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喝冷飲相關的事情。
在我小的時候,常聽見大人告訴我,說你們小孩子,千萬不要一下子喝太多水,涼水不要喝。尤其是跑步以後,立刻喝大涼水,會把肺喝炸的。
對此,我信以為真。
但後來,隨著我學習中醫的不斷深入,發現大口喝冷飲,無論如何,都不存在“喝炸肺”的可能。
相反,它倒是容易引起另外一種不良後果,這就是胃中停飲。
說白了,就是因為大量喝冷水,導致胃裡頭有嚴重的溼氣之邪。它會給人帶來很大的麻煩。
舉個例子吧。
話說有這麼一個男子,當時是26歲。
有一回,他參與抗旱,擔水澆地。這一干,就是大半天。天氣悶啊,他一個大小夥子,覺得特別口渴。
後來,他好不容易找來可以喝的冷水,當即把頭埋在桶裡,咕嘟咕嘟喝了一個痛快。喝完之後,那個爽啊,別提了。
但是,好景不長。他很快就發現異樣了。
原來,此人的心下胃口部位,出現了悸動之感,似乎是有些脹,又似乎是在跳動,總之是不安穩、不舒服。
這個感覺,一直延續到晚上。患者徹夜未眠。
怎麼辦?第二天,他就趕緊就醫。但是他一連看了好多大夫,吃了好多藥,這個奇怪的感覺就是不消失,粘在他身上了。
這可怎麼辦?此患後來幾經輾轉,找到了經方大師劉渡舟先生。
劉師仔細觀察,發現患者舌苔水滑。
他讓患者躺在床上,用手按心下胃口部位,發現有跳動感。劉師再用手來振顫患者上腹部,就能聽到胃裡頭有響聲。
當時,劉師就說了,這是振水聲,說明患者體內有水溼、水飲。
怎麼辦?這個時候,劉師開了一個方子。我們看一下——
茯苓,桂枝,炙甘草,生薑汁一大杯。藥材水煎以後,取藥汁,兌入生薑汁服用。
喝完以後,你猜怎樣?
這時患者就覺得有熱辣之氣直接抵達胃部,胃中的響聲驟然加劇,室內其他人都能聽見。
緊接著,患者要上廁所,溼邪立刻排出來。之後,患者病情大減。後來,患者再服一劑,諸證悉平。
這是故事之一,還有一個呢,也很有意思。
主人公,還是劉渡舟大師。一次,一個小夥子,26歲,姓閻,前來求治。他也是心下胃口悸動不安,腹診發現有水振之聲。
此患,三五天要腹瀉一次。水樣便拉出來以後,悸動感減輕。
但是沒過幾日,依然如故。脈象弦,苔白滑少津。當時,劉師開的方子,是茯苓、生薑,桂枝,炙甘草,一共是三劑。
結果,患者前後一共應用了6劑,諸證悉平。
讀者朋友,你發現沒?兩次開方,用的都是茯苓、生薑、桂枝、甘草。
顯然,這是同一個方子。
為什麼這麼做呢?我給你梳理一下。
你看,案例一的患者,發病前大口喝水。案例二中的患者,雖然沒說發病前的經歷,但是估計啊,也逃不開暴飲冷水這個事兒。
涼水,屬陰溼之邪。它性寒,傷陽啊。你大口大口地過量攝入,結果一定是損傷了你的脾胃陽氣。尤其是胃陽,直接受損。
胃陽受損以後,好傢伙,水溼之邪就在裡頭安營紮寨了。然後,它越聚越多,形成了水飲。人再吃進去食物,喝進去水,也都難以被身體正常吸收利用,轉而成了胃中水飲的幫兵。
水飲之氣阻滯中焦,於是心下胃口部位就開始悸動不安。
水飲之氣如果下注於腸,那就形成了腹瀉。
此時的患者,脈弦。弦脈,可以主水飲。患者舌苔白滑,這都是水溼之氣內聚不散的表現啊。
由於患者胃裡頭有水飲,所以你一晃盪,就能聽見裡頭的振水聲。
這時候怎麼辦?當然是要把胃裡頭的水飲之邪化散掉。
怎麼化掉呢?劉師用的是茯苓甘草湯。
茯苓甘草湯,是記載於《傷寒論》當中的一張經方。
其標配,就是茯苓,桂枝,生薑,甘草。
臨證用量常有變化。其中,茯苓可以利水健脾,桂枝可以溫陽化溼。生薑健脾溫陽散水氣。甘草和中。
四味藥配合,對中焦水飲停聚的問題有治療作用。
患者的主要適應症,就是心下悸動、口不渴、四肢不溫,舌苔白滑而脈弦。
正因為茯苓甘草湯適合化解胃中水飲,因此劉師拿過來,為此類患者調治,效果是喜人的。
我把這個寫出來,給我們的讀者朋友們作以參考。
現在條件好了,雖然不是夏天,但是屋裡有暖氣有空調,很多人都可能覺得燥渴。大口喝冷水,喝冰鎮礦泉水、喝冰鎮啤酒、吃冰鎮西瓜,這樣的事兒經常出現。
我奉勸大家,此時一定要當心,不能貪圖一時之快,而傷了你的脾胃之陽,形成了胃中停飲的症候。
這個情況一旦發生,你縱然不會“炸肺子”,但那個難受勁兒也夠你受的。所以說,務必要當心。
就治療來說,茯苓甘草湯的確是可以應急的方子。但是這裡的用量,值得推敲,不好掌握,是更精深的學問。所以,非專業讀者,務必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
好了,關於這個事兒,我就給你說這麼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