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豬群的發燒咳喘比較多,大部分都是由於流感繼發了支原體和副豬嗜血桿菌病所引起的,原則上大群出現發燒咳喘,主要以拌料中藥為主,一定要加強保溫和通風。
下面祺茂堂生物小編就具體來說一下,冬季養豬的影子病——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症狀、原因以及防治方案!
一、什麼是副豬嗜血桿菌病
豬副嗜血桿菌病別稱多發性纖維素性漿膜炎和關節炎、格拉澤氏病等,由豬副嗜血桿菌引起,這種細菌在環境中普遍存在,對於採用無特定病原或用藥早起斷奶技術而沒有豬副嗜血桿菌汙染的豬群,初次感染到這種細菌時後果會相當嚴重
副豬又稱多發性纖維素性漿膜炎和關節炎,主要發生在斷奶後的仔豬和保育階段,發病率一般在10%左右,主要症狀是採食量下降、喘多咳少、腹圍大、跛行、消瘦,臨死前側臥或者四肢呈划水樣。
剖檢症狀以腹腔積液、胸腔積液、絨毛心以及胸腹腔內的纖維素性滲出為主要的病變,同時伴有關節炎,這裡的關節炎主要以腿部的波動樣腫脹為主。
副豬嗜血桿菌寄生在鼻腔等上呼吸道,屬於條件致病菌,可以受多種因素的誘發,患病的豬主要透過直接接觸感染,也可以透過消化道感染。
副豬跟豬的抵抗力、環境衛生和飼養密度有直接的關係,豬舍溫差大、氨氣味大、飼料營養不平衡,都會導致豬的免疫力降低,進而繼發副豬;
圓環、藍耳的發生,導致免疫體受到了嚴重侵害,也會繼發副。
所以溫度和賊風一定要控制好,溫度要求相對較高,絕對穩定;賊風的預防,以保育床為單位進行遮擋,是最有效的手段。
二、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症狀
發生症狀:豬副嗜血桿菌只感染豬,可以影響從2周齡到4月齡的青年豬,主要在斷奶前後和保育階段發病,通常見於5~8周齡的豬,發病率一般在10~15%,嚴重時死亡率可達50%。
急性病例往往首先發生於膘情良好的豬,病豬發熱(40.5~42.0℃)、精神沉鬱、食慾下降、呼吸困難、腹式呼吸、皮膚髮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行走緩慢或不願站立、腕關節和跗關節腫大、共濟失調、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划水樣,有時會無明顯症狀突然死亡。
慢性病例多見於保育豬,主要是食慾下降、咳嗽、呼吸困難、被毛粗亂、四肢無力或跛行、生長不良、直至衰褐而死亡。
臨床症狀:豬副嗜血桿菌病對於小豬危害較大,可以造成嚴重的全身感染並出現典型的多發性漿膜炎。對於中大豬,副豬嗜血桿菌可以作為原發或繼發感染因素造成肺炎。
最後,小豬發病表現:發病初期病豬高燒,且持續不退(從發病一直到死亡,病豬持續性高燒),體溫達40.5℃~42℃(嚴重的可達43℃),體表皮膚髮紅,嚴重者被燒成醬紅色,個別甚至面板壞死脫落。
病豬精神委頓,食慾、飲欲廢絕,畏寒,扎堆而臥,昏睡不醒。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發病後期病豬進行性消瘦,面板逐漸蒼白、發青、變紫。關節腫大,被毛粗亂(典型的毛毛豬,如刺蝟),耳沿發紺,全身淋巴結,特別是腹股溝淋巴結嚴重腫大。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初步診斷該豬群為副豬嗜血桿菌病
剖解這類病豬,幾乎都有心包積水和纖維素滲出性肺炎特徵性病理變化。嚴重者肺臟和胸腔有黏液,心肌與心包粘連呈絨毛心。心源性水腫,在離心臟較遠、血液迴圈較慢的後肢關節腔及關節腔附近皮下,多可見淺黃色膠凍狀水腫液。
第二,中大豬發病表現:可見咳嗽,病豬呼吸困難,有時呈腹式呼吸。解剖可以看到纖維素滲出性肺炎變化,心肌表面點狀出血,偶見心包積水。
如果妊娠母豬發病,由於心肌炎症(或心包積水)及肺部炎症,發生迴圈障礙,腦部血液供應不足,缺氧、酸中毒,從而導致痙攣性抽搐,同時伴有流產等。
病理變化:剖檢主要表現為胸膜炎、腹膜炎、腦膜炎、心包炎、關節炎。多見纖維素性或漿液性滲出,胸水腹水增多呈淡黃色,有的肺腫脹,出血,淤血,與胸膜發生粘連,腔囊(包膜)內有纖維素性或漿液性分泌物,全身淋巴結腫大,尤其是下頜、股前、肺門等處,切面呈灰白色。
診斷: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初步診斷該豬群為副豬嗜血桿菌病,確診需進行實驗室診斷。
塗片鏡檢,取病豬的心血、肝、腎、淋巴結進行塗片或觸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均見到革蘭氏陰性的細小桿菌,以纖細桿狀者居多,個別呈兩極染色的球杆狀,間有長而彎細狀菌體。
生化鑑定,細菌純化培養後,分別接種系列生化培養基,結果表明,該菌不發酵碳水化合物,M.R.、V-P、醋酸鉛試驗呈陰性反應,硝酸鹽還原試驗陽性。
三、豬副嗜血桿菌感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病發原因
(1)各種應激因素可誘發和促進本病的發生與流行,如氣溫突變、空氣汙染嚴重、通風不良、寒冷潮溼,不同日齡的豬隻混群飼養,密度過大,管理不當,飼料質量差,長途運輸等。
(2)當環境發生變化時或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如轉群、斷奶、混群、飼料的突然改變或通風不良、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時,會導致該病發生。
2、應激因素
豬副嗜血桿菌病發病的環境管理應激因素:天氣突變,豬圈內陰冷潮溼或高溫潮溼,豬圈內通風不良,糞便堆積,衛生、消毒不到位,豬圈內飼養密集等都會降低豬的抵抗力,使豬副嗜血桿菌病發病率升高。
豬副嗜血桿菌病發病的飼養管理應激因素:飼料、飲水供應不足,飼料營養缺失,飼餵發黴飼料;突然斷奶、轉群、混群、長途運輸、不當的接種閹割等都會導致豬的抵抗力下降,使豬副嗜血桿菌病發病率升高。
豬副嗜血桿菌病發病的疾病應激因素:豬在各種原發性疾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如地方性肺炎、呼吸道冠狀病毒病、藍耳病、豬喘氣病等發生後,抵抗力下降,易引發豬副嗜血桿菌病,進而使原發病更加嚴重,病情更加複雜。 豬副嗜血桿菌病全年都可發生,環境惡劣的條件下發生較多。
四、豬副嗜血桿菌怎麼預防和治療
(1)嚴格消毒:定期徹底清理豬舍衛生,用2%氫氧化鈉水溶液噴灑豬圈地面和牆壁,2小時後用清水衝淨,連續噴霧消毒4-5天,消毒期間豬舍內不能有人畜停留。
(2)加強管理: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豬群的營養需求,定時清潔環境衛生,消毒,對已患病的豬隻及時進行隔離治療。
副豬嗜血桿菌病的控制應採取綜合措施,由於疾病的發生與管理漏洞密切相關,改善管理也是防制疫病的有效手段。首先應加強引入後備種豬的隔離與適應,防止引種時帶入新的毒力菌株並防止引入動物受感染;
第二,確保仔豬有足夠的母源免疫力,這可以透過加強母源免疫力和改善仔豬吸食初乳的管理來實現;
第三,避免斷奶後應激,控制保育豬舍的溫度、氣流、飼養密度。產房和保育舍溫度過低是目前很多豬場存在的最大問題。全進全出是控制所有疾病的最有效方法,同時加強其他疾病的控制,特別是藍耳病、喘氣病和萎縮性鼻炎
(3)中藥治療:可新增能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一些中藥(黃芪多糖顆粒),提高豬群的整體免疫力。配合中藥扶正解毒散,主要成分:板藍根、黃芪、淫羊霍、連翹、金銀花等,清熱解毒,益氣固本。主治豬瘟、藍耳病、圓環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
以上內容由濟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歡迎您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