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來自益陽的46歲吳先生在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術後病理結果為精原細胞瘤。
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朱中山副主任醫師瞭解到,吳先生半年前無意中發現右下腹部一腫物,約蠶豆大小,無疼痛、發熱等不適,當時未予重視。2周前出現了腹痛、嘔吐情況,查腹部CT時發現盆腔右側巨大腫瘤,約52mm*75mm*80mm大小,立即收住院治療。
影像資料
朱中山副主任醫師解釋,精原細胞瘤起源於睪丸原始生殖細胞,為睪丸最常見的腫瘤,發病高峰在30-50歲,罕見於青春期前及50歲後。常為單側性,總體上右側略多於左側。
精原細胞瘤出現血清腫瘤標誌物升高者約佔30%,主要檢查專案有甲胎蛋白、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乳酸脫氫酶,精原細胞瘤甲胎蛋白正常,如果甲胎蛋白升高則為非精原細胞瘤。
“精原細胞瘤屬低度惡性腫瘤,對放射治療、化療均高度敏感,總體來看預後都較好。”,精原細胞瘤的治療根據腫瘤分期的早晚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案,早期者採用手術加放療,晚期者以化療為主。
經詢問病史,瞭解到吳先生從小隻有一個睪丸,但未重視。朱中山提醒,隱睪是精原細胞瘤的病因之一,而且隱睪發生精原細胞瘤的機率較正常位睪丸高几十倍,隱睪症患者應儘早就醫手術治療。
供稿: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 朱中山
編輯:程傑
圖片:朱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