利點評了“崇洋媚外”的現象。
後來周董和方文山強強聯合,創作出更多詞曲交融的中國風歌曲。
詞好,曲好,意境浪漫唯美。而且方文山這些年給周杰倫作詞的中國風都沒有重複的韻。
後來周杰倫出山錄製《好聲音》,也是將自己的音樂觀念傳遞給學員:
中文歌才是最酷的。
07吳京
專治各種矯情的硬漢吳京,也曾憑藉一波“怒懟”贏得滿堂彩。
2017年,吳京指導的電影《戰狼2》票房一路走高。
有些“挑事”的網友,開始對影片主人公的形象提出質疑,
認為吳京塑造的“冷鋒”形象太過“個人英雄主義”,許多情節也太過離譜。
面對這些質疑聲,吳京直接來了個暴懟:
有些人自卑,被洋人欺負慣了吧?就覺得中國人不能強,看不慣別看,去看美國人的片子去。
在很多美國大片中充斥著個人拯救世界的元素,主角歷經種種危險都戰鬥力十足,卻無人質疑。
而到了中國的片子,他們卻強調起科學,強調起英雄主義,如此“雙標”,輕薄自賤,屬實該懟。
而當吳京在採訪中被問到,《戰狼2》的票房有99%都是來自大陸,對這個現象他怎麼看。
吳京則疑惑反問:
怎麼?不是錢嗎?中國人的錢不是錢嗎?
吳京的霸氣回應,反問有力、懟得有禮,盡顯不卑不亢的文化自信。
08 李建
說到清流歌手,被譽為“音樂詩人”的李建一定榜上有名。
《我是歌手》舞臺,一度被觀眾調侃為《我是高音》,歌手們變著花樣的秀高音、秀技巧。
直到李建的出現,讓人感受到了“細膩平實”的魅力。
後來李建在錄製《好聲音》時,發現很多學員為了顯的歌聲“洋氣”,故意咬字不清,或者故意加上歐美腔。
李建及時叫停這種行為,並表示:
如果你的舌頭沒問題,如果你的母語沒問題,就把歌詞平實的唱出來,
中文歌詞自帶韻腳和韻味,不要帶歐美腔,把詞唱清楚,也是文化自信。
李建這一番說辭,直擊了很多年輕歌手的唱腔痛點。
對比如今流行音樂“神神鬼鬼”的唱腔,清爽的李建顯得尤為難得。
09 張藝興
在一眾偶像歌手中,肩負起自己身上文化使命的,就要提到張藝興。
張藝興早年是在韓國發展的,深知異國發展的不易。
回國之後,他便拾起了中華文化特有的寶藏,著手創作中國風的流行音樂。
在專輯《蓮》中,就融入傳統文化,MV開頭加入京劇《霸王別姬》片段。
在他加盟的《街舞》節目裡,也是多次使用東方元素,國風舞蹈和街舞相融。
在專訪中,張藝興表示:
我希望把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民族樂器,融到這些流行音樂裡,具有獨特的感受,具有獨特的風格。
能有這樣的民族意識,張藝興的音樂之路自會長久。
10 李小龍
“李小龍”,絕對算得上是東方的文化名片。
而他窮盡一生,都在努力消除種族偏見。
在很多年前李小龍的採訪中,他就大膽揭露了西方的刻板印象:
美劇裡中國人都是長辮子,像猴子跳著,被美國人追趕著快快,眼鏡還要弄成斜眼,我認為這是非常過時的。
我早已下定決心,我覺得美國應該展示真正的東方文化。
而在這個採訪中,李小龍全程透露著絕對的自信,這麼多年過去了,好在越來越多的國人都有了這樣的覺悟。
國家強大,民族振興,給了我們自信平等的底氣。
文化自信的前提,必須是自尊、自愛,如果自己都不把自己的感受當回事,又怎麼能指望別人尊重你呢?
放在如今的“眯眯眼”爭議,道理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