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 IGN 成立 25 週年,一路走來見證了遊戲和娛樂文化跨時代的巨大變遷。為了慶祝這段長久的歲月,IGN 25 週年紀念專題系列將聚焦於這些時代變遷,聊聊這期間的影視作品和遊戲。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隨著《蝙蝠俠》和《007》系列的復興,電影行業中誕生的「嚴肅黑暗向重啟」!
注:所謂的「嚴肅黑暗向重啟」意在強調原作的黑暗、暴力和其他成人向元素。這一手法的優勢是導演可以打造他們心目中的作品,體現藝術的嚴肅性,比方克里斯托弗·諾蘭拍攝的影片。
更黑暗。更真實。更現實主義。
有一段時期裡,不管是《超人》還是《白雪公主》,我們都期待影片能成為這樣的畫風。正如每一種值得關注的趨勢一樣,「嚴肅黑暗向重啟」也出現了幾次精品佳作。即便是那些已經成為套路的東西,在過去也曾是激發創造力的一扇窗戶。
在 2000 年中期,電影行業最大的兩個 IP 在同一時間重啟 ——《蝙蝠俠》和《007》系列。這些影片成為了這一趨勢的巔峰,並將「好萊塢」這種表達方式帶入了主流意識。
「嚴肅黑暗向重啟」這一趨勢在 2005 年克里斯托弗·諾蘭拍攝的《蝙蝠俠:俠影之謎》和 2006 年馬丁·坎貝爾拍攝的《007:大戰皇家賭場》達到了頂峰。這兩部影片除了受到影迷和影評人的喜愛之外,它們的製作方法也十分相似。這兩個 IP 最早都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60 年代,而且都是《蝙蝠俠》和《007》系列中唯一原創的劇本。同時,它們也比各自系列的前幾作更接地氣。這兩部成功的重啟作品也為各自 IP 帶來了新生。
當然,每一種趨勢都逃不了相同的命運,「嚴肅黑暗向重啟」也不例外。首先是新理念的引入,其次是有趣的構建期,創意人員一般會在這個時期發現新理念的價值所在,第三個階段進入形式和功能融會貫通的巔峰期,這個時期會誕生一些偉大的作品。最後是不可避免的沒落,慢慢地,這個理念將不再受到青睞。
新理念的引入
在 21 世紀中期,影片重啟已經不算什麼新鮮的概念了。90 年代的電影行業裡充斥著各種 60 年代的重啟影視劇,包括《迷失太空》、《復仇者聯盟》和《聖徒》。而《007》和《蝙蝠俠》系列則在過去十年裡對各自的影片模式做出了細微的調整。
馬丁·坎貝爾不僅拍攝了《007:大戰皇家賭場》,還導演了由皮爾斯·布魯斯南出演邦德的首部《007》電影《007 之黃金眼》。在導演的眼中,這可能算不上是重啟。
坎貝爾告訴 IGN:「當時,我只覺得『既然這是一部《007》影片,那我們就讓它迴歸 90 年代,做出自己心目中的電影。』然後我們就這麼幹了,但它並不算是一部重啟作品,而是多了皮爾斯·布魯斯南的參演。很多人確實會問『我們該重啟這個作品嗎?它是不是已經過時了?』那正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
與此同時,在 90 年代的哥譚,有三個演員和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導演試著去詮釋蝙蝠俠的故事。
編劇大衛·山繆·高耶在接受 IGN 採訪時表示:「在《蝙蝠俠:俠影之謎》之前,《蝙蝠俠與羅賓》應該是這個系列的第四部影片。隨著劇情的發展,那個系列變得越來越搞笑,越來越像 60 年代亞當·韋斯特演的《蝙蝠俠》電視劇,風格變得有點不對勁。他們對待影片的態度不夠嚴肅。隨著該系列的推出,影片的票房成績也逐漸走低。」
但是,重新選角和另請新導演並不意味著重啟,當然也算不上是「嚴肅黑暗向重啟」。《蝙蝠俠:俠影之謎》和《007:大戰皇家賭場》採取了更接地氣的製作方式,但早在十年前,另一種創作媒介就已經應用了這種手法。
在 80 年代,漫畫就開始流行這種趨勢:以成人讀者為受眾的黑暗向故事。其中包括阿蘭·摩爾創作的《守望者》和弗蘭克·米勒設計的角色,比如夜魔俠。《蝙蝠俠:俠影之謎》的劇情參考了米勒創作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等,對《蝙蝠俠:元年》進行了更黑暗向的重新演繹。
米勒筆下的蝙蝠俠至今仍是該系列的經典形象之一。所以從這裡開始,我們就見到了這個趨勢發展前景的曙光。蝙蝠俠這位戰士已經準備好接受新的事物,而且這種創作手法已經在行業裡得到了驗證。
有趣的構建期
在 1997 年,喬·舒馬赫拍攝的《蝙蝠俠與羅賓》並不黑暗,至少不是現實主義風格。它的畫風過於浮誇,票房不佳,當時大部分人好像都不太喜歡這部影片。在華納兄弟盤算下一部的規劃時,洛倫佐·迪·博納文圖拉時任華納兄弟國際製作總裁。
博納文圖拉告訴 IGN:「當時,我們看到這個方向已經走到了盡頭,是時候去擁抱新趨勢了。」
2002 年上映的《擇日而亡》也是如此,這部電影特技過多,票房卻創下新紀錄的影片是第 20 部《007》系列電影,拍攝於《007:大戰皇家賭場》之前。
「我覺得隱形車、冰宮、在浮冰上滑雪這類元素實在有點太多了,影片拍到那種程度,可以說是已經有點失控了。」坎貝爾表示,「製作人也知道這一點。不過,他們只是覺得有點過頭了,得想辦法做點什麼,讓一切迴歸正軌。」
這兩個知名 IP 都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實際上,不管是口碑還是票房,它們都在一路下滑,讓當時的製作方處於一個特殊的境地:他們願意進行任何形式的嘗試。
高耶表示:「在某種程度來看,《蝙蝠俠》系列可以說是已經陷入困境,而且在不斷退步。我認為正是出於這個原因,華納才選擇嘗試一些在他們看來更極端的手段。這挺諷刺的,因為『極端』指的是真正嚴肅地對待影片製作。」
除此之外,博納文圖拉補充道:「我們對漫畫、漫畫小說的觀點也發生了變化,開始用更欣賞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作品。我覺得當時我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開創性的工作,這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幫助。我不知道,我們是不是最早一批這麼做的人,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電影行業開始朝著這個方向去發展,漫畫的地位也變得更高了。」
當然,《蝙蝠俠》系列之前就在基調上發生過改變。蒂姆·伯頓在 1989 年導演的《蝙蝠俠》就是一部黑暗哥特風的作品,特別是與 60 年代的原版系列作比較。不過,這兩個作品之間也相隔了 20 多年。
與此同時,《007》系列卻從未如此徹底地轉變過製作方向,幾十年裡,一直都重複冷戰時代的套路,不是間諜,就是隱形汽車之類的元素。拍攝了這麼多年,只出現過極小的變化。終於,《007》系列的資深編劇尼爾·珀維斯和羅伯特·韋德接手負責《007:大戰皇家賭場》的劇本,而《蝙蝠俠》系列則去尋找新的個性導演,比方說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當然還有克里斯托弗·諾蘭。
「克里斯托弗接手《蝙蝠俠》其實算是某種考驗,證明他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博納文圖拉回憶道,「因此,對我來說,一位才華橫溢的電影製作人突然願意進入這個領域,我肯定樂意跟隨他。」
巔峰
《蝙蝠俠:俠影之謎》(2005 年)
《蝙蝠俠:俠影之謎》的重啟並不輕鬆,這個原創的劇本節奏更慢,串起了以往的設定細節。這部影片探索了一個男人需要怎樣的經歷,才會選擇打扮成蝙蝠的樣子,成為一個義警。而這是《蝙蝠俠》系列前幾作都沒有的元素。他周遊世界,把自己的仇恨和特權化為力量。這是個挺合理的設定,至少解釋了蝙蝠元素的由來,比如蝙蝠車和蝙蝠俠戰衣。
「克里斯托弗和我開始拍攝《蝙蝠俠:俠影之謎》的時候,我們就決定把『接地氣』作為拍攝的理念,」高耶表示,「首先,克里斯托弗是個非常腳踏實地的製片人。他和我一樣偏向於更嚴肅的題材,比如丹尼·奧尼爾和尼爾·亞當斯的作品,或米勒筆下的蝙蝠俠。那時候,《蝙蝠俠》這個系列已經變得支離破碎了。」
瑞秋·道斯是系列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系列》中的虛構角色,這個角色的引入和其他《蝙蝠俠》系列影片不太一樣。她和其他設定元素一樣,與布魯斯的起源故事緊密結合。此外,該角色被設定成蝙蝠俠的青梅竹馬和戀人,對布魯斯和蝙蝠俠兩個身份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這種設定奏效了。這部影片在票房和口碑上都收穫了巨大的成功,這意味著《蝙蝠俠》系列影片開闢了一個全新的方向。與此同時,這也是一個轉折點,標誌著「嚴肅黑暗向重啟」又成為了復興的趨勢。
《007:大戰皇家賭場》(2006 年)
《007》系列和《蝙蝠俠》系列一樣,主角也沒有合適的起源故事。儘管半個世紀以來,該系列一直在更換角色陣容,但製片人始終不敢冒險嘗試邦德剛獲得「雙 O」頭銜的故事。
【注:在伊恩·弗萊明的詹姆斯·邦德小說和衍生電影中,「00」指代的是特勤局的精英。 但在弗萊明小說中是以「雙 O」或字母「OO」表示,而非數字「00」。】
坎貝爾回憶道:「他們當時擁有《007:大戰皇家賭場》的版權,所以我們都表示,『我們必須徹底重啟這個 IP,得讓它變得更接地氣,更黑暗寫實,打造一個更冷酷的邦德,更貼近小說裡的形象。』如果你看過小說的話就會發現,克雷格更接近原版的邦德形象,更嚴肅,同時也更黑暗。」
不過,《007》系列一直都在緊跟最新的趨勢。在 1970 年代早期,黑人演員更多地走進了影視行業,所以他們就製作了《007 之生死關頭》。最明顯的例子是《007 之海底城》的結尾。在電影院裡,最後的一幕寫著「詹姆斯·邦德將在《007 之最高機密》迴歸。」
但是,在《007 之海底城》上映前幾個月,《星球大戰》(1977 年)剛剛上映,所以製作方就決定下一部先推出《007 之太空城》(1979 年)。(注:最終《007 之最高機密》於 1981 年上映。)
總而言之,在 2005 年,他們看到《蝙蝠俠:俠影之謎》的成功後,決定讓邦德繼續扮演他的特工角色,但主題得緊跟當時的潮流。尼爾·珀維斯和羅伯特·韋德寫初稿的時候,保羅·哈吉斯在 2005 年末加入團隊,負責完善劇本。當時,他甚至向記者直言自己的靈感來源:「我們要基於《蝙蝠俠:俠影之謎》對邦德進行類似的改造。」
不可否認,2006 年上映的《007:大戰皇家賭場》的故事或多或少是根據伊恩·弗萊明的原版小說改編的。因此,薇絲朋·琳德,這個對邦德性格有真正影響的戀人角色,她成為《007》系列新的嘗試,也成為《007:大戰皇家賭場》的一部分。
不過,繼《007 之金手指》之後,《007》系列就陷入了套路:個性鮮明的反派,企圖顛覆世界的奇特陰謀,性格怪異的心腹,再加上一輛阿斯頓·馬丁,裡面裝滿了邦德派上用場的各種小玩意。顯然,這些不再是《007:大戰皇家賭場》的標配了,影片也對邦德的動機做了更深入的分析,探討了到底是什麼驅使他成為熒屏上的冷酷形象。
因此,「嚴肅黑暗向重啟」多了兩部令人印象深刻的新代表作。《蝙蝠俠》和《007》都是有史以來最具代表性的兩個人物,他們成功地踏入了更黑暗、真實的世界,不但展現出耀眼、全新的一面,還票房口碑雙收。儘管如此,這種趨勢還是不可避免走向了第四個階段。
逐漸沒落
一次成功可能是僥倖,但在好萊塢,兩次成功就意味著這背後隱藏著必然性。《蝙蝠俠:俠影之謎》和《007:大戰皇家賭場》相繼收穫的成功導致其他 IP 紛紛覺得自己也有重啟的必要。
高耶表示:「我還記得在《蝙蝠俠:俠影之謎》之後,我被邀請到各大工作室裡,探討我們是否能為其他 IP 打造類似《蝙蝠俠:俠影之謎》的作品。我記得有一次,派拉蒙影業公司希望我為他們製作《蝙蝠俠:黑暗騎士》版本的《忍者神龜》,或按照《蝙蝠俠:俠影之謎》和《蝙蝠俠:黑暗騎士》的模式,給其他 IP 打造類似的影片。」
當然,高耶繼續為《超人:鋼鐵之軀》撰寫劇本,為扎克·施奈德的影片體系設定了更黑暗的基調。《決戰猩球》是 1968 年好萊塢電影《人猿星球》的重啟作品,但設定比之前黑暗得多。諸如此類的還有《超凡蜘蛛俠》、《大偵探福爾摩斯》、《神奇四俠》和《白雪公主與獵人》等電影,繼《蝙蝠俠:俠影之謎》和《007:大戰皇家賭場》之後,這些影片都帶著類似的黑暗基調以及更富有戲劇性的主題探索。
「我覺得在這些電影取得成功之後,有好長一段時間裡,你會看到一些超級英雄的劇集、概念和 IP 系列中出現了很多黑暗的情節,」高耶表示,「但最成功的版本還是它們那個時代的產物。這一切都是週而復始的迴圈,看了大量黑暗影片之後,你就會覺得偶爾回到過去,看一些快樂或沒那麼黑暗的東西還是挺不錯的。」
高耶所言極是,「嚴肅黑暗向重啟」似乎暫時走到了盡頭,讓位給了 MCU 中更愉快的多元宇宙基調。但毫無疑問,未來這一趨勢依然會迎來新的機會。在某個時間點,電影又會朝著那個方向傾斜,然後某對搭檔會嘗試突破,拍出令大家驚豔的作品。
「反正順其自然吧,好萊塢一直都在重複著某個迴圈,直到觀眾厭倦為止。」
本文編譯自 IGN US 相關內容,原作者 Clint Gage,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