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蘇澄宇
Jon Aars ,一名生物學家,專門研究北極熊,在挪威極地研究所(NPI)工作。
自1987年來,研究所的科學家每年都會到斯瓦爾巴群島實地考察,在冰雪覆蓋的荒野中尋找北極熊,想辦法捉住它,然後對它們進行研究。
1968年於挪威斯瓦爾巴群島建立的挪威極地研究所,圖攝於1999年。丨 圖源:npolar.no
不出例外,Aars今年也要進行他的年度研究之旅。出行的時間選擇在初春的時候,這時母北極熊會帶著自己崽出去找吃的,海上已經結了足夠厚的冰,走在上面是安全的。最重要的是,直升機降落在海冰上也是安全的。
直升機上除了駕駛員和機師外,還會帶上一個生物學家,一個獸醫,還有他自己。
找熊可不是件容易事,北極熊那身有隱匿作用的白色外衣,讓它和白茫茫的冰原融為一體。Aars只能認真地從上空尋找北極熊的足跡,然後追蹤腳印一直到盡頭。最後在白色世界中找到一點點淡黃色,那就是北極熊,不過並不是一隻,而是三隻:一隻母熊帶著兩隻寶寶。
圖源:Jon Aars
鎖定目標後,Aars用帶瞄準器的麻醉槍狙擊它,畢竟不是新手,順利命中,接下來北極熊會在幾分鐘內倒下。
圖源:Jon Aars
圖源:Jon Aars
鎮靜劑是有時間限制的,直升機得儘快在附近的冰面降落,研究人員趕忙跑到北極熊附近,用一條藍色的圍巾遮住北極熊的眼睛,避免醒來後的它被陽光刺瞎眼睛。同時,Aars會在熊周圍安置好各類上儀器,檢測北極熊的心率、血氧含量和體溫。
圖源:Jon Aars
每年要測的專案都是一樣的,比如北極熊的身長、胸圍、頭骨大小,這些都是基礎的資料。要想知道捕捉的北極熊的年齡,科學家會檢查它的牙齒。一般來說,不管什麼熊,它們的牙齒形態會隨著年齡增長髮生變化。
如果一頭熊的年齡越大,它用牙的時間越長,牙齒的磨損就越大,顏色會變深,釉質上的斑點也會越大。根據不同的磨損程度,研究人員會把熊分為6個年齡段,幼熊(< 1)、一歲熊(1)、亞成熊(2-3)、新成熊(4-7)、中年熊(8-15)和老成熊(16 +)。
上面這些北極熊的資料都比較容易獲得,因為操作起來比較輕鬆。麻煩的地方在於稱體重,一頭成年雌性北極熊體重約150-300kg,至少得兩個研究人員才能把它弄到秤上,然後一人一頭然後抬起來。這還是熟練的情況下,公熊就別想了,體重是母熊的兩倍以上,約350-700kg,再怎麼有技巧都搬不動的。
稱重環節 圖源:Jon Aars
測完體重接下來就要取樣了,要採的樣本不多,少許的血液、皮毛和脂肪。為了防止血樣結冰,Aars會把裝有血樣的採集管放到衣服的內襯,貼近自己的胸腔,用自己的體溫給血樣保溫。
血樣檢測是瞭解一個動物的基本生理資料的主要方法。除了血常規外,還可以透過寄生蟲血液檢查,瞭解北極熊是否感染寄生蟲;如果血樣裡檢查出汙染物說明北極熊生存環境出現問題(2018年科學家在北極熊血清中發現了上百種有毒化學物質)。
圖源:Jon Aars
脂肪樣本則可以瞭解北極熊的飲食情況。透過定量脂肪酸分析,可以瞭解北極熊吃到了什麼肉,比如是環斑海豹還是大西洋海象,又或者是擱淺弓頭鯨的屍體。
採集毛髮則可以獲取它的DNA,瞭解當地北極熊種群的遺傳學資訊,並勾畫出熊科動物的家譜。
給母熊採完樣本之後,還會給母熊帶上一個項圈,上面裝有GPS系統,可以追蹤它的位置,大概瞭解它的活動情況。項圈裡面還裝有一個監測器監測鹽分變化,研究人員可以根據這些數值計算出北極熊在水裡游泳的時間。
最後,研究人員會給這些熊打上幾個標記。一個耳標,上面裝了晶片;嘴唇上會刺一個數字;當然也會在背上寫一個數字,不過這個是短期的,因為北極熊下次換毛後,背上的標記就會跟著消失。背上有標記的北極熊,研究人員看到之後就不會去捉它。如果在同一個季節裡捉到了同一只熊,收集的樣本相當於重複了,費時費力。當然對熊來說也有好處,誰會想當倒黴蛋被科學家連續捉兩次呢?
從捕捉、取樣、標記,整個過程需要大約一個小時,而這次Aars出行遇到了一隻母熊帶著兩隻熊仔,花費的時間比平時長了些。兩隻小熊並沒有取樣也沒有做標記,因為只對成體做研究。
Aars把遮住北極熊眼睛的圍巾拿掉後,他並沒有直接乘機離去,而是在不遠處等三頭熊醒來,確定它們仨都沒事後才走。Aars並不害怕三頭熊醒來後會撲過來吃掉他,因為他明白剛醒過來腦子還嗡嗡的,北極熊根本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似乎沒什麼事了,Aars和同事坐上直升機,去尋找下一頭熊。
參考文獻
[1] https://www.cnn.com/2020/09/30/world/puffins-maine-kress-c2e-scn-spc-intl/index.html
[2] https://phys.org/news/2018-12-hundreds-unrecognized-halogenated-contaminants-polar.html
[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0091305790903115
[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0160X210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