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我們必須要贊一下奔達。
之前看過我摩托車品牌故事的朋友一定了解,為什麼名不見經傳的浙江長嶺奔健能夠在近年來一躍成為國內摩托車品牌中殺出的一匹黑馬。
一位年輕的、愛車的、懂車的老闆,憑藉著敏銳的市場嗅覺,每一個產品的推出都直擊市場痛點。
雖然產品本身,產能,售後以及後市場也許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但,別人始終在進步,並且從產銷量上看熱門產品仍然是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
你我嘴上功夫沒意義,經銷商和廠家都能賺到錢,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只有進入良性迴圈,品牌才有機會做大做強。
當然,我無意為奔達目前的產品質量發表任何意見。我還是那句話: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
並不是說花錢越多就應該越尊貴,但是錢沒花到位,尊貴的機率就會相對小一點。
各位覺得呢?花2萬4,就想得到接近4萬的使用者體驗,普世的觀點來說,這麼好的事輪到你的機率大嗎?
行了,這個話題說起來就沒個完。還是那句話:理性分析,客觀評價。
說車了。
今天帶來的測評是金吉拉的兄弟車型-灰石300。
金吉拉可真的是火啊。
一個外觀、一個座高、一個雙缸,國內爆款車型必備的三要點金吉拉全部都佔齊了,能不火嗎?
不過,還是那樣,我不喜歡對比,因為我認為這兩臺車的目標人群完全就不同。金吉拉偏年輕偏運動,而灰石偏成熟偏穩重。
定位
老規矩,先說定位。
摩托車發展到現在這個時代,任何一個產品絕不可能十全十美橫掃千軍,強如金吉拉也一定有它的瓶頸。
那就是主力使用者過於年輕化。比如我這麼個奔四的大老爺們,我是真心下不了決心買金吉拉這麼一臺看上去如此年輕的車的。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籠絡更多各種年齡層的車友,奔達就在金吉拉的基礎上推出了它的兄長車型-灰石。
在我看來,這車才是一個巡航車應該有的樣子。
網上影片和精美圖片不少,外觀如何各位都有自己的看法,還是那句話,如果感興趣請各位親自來店裡近距離感受。
那麼定位就來了,在我看來這就是一臺主場位於城市中,能夠騎出範兒的一臺通路車。別指望它有多麼好的操控性和實用性,帥就完了。
靜態表現
先還是放一段整車怠速時外觀細節、聲浪及振動的影片吧。
影片載入中...
車把
這臺車車把是一個標準的平把。就這副平把就不適合長途騎行,這完全就是架著胳膊在騎,騎行時感覺就像那些健美明星在亮肌肉一樣。
這種姿勢其實騎的時間長了是很累的。
手把高度倒是比較合適,我這個身高也不用非常刻意地趴低身子去夠手把。
但是,注意要但是了,再怎麼加高和後移,我個人仍然需要去夠手把,原因是:這個離合器和剎車開口角度過大,並且還不可調節。
我很奇怪奔達的工程師是不是覺得每個人的手都該一樣大?手指都該非常長?或者說手小的人就不配舒服地騎這臺車?
我騎車的時候手指就夠不到離合器,需要伸著手去夠,所以不由自主就要雙手前伸,這樣後背就不能完全直立形成一個標準巡航車的上半身坐姿了。
個人就不理解為什麼不能加一個可調角度旋鈕?
難道這就是為了所謂的個性?抱歉,這樣的個性我欣賞不來。
另外,手把轉動角度比較小。具體資料我沒查,反正感覺比之前測試的杜卡迪自遊沒大到哪裡去。
轉動角度問題沒什麼好評價的,壞處肯定大於好處,最直觀的問題就是挪車掉頭要多來幾把。
儀表及按鍵
儀表擺放的位置我個人覺得有點奇怪,不過也不是什麼特別難接受的點。
個人猜測奔達是想讓騎士的前方視野範圍儘量乾淨一些吧。
儀表內資訊也比較豐富,大太陽下我個人覺得還是挺清晰的。
非要找毛病的話,黑邊有點過於寬了,不過還是那句話:審美這東西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按鍵我就不多說了,升仕開模的這套帶背光的開關鍵很多車都在用,整體質感中上水準,沒有特別突出的優缺點。
座高及騎行三角
還是我,172cm,68公斤,雙腳全腳掌完全著地,膝蓋有較大幅度彎曲。
標準美式巡航車坐姿這一點沒什麼特別好說的。
對了順便要說一句,如果是以正常巡航車的騎行姿勢去騎這臺車,右腿很容易接觸到發動機空濾的地方。
這個地方騎行起來震動非常明顯。
輪胎
這套輪胎是正新。
各位看到這臺車我影片和照片的造型了,明顯是路過了一些灑水車作業後路面的。
即使是在旁邊一些比較乾爽的路面,高速過彎的抓地力依然跟現在主流的運動性輪胎有一些差距,確實比較滑。
但是不得不說,這套輪胎組合雖然看起來可能騎上反應會比較遲鈍,但實際上真的沒有那種蠢笨感。
前輪規格130-90R160,後輪規格150-80R16。
透過照片可以發現,前後輪輪轂都是一樣大的,這也造就了這臺車不像傳統巡航車那樣下壓、回身等操作困難的問題。
難能可貴的,這臺車沒有傳統巡航車那種時刻跟你較勁似得的對抗,左右拉扯的感覺,總體來說還是比較輕鬆舒適的。
但是,有利就有弊,前後輪一樣大的話,巡航穩定性一定是比輪胎前大後小要略差的。
另外這臺車後輪看上去是比較圓的,我在封閉道路繞了一會定圓,做了些繞樁動作,後輪全部都沒有吃滿,因為感覺在吃滿之前,右側要磨腳踏,左側比較危險,容易磨到側踢。
所以說,這個後輪極限還是比較高的。
但是啊,但是,極限高並不等於你可以靠這副輪胎去肆意壓彎,請時刻記得它只是一臺城市巡航車。
排氣管
排氣管我得專門拿出來說說。
這副排氣管我自然落腳,總感覺要被排氣前段給燙到。
左側其實還好,右側這邊,因為沒人給我拍照我就沒法示範了。比如等紅燈正常落腳時,總能感覺到一股令人害怕的熱量。
所以我還是那個建議:這臺車最好不要穿短褲短裙一類的騎行,一個不小心就只有費心多選一個紋身圖案了。
你得知道,排氣前段的執行溫度可能高達800度,這個溫度你不小心碰到了,自己腦補下吧。
個人建議各位提車後,可以去買幾米防燙布自己包上,好看又防燙。對了正好說說,防燙布切勿用手直接去裹,倒刺痛死你,一定記得帶好厚手套。
雙出排氣在這臺車上這個造型我個人是覺得完全沒問題的,非常好。但是這副排氣管的質感,湊近看說實話放在國產品牌來說真不算最好的。
高金、豪爵、春風這些品牌的做工及質感目前的奔達還是比不上的,這一點要加油了。
動態表現
發動機
由於採用了皮帶傳動,同時又有滑動離合加成,這臺車的動力銜接表現還是比較柔和的。
一檔起步、二擋稍微有一點點衝,習慣之後還好。之後動力銜接就比較平順了。
看看發動機基本引數,8500轉輸出最大馬力30.6匹,7000轉輸出最大扭矩25.3牛米。沒記錯的話跟金吉拉是一樣的。
轉速大概3500轉開始震動就開始明顯傳來,一直到11000轉拉滿都沒有那種令人難以接受的震動。
影片載入中...
發動機拖檔控制也非常好,唯一的感覺就是拖檔的時候腳踏震動比較明顯。六檔三十公里時速也不怎麼拖檔,這時候給油也沒有多餘呻吟和拖沓,自然而然就走了。
加速表現沒有測,沒工具,不專業嘛~不過個人感覺應該能跑到8.5秒的樣子,對了這臺車三擋就可以破百。其實就皮帶傳動和這麼一個177公斤整備質量來看,這臺車加速表現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皮帶傳動
說灰石是一臺正兒八經的美式巡航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它採用的皮帶傳動。(故意沒洗車,後面說甩泥問題的時候要用到)
皮帶傳動相比較鏈條傳動來說,優勢和劣勢各半。
先說說優點:
1.皮帶傳動維護週期很長,比如我騎一臺運動型車,操得稍微猛點,500-1000公里怎麼都要保養鏈條了,而皮帶基本可以做到2萬公里免維護。
2.皮帶的強度其實是很高的,之前龍J某博主砸車影片後,不是不少朋友都把微信群暱稱改成“馬牌皮帶”了嘛,就是這個典故,發動機磨爛了皮帶還沒磨爛。
3.皮帶傳動能緩解一部分換擋時產生的闖動,讓換擋過程略微柔和。
4.皮帶沒有某些垃圾鏈條那麼炸街。有的車,還不在少數,很大一部分噪聲來源就來自鏈條噪音。
當然缺點也有:
1.貴。一條皮帶1550吧(淘寶亂搜的)。一根一般的鏈條才多少錢?
2.傳動效率不如鏈條。這個很容易想到。
車架
主車架跟金吉拉一模一樣,而灰石(軸距1520)比金吉拉(軸距1420)的軸距長了100mm,這部分長度就是長在後平叉上。
車拉長了,體量感增加了,隨著而來的必定是操控靈活性下降,這是一定的。
所以灰石這臺車騎起來相比金吉拉在變向、過彎等靈活性上是明顯要遲鈍一些的。
此外,這個型別的車在低速急加速以及換擋急加速時車架就感覺有晃動的不穩定感。
這臺車也不例外,我在封閉路段二擋三擋都分別拉到接近11000轉,(對了這臺車是可以轉速拉滿的)明顯就感到車架開始出現晃動。
這裡再次建議,這臺車別騎太快,轉速不建議拉太高。
離合器及換擋
灰石標配了滑動離合器。
之前我也說過,這個排量的車配滑動離合純粹就是為了讓離合手感更輕,絕大多數車主估計都不知道滑動離合主要作用是為了防止高速行駛的過程中,快速降檔產生的後輪瞬間抱死現象。
不過這麼小的排量,只要不是高速突然從四擋降一檔這類看似無腦操作的話,抱死的可能性還是不大的。
實際試駕過程中我也專門體會了一下60公里左右四檔降二檔,沒任何問題。
這臺車特別容易找空擋,加減檔的過程都比較順滑,不用離合器換擋的感覺也都非常好。
但是,這臺車換擋行程較長,換擋結合的質感只能說一般,清脆感和換擋吸入感感受並不明顯,個人覺得整體表現不能算國產一線水平。
另外必須要吐槽一點,這臺車行駛里程只有661公里,無倒無摔,換檔桿的這種組裝質感我不確定是個體情況還是共性,歡迎各位留言討論。
影片載入中...
都知道我比較處女座,這種問題我個人有點難以接受。
制動表現
前剎表現我個人是不滿意的。
具體表現是,前剎的前段剎車力度不夠,制動信心不足。想要大力剎車兩指是比較困難的,需要三指或者四指才能有較大的剎車力度。
從這一點來說,我個人還是比較習慣歐洲車的剎車手感和力道。畢竟平時我個人是比較習慣兩指時刻搭在前剎上的,這緊急情況我需要大力制動還要伸出四指去夠,總覺得怪怪的。
前懸架比較硬朗,重剎的情況下點頭現象不明顯。
ABS
既然說到剎車了,也要提一下ABS。這套ABS系統來自博世。
特別要強調,因為這套輪胎、剎車、車架確實能給我的信心不是很足,所以我並沒有很極限地去重剎,甚至我都沒有試滑動離合高速降檔的表現。
只能說下後剎,ABS出現時機還是比較正常,跳動感也不算很激烈的那種,就是一貫的博世風。
避震器表現
前後避震好像都是渝安的。前避震比較硬,後避震更是硬得髮指,過一個很小減速帶,顛得可以說差點讓我屁股離座。
我不是很理解這是一個什麼情況,如果奔達是想讓金吉拉運動,灰石舒適(實際上本來也應該這樣)那麼灰石的減震就應該是一種日式軟調性。
城市通勤那麼硬的避震是一個什麼意思?難道是考慮到後座帶人可能負載會很大?那這種情況後座不會更難受嗎?
整車的減震個人感覺基本全部交給了後輪胎和舒適的座墊了。
總之一句話,軟硬那是你調校的取向,本無對錯;但是調校偏離了產品定位,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擋泥效果
巨大的問題。前後擋泥板完全沒有任何作用,整車那是一個全方位無死角的甩泥。
說到這裡我又忍不住想說了,某些測評照著公關稿念,合著夥欺騙消費者,我不管你有意還是無意,你這不是自己砸自己臺子嗎?
什麼叫前後擋泥都比金吉拉有了巨大提升?各位可以百度一下有多少人說過這種話?請問說這種話的測評人或者所謂專業媒體你們的良心呢?
事實說話。
今天成都天氣很好,路上除了灑水車故意製造部分路面的溼滑和骯髒以外,沒有大型水坑,咱也不會沒事跑去壓水坑。
結果就是,前大燈幾乎被泥甩滿,前護槓,騎士從膝蓋到小腿全是汙泥;車子牌照被甩得都可以被交警說故意遮擋號牌了,後擋泥板全是汙泥,後座甩的泥各位自己看,騎士後背的泥一直甩到頭盔腦後。
我個人不是很理解這是一個什麼情況。甩泥很正常,擋車不甩泥的情況很少見,但是外觀看似不甩泥,實則甩成這個造型的,更少見。
總結
優點:
1.這是一臺設計感很強,原創度很高,遠觀很漂亮的車,看到它我甚至能夠想起印第安偵察兵。
2.全車做工用料還是比較實在。
3.滑動離合讓換擋手感變輕了。
4.騎起來比看起來要靈活。
5.原汁原味的美式巡航車。皮帶傳動,整體騎行三角相對比較舒展。
需要提升之處:
1.做工的細節之處仍需提升。隨便舉幾個例子,油箱上面撞色裝飾板的接縫上下大小不一致;邊蓋左右的接縫大小不一致;發動機缸體外觀仍有毛刺之處。
3.剎車整體表現比較一般。全力制動需要四指捏,但是捏死制動力還是略顯不足。
4.離合器和剎車牛角角度不可調。手小的騎士夠不到。
5.輪胎抓地力較差,但極限比較高,車輛右側容易磨腳踏,左側容易磨側踢,比較危險。
6.換擋桿是松的。即使是個體問題我本人依然不滿意。
7.車架在低檔位急加速以及換擋之後急加速時容易出現不穩定的晃動。
8.全方位無死角的瘋狂甩泥,大差評。
9.後避震過硬。即使考慮帶人的情況依然是過硬,都不說減速帶了,路面資訊基本你可以非常清晰的感覺出來。
10.右側排氣前段極其容易不小心燙到腿。
購買建議
首先我個人並不是十分推薦純新手車友直接上這臺車的。這臺車動力比較溫柔,底座高,換擋感覺也比較好,整車完成度比較高這些可能都是它的優點,很多人就把這些作為推薦新手的理由了。
但是,制動力不足,避震器設定過硬,雙手牛角角度過大且不可調,過彎極限一般,輪胎乾地溼地抓地力一般等問題都是我不推薦的理由。
另外還有一個看不見的理由,我不確定之前金吉拉出現的那麼多硬體和售後服務層面上的問題是否還會在這臺車上再見。
我並不想讓新手有:“啊?就這樣啊?”的想法。
當然,如果有心理預期、認修,之前騎過其他國產車,對現階段國產車整體水平有一個大概認識,同時真心喜歡這個純正美式巡航造型,不改裝手把的情況下上下班在沒有灑水車的地方帥氣通勤,那買這臺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畢竟,22880的價格,能買一臺V2這麼漂亮的車也是非常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