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陰虛、胃陰虛辨治有別
歷代醫家對脾陰虛與胃陰虛論述不一,但多定位於胃,很少論及脾,或統稱脾胃陰虛證,而不予分辨定位。
在臨床上脾陰虛與胃陰虛均是客觀存在的,雖有相似之處,但髒與腑畢竟屬性不同,脾陰虛與胃陰虛概念有別,證治亦有異,必須詳辨,才能達到診斷準確、提高療效的目的。
脾陰虛與胃陰虛都屬脾胃病中的常見證候,但很多醫師仍搞不清楚,以致臨證謬誤多矣。
(一)脾陰與胃陰生理功能有別
雖然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連,共同完成飲食物的受納、消化和輸布,同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關係甚為密切,但是胃屬戊土,脾屬己土,戊陽己陰,兩者陰陽之性有別。
脾為髒,藏精氣而不瀉;胃為腑,傳化物而不藏。臟腑之體用有殊。脾屬太陰為溼土,主運化;胃屬陽明為燥土,主受納。脾胃居中焦,為水精、營陰升降的樞紐,脾升則健,胃降則和。脾喜燥而惡溼,胃喜潤而惡燥。
脾陰是人體陰液的一部分,是脾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藏於脾中的津液、精微、陰液等水谷所化生之精微物質。脾陰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化生氣血、津液,灌溉濡潤臟腑經絡,營養肌肉四肢百骸,協助脾陽完成運化水谷精微和水液以及升清、統攝血液。如《素問•平人氣象論》曰:“髒真濡於脾。”
胃陰則指構成和濡潤胃腑的精微及水津,能潤澤食物,是化生胃中陽氣的物質基礎,與胃陽協調,行納運和腐熟水谷之職。如《靈樞•玉版》雲:“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總之,脾陰主升,胃陰主降,脾陰主營血,胃陰主津液,生理功能有別。
(二)脾陰虛與胃陰虛的病因病機不同
脾陰虛是脾病辨證中的一個證候,也是臟腑辨證理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脾陰虛乃營血的不足,體現的是因脾陰的助運化、濡養、制約陽熱和寧靜功能減退所致的運化失職,濡養無權,津血虧虛及陰虛內熱的一種病理狀態。胃陰虛是胃之津液虧虛,導致不能正常行使受納、腐熟水谷功能,胃失和降,陰虛內熱的一種病理狀態。
凡飲食失調、憂思勞倦、五臟虛損、六淫致病,以及妄用汗、吐、下、溫之藥等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胃津血虧虛,皆可導致脾陰、胃陰功能減退,即脾陰虛證和/或胃陰虛證。而脾陰虛原因較複雜,多因素體陰精不足,憂思鬱怒,勞倦內傷等雜病所致,多見於慢性病過程中,陰精暗耗,以致影響脾之運化,出現納減飽脹等。正如《不居集•脾經虛分陰陽》所說:“脾胃之元氣虛者,多因思慮傷脾,或因勞倦傷脾。”
胃陰虛大多是因外感熱病,耗奪津液,或過食肥甘、辛辣炙煿,漸生積熱,傷及脾陰,或吐瀉傷津,或藥物所傷而致,多見於急性病過程中,而胃為陽土,容易偏亢而成燥熱傷津之勢,表現為津液枯竭、腸燥、通降失職的燥熱病證。
脾胃燥溼相濟,脾太陰溼土熱盛,則胃陽明燥土之熱更甚,胃陰受損,進而導致脾陰更耗。《醫醇賸義•痿》說:“經曰:脾氣熱,則胃幹而渴……脾與胃皆屬土,而分燥溼,溼土既熱,則燥土更烈,故胃幹而渴;熱鬱於內,則脾陰耗損。”這不但說明了脾陰虛與胃陰虛的客觀存在,也明確指出了脾陰虛與胃陰虛之間的內在聯絡。
(三)脾陰虛與胃陰虛
臨床表現不同、證治有別
脾、胃陰虛均可出現食慾減退、口乾、脘腹灼熱、大便秘結、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相同症狀。但朱師認為,脾陰與胃陰生理功能有別,病因病機不同,證候自異,在治療方面,當定位分治脾陰虛和胃陰虛。
脾陰虛證偏重運化、升清的功能失調,又有陰虛見證者,主要表現為食入難化或食後腹脹,肌瘦而幹(肌膚灼熱),大便乾結難下,口糜舌瘡,倦怠乏力,肌肉消瘦,煩滿,手足煩熱,舌紅絳,脈細數等脾陰不足、失於濡運、精微不布、營陰不足所呈現的一系列徵象。近代名醫蒲輔周明確指出:“脾陰虛,手足煩熱,口乾不欲飲,煩滿,不思食。”其治療原則可用補脾滋陰法,應以甘平、甘淡為主。《素問•五臟生成》說:“脾欲甘。”《素問(遺篇)•刺法論》亦云:“欲令脾實……宜甘宜淡。”甘平育陰,補而不燥,滋而不膩,尤為合適。
吳澄在《不居集》中進一步發展了脾陰理論:“古方理脾健胃,多偏補胃中之陽,而不及脾中之陰,然虛損之人多為陰火所爍,津液不足,筋脈皮骨皆無所養,而精神亦漸羸弱,百症叢生矣……以谷芽、山藥、扁豆、老米補脾中之陰。”臨床常用藥物有懷山藥、黃精、薏苡仁、扁豆、蓮子肉、茯苓、芡實、玉竹、甘草等。
胃陰虛證偏重受納、和降的功能失調,又有陰虛見證者,主要表現為口乾咽燥,食難下嚥,飢不欲食,胸中懊憹,口渴欲飲,脘痞嘈雜,便幹溲少,舌光紅少津,脈象細數。對於其證候特點,清代名醫葉桂曾經指出:“知飢少納,胃陰傷也”“胃陰虛,不飢不納”“舌絳而光亮者,胃陰亡也”。
胃陰虛證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滋養胃陰。葉桂指出:“胃屬陽土,宜涼宜潤。”一般用甘平或甘涼濡潤之品以養胃陰,則津液來複而恢復其通降之機。方用葉氏的益胃湯,或沙參麥冬湯等。常用藥物如沙參、麥冬、玉竹、石斛、生地黃、天花粉、知母、梨汁、藕汁等。
唐宗海在《血證論》中明確提出“調治脾胃,須分陰陽”“補脾陰以開胃進食”,組方遣藥,以存津液為宗旨,重視病機,一陰一陽不可偏廢,總結提出了“甘寒益胃陰,甘淡實脾陰”的觀點。還必須指出,脾胃陰虧者,脾胃之陽也常累及,此乃陰損及陽也。故甘寒甘涼滋膩之品宜掌握適度,以“平”為期,以免矯枉過正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