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重陽lp
1990年不是什麼特別的年份,身為小學生的我還在唱著《我們的祖國是花園》,當時國內影視業尚不發達,很多畫面和質感也帶著那個時代鮮明的特點——
色彩濃重、字型凸顯一個“大”。
彼時可看的電視節目不多,對於“奇妙”的故事與人物,尚限於“黑貓警長”和“葫蘆娃”。至於真人演繹的影視劇,大多沒什麼印象,只記得《黑樓孤魂》曾給我幼小的心靈深深的陰影。
依稀記得當時比較流行抗戰片和喜劇片,於是回顧當年再看現在,發現時代總是一個輪迴:
題材沒什麼變化,只是技術大多先進了一些,特效也基本上不會覺得尷尬。偶有出彩,總是平庸。
限於當時的文化環境,展現“腦洞”的記憶僅限於地攤漫畫,有些至今讓我看來都臉紅耳赤熱血澎湃的“絕版邪典”還收藏在家中,比如《葫蘆娃大戰威震天》、《白雪公主智鬥阿童木》等。
直到今天,這些都讓我覺得“腦洞”、或者說“想象力”是一個多麼有趣的力量,可以讓我在那個懵懂的年紀第一次對“世界”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雖然我沒有意識到“會講故事”有多麼重要。
直到若干年後才得知,當時尚處於“友好”的鄰邦播出了一部單元劇,叫《世界奇妙物語》,可我並不知道這部劇同樣誕生於1990年的4月份,更未曾想過它居然能夠陪伴一個渴望“腦洞大開”的人走過了三十一年,直到今天。
一
三十載畫面,時代特色濃郁
今天大多數觀眾恐怕很少不知道這部“奇葩”(明確是褒義詞)電視單元劇的,就算沒有看過,也多少會透過朋友安利和UP主解說了解一些內容。
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電視連續劇,它由一個個小故事組成,故事之間沒有任何聯絡,大家可以任意挑選一集觀看而不必擔心“斷片”。每一集的時長也基本保持在20分鐘左右,但這20分鐘裡,你會驚歎——
這個“世界”,太“奇妙”了。
所有故事的核心都圍繞在一個“奇”字上,也許驚悚、也許迷幻、也許溫情、也許迷幻。故事內容千變萬化,人物角色應接不暇。
每一集開場就有一位戴著墨鏡、身穿黑色西裝的大叔不苟言笑地站在鏡頭前先跟你講一番玄而又玄的話,然後正片開始,等劇情結束後,這位大叔又出現一次,基本上總結一下故事內容和含義,接著消失。只等你急不可耐地盼著下一集還會有什麼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發生。
直到今天,《世界奇妙物語》每一季的評分都高達8.0分以上,這在中外“劇界”都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這也是它能被稱為”奇葩“的原因。
最值得一提的是,哪怕把三十多年前第一季裡任何一個故事單拎出來放到現在看都不過時,甚至還有些超前。
比如在中文網際網路中流傳最廣的《雪山兇靈》,就曾因為彼時”資訊不暢“而被改編成鬼故事,一度流傳甚廣。直到網路發達、資訊通暢後,當年盛讚“腦洞大開”的人們才發現:
淦!這不是《世界奇妙物語》裡的故事嗎?
原來人家老早就演過了。
等回過神來仔細品味時,更發現一些小細節,例如每一集的故事都會根據內容變化字型和顏色,起到烘托氛圍的作用,其“精工”可謂用心。
此外,《世界奇妙物語》因為播出年代久遠,時間跨度太長,作為後來才有緣觀看的人,會明顯發現其明顯的時代特點:
那時的電腦很大、人們的髮型“古典”、還有年輕一代觀眾視為“邪術”的傳呼機和迪斯科等元素也都充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世界奇妙物語》每一集的情節展示中。
而參演的演員更幾乎囊括了當時日本“藝能界”所有知名藝人,比如森田一義、織田裕二、木村拓哉、香取慎吾、明石家秋刀魚、中山美穗、佐佐木希、柳葉敏郎、佐野史郎等。其中有些演員已經去世,有些演員早已息影,而有些演員依舊活躍在螢幕上。
說一句顯得不太厚道的表揚話:
“三十一年了,演員可能都死了幾茬,故事卻依然具有活力。”
二
數百集故事,每集總有奇妙
《世界奇妙物語》播出過那麼多集,但總體看下來,它始終堅持一個特點:
臺詞乾脆、內容集中、懸念迭起。
比如《凌晨亮點的門鈴聲》、《輪迴村》、《鏡子小姐》和前面提到的《雪山兇靈》。
《世界奇妙物語》整體構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是“多元化”的,並沒有明顯的“對與錯”、“好與壞”,簡單地說,它只是把一個故事展現出來給觀眾們看,然後讓人們自己去品味。這種“留白”也讓劇集播出至今,在民間引發的討論和爭議也始終保持很大的“活力”。
例如《奶奶》中臨終前懇請與“孫女”暫時互換身體的“奶奶”,在體會到生命的美好後,拒絕與“孫女”換回身體,只是當觀眾們都以為這本該是個美好溫情的“夕陽紅”時,從已經長大成人的“孫女”口中輕聲哼出“奶奶”常唱的歌謠,才感到人性的不可測。
而日本“國民大神”木村拓哉在《廁所的塗鴉》中盡情展示的神演技,據說令後來的港片在“廁所”這一“指定恐怖場所”裡紛紛學些借鑑。
至於中國的“宅男”們如今“不談戀愛”的怨念,也早在當年讓日本“同宅”感同身受,並演繹出了《美女罐》這種廣大單身男青年喜聞樂見的“速食派”。
讓“顏值狗”三觀顛覆的《美人稅》絕對是對認為自己“不夠漂亮”的女性們的巨大打擊——長得美還要交稅?那我寧願交!起碼“國家認證我是美女!”
在素來信奉“善惡有報”的東方文化裡,日本人也沒放過“人間一日,地獄千年”的概念,把服刑30年的殺人犯牢牢禁錮在數百年的噩夢中……
以上,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世界奇妙物語》講不出的“故事”。
劇中的指標走到了現在,在時代的變化下,《世界奇妙物語》也不斷融合新的元素,像網路暴力、網路交友、時空穿越、人工智慧等都展現在新的“物語”中。
這些故事沿襲了上世紀初創時的熱情和奇思妙想,總能讓觀眾中的一些人持續保留對世界的好奇心,還有更重要的——
對新故事的猜測和挖掘。
所以,愛看《世界奇妙物語》的人應該都是有趣的人。而有趣的人,應該也有著對世界抱著好奇和探索的心態,並不斷找尋“故事”的動力吧。
哪怕從少年變成中年。
三
驚歎時光流逝,唯有奇妙永存
2021年《世界奇妙物語——秋季特別篇》也播出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一看,先不劇透,只能說水平依舊。
然而在觀看之後,當我看著那位每集必登場的大叔再次出現時,我發現
——
大叔老了,真的變成“大叔”了。
這才恍然,從1990年代到2021年這一年快結束,已經過去了三十一年。
可《世界奇妙物語》還在。
在這個神奇的“世界”之內,依然有著每一次想象不到的驚喜,而在這個神奇的“世界”之外,我們的穿著打扮變了、流行語言變了、BP機和光碟成了“古董”、很多人終於開上了汽車、實現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眼界變了,時代變了。
“腦洞”和“堅持”卻似乎未曾有太大的變化。
當然,也可能因為日本人的確比其它國家和地區的人愛“開腦洞”,他們也比較喜歡研究生死和倫理等問題,再加上不太講究“正確”和“規矩”,因此可以在影視劇中嘗試一些比較“勁爆”的想法。
據說當時的製作人石原隆僅僅做了一個提議——
日子不好混,“內容為王”才是正道。所以,同志們!我們要開啟腦洞,保證收視率,否則大家都要“下崗!“
這才有了《世界奇妙物語》的誕生,而那位不苟言笑的大叔演員也得以在走馬燈似的演員中間始終保持形象,與我們“毫無感情”地對視了三十一年……
對了,正式介紹一下,這位大叔在《世界奇妙物語》裡叫“塔摩利”,這是他的藝名,是日本著名的搞笑藝人。
當時為了延續這部劇的生命力,富士電視臺遍邀業內“巨頭”如東寶、東映、日活等公司參與制作,大家聯手,集中貢獻出各個時代的優秀編劇與導演、演員等,才把《世界奇妙物語》延續到了今天。
這本身也是一件比較“奇妙”且耐人尋味的“物語”。
這些年來,我們國家也在影視劇上有一些“腦洞”並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但平心而論,“腦洞日常化”還需要保持下去,至於對“題材”和“故事”的挖掘,更應該在學習、觀摩之後,讓自己也開始變得“有趣”起來。
因為優秀的編劇和絕對原創的故事,才是我們最需要的寶貴資源,唯此,才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讓別人也對我們的“世界”驚歎:
“奇妙!太奇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