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俄羅斯西伯利亞毀滅性野火的創紀錄熱浪,到南美的長期乾旱,再到襲擊南蘇丹的60年來最嚴重的洪水,2021年的全球環境狀況有很多壞訊息。
但是,在環境壓力不斷惡化的一年中,包括在格拉斯哥舉行的大部分無效的國際氣候談判、東非肆虐的蝗災以及加拿大西部的一整個城鎮被大火燒燬,我們還是看到了一些希望。
說到地球的狀況,科學家和環保人士強調了2021年的5個最重要的環境好訊息。
臭氧層正在恢復
這是20世紀80年代的主要環境原因之一:試圖阻止臭氧層空洞的擴大,而臭氧層是保護地球免受有害紫外線的。
變化正在發生,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由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由於1987年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一個全球協議來規範近100人為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4.43億的美國人可能會免於在本世紀末面板癌。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臭氧層空洞仍然巨大,大約相當於北美的面積。但它正在以每10年1%到3%的速度恢復。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北半球部分地區上空的空洞預計將在本世紀30年代完全癒合,南半球和極地地區預計將在本世紀60年代完全修復。
據NCAR報道,透過《蒙特利爾議定書》採取的全球行動已經防止了99%以上因破壞臭氧而產生的潛在健康影響。
環保主義者希望在保護臭氧層運動中取得的相對成功可以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鬥爭中複製;到目前為止,這種情況還沒有發生。
“珊瑚試管受精”幫助澳大利亞大堡礁
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結構正受到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洋溫度上升的威脅,這導致了珊瑚白化。
然而,今年大堡礁的情況有所好轉。科學家們一直在使用人工水池,其過程類似於體外受精(IVF),將珊瑚生長區域的卵子移出。然後,這些植物被轉移到被漂白或風暴破壞的地區,以努力恢復這些地區。
這種被稱為“珊瑚體外受精”的輔助產卵過程,今年幫助了數十億新珊瑚寶寶的出生,顏色大爆發。珊瑚礁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危險,但科學家和環保人士希望,這些型別的技術可以促進世界上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的家園珊瑚礁的更廣泛的恢復。
中國大熊貓不再“瀕危”
中國有1800多隻生活在野外的大熊貓,今年7月報道稱,這種標誌性的大熊貓已不再被正式列為“瀕危物種”。多虧了保護工作,它們現在只被歸類為“易受傷害的”。
獨立跟蹤組織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幾年前也做過類似的評估。
根據中國當局的說法,大熊貓數量的改善部分歸功於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擴大了保護區網路,覆蓋了中國約18%的陸地面積。
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創歷史新高
儘管新冠疫情造成了供應鏈問題,但預計2021年可再生能源新產能將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總部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本月釋出的一份報告,隨著新的太陽能裝置、風力發電場和其他技術的安裝,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生產能力增加了2.9億瓦。相比之下,這是加拿大約1450億瓦總髮電量的兩倍。
根據這些趨勢,到2026年,可再生能源的產能可能會超過目前全球化石燃料和核能的產能總和。在全球範圍內,預計未來五年90%以上的新發電能力將來自可再生能源。然而,中國的增長速度仍然不夠快,不足以實現到2050年淨零碳排放的目標。
加拉帕戈斯群島周圍的保護區擴大
19世紀,偏遠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令人驚歎的動物生命激發了查爾斯·達爾文創作《物種起源》的靈感,並開創了進化論的先河。
去年11月,厄瓜多總統宣佈加拉帕戈斯群島周圍的海洋保護區將擴大6萬平方公里(37282平方英里)。
該地區是巨龜、海鬣蜥、企鵝、海獅和軍艦鳥等物種的家園,目前正受到氣候變化、非法捕魚和其他挑戰的威脅。環保人士希望擴大保護區面積有助於保護其獨特的自然美景和野生動物。
編輯:Eric
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