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口及鄰近海域有害藻華頻繁發生,對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造成影響。
大約 60% 的有害藻華是由甲藻引起的。然而,該地區一些甲藻的種群來源仍然未知。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尹寶樹教授和於仁成教授帶領的研究人員探索了長江口及鄰近海域可能的非本地甲藻種群來源。
長江徑流、臺灣暖流和黑潮是長江口及鄰近海域養分輸入的重要來源。
研究人員透露,黑潮不僅提供營養,還提供有害藻華的初始種群。雖然來自臺灣暖流的養分輸入對有害藻華的貢獻不大,但它也可以作為該地區甲藻的種群來源。
課題組構建了適合東海的物理-生物耦合模型,並首次將伴隨模型與耦合模型相結合。模擬結果表明,臺灣海峽和臺灣東部的甲藻種群是研究區5月份甲藻爆發的非本地細胞源。兩個非本地源區初始種群的出現時間影響了研究區的甲藻生物量和水華範圍。
研究區甲藻生物量隨著臺灣海峽初始種群密度的降低而顯著下降,而在臺灣東部初始種群密度降低時仍保持較高值。換句話說,即使是臺灣東部少量的甲藻初始 種群,也可能引發長江口及鄰近海域的大規模爆發。
這一新發現不僅為長江口及鄰近海域藻華的預測提供了新的策略,而且為尋找非區域性甲藻囊腫提供了目標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