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擺脫敵人的封鎖,陝甘寧邊區人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尤其是以359旅為代表的南泥灣開荒行動,讓陝北邊區變成了塞外好江南,極大的改善了當時軍隊的經濟物質條件。
八路軍依託根據地改善了當時的錢糧經濟情況,那麼紅軍時期或者說是長征時期,沒有到達、建立陝北根據地的時候,我們的紅軍戰士們的軍需和錢糧物資都是從哪裡來的呢?
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並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長征前的準備工作
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結束後,紅軍在同年10月開始了長征。不過在開始長征之前,紅軍為接下來的長途跋涉行動做了兩方面準備,一是擴軍,二是籌備錢糧物資。從戰鬥結束後到7月份,短短几個月的時間紅軍物資就得到了極大的補充,並將軍隊人數恢復到了10萬人規模,那麼錢糧籌集的問題上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其實紅軍隊伍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工作,一是按照人頭,在正常供需的情況下,幾個月的時間每人節省出來3升米的份額;二是靠著收繳的糧食進行補充;第三個途徑就是發動群眾借糧。籌糧工作在上級的統籌和領導下,很快完成了預定目標,此時的糧食已經達到了24萬擔,在秋收和動身之前,隊伍又籌集到了幾十萬擔糧食,截止到9月30日動身前,已經籌集了大概100多萬擔。
除了糧食,財政部又用兩個月的時間籌到了80萬的軍費,對於當時的紅軍隊伍來說,80萬也並不算是小數目了,怎麼攜帶這筆錢財成了當時急需解決的問題。
領導人們經過商議後決定採用更為靈活的管理和理財方式,比如將之前從敵人手中籌集到的黃金、銀元這樣的硬性通貨拿出來,分發到每個戰士手中一部分,既便於攜帶又能解決錢款運輸,在長征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什麼情況還能以備不時之需,因此在之後的轉移過程中便才用了戰士們管小錢,中央管大錢的財政方針。
臨行前中央又將之前籌集到的糧食分成了兩份,一份留給蘇區的軍民改善生活,另一份作為隨軍物資。1934年10月10日,紅軍從瑞金出發正式開始了長征。此時的紅軍身上所有的物資總數是92萬擔糧食、80萬元現款以及零散分給戰士們的零花錢和一週左右的口糧。因此在剛開始長征的階段,紅軍隊伍是不怎麼缺少錢糧物資,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戰士們將要面臨一個又一個的危機,那麼在行軍的路上,紅軍又是如何籌集補充錢糧物資的呢?
長征途中,紅軍籌集物資和錢糧的幾種方式
前期的準備工作充足,但並不代表之後會一直充足,如果一味地依靠“吃老本”,那麼早晚都會面臨坐吃山空的狀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紅軍剛出發便開始了未雨綢繆。
- 第一種方法 收繳
負責這項任務的政治部主任李富春給部隊發出通知,要求在行軍或者戰鬥途中隨時注意當地的反動分子和欺壓百姓的惡霸等,並做了相關的收繳規定,如面對敵人和反動分子可以直接收繳,鼓勵當地富戶捐獻糧油物資等一系列詳細規定,而所有收繳或者捐獻行動都會主動張貼布告,列清單向當地民眾做出詳細的解釋。
在實際的收繳行動中,紅軍也是嚴格按照紀律執行,由固定的隊伍執行收繳任務,為此還成立了委員會,專門安排探查和執行相關工作,比如收繳到的反動分子的不義錢財和物資統一交由委員會保管,再由委員會按照實際需求分發給部隊和當地貧苦群眾,基本上做到了供給和改善民眾生活的雙向目標。
對於擅長欺壓民眾臭名遠揚的大惡霸和反動分子,紅軍也做到了史書中記載的“義軍開倉放糧”。在長征期間,收繳反動分子和惡霸們的錢財成為了中期戰士們的主要物資和經濟來源。當然了有時候還能收穫些意外之財,比如1935年1月紅軍在貴州與國民黨和反動派軍閥的作戰中取得了勝利,戰鬥結束後,在當地找到了軍閥藏匿在山洞中的大量銀元、黃金和糧食等急需物資。
幾乎每次這種收繳行動過後,當地的貧苦民眾都會收到紅軍隊伍的物資分配,如糧食、鹽等生活物資,整個長征期間,紅軍分給百姓的物資數不勝數。透過這點也可以看出,一部分時間紅軍是不缺少糧食物資的,而我們所熟知的忍飢挨餓的片段多數都出現在紅軍過草地物資得不到補充的時期。
- 第二種方法 做生意
其實除了常規的收繳反動分子和惡霸的錢財物資,紅軍戰士們也有其他的籌集錢糧方式,比如在貴州時戰士們戰後休整階段,還會與當地的人做生意來補貼收入增加物資儲備。還是在1935年1月與貴州當地的軍閥作戰勝利後,紅軍戰士們接管了軍閥王家烈的鹽鋪以及價值五萬元本來王家烈準備用來犒勞國民黨薛嶽部隊的高階香菸。
鹽雖然是剛需但也不能當飯吃,還有就是香菸,紅軍隊伍紀律嚴明,戰士們很少有抽菸的,因此繳獲的這兩樣物資絕大多數都沒什麼用,所以便將一部分鹽巴送給貧苦民眾,另一部分和香菸則將其收集由後勤部門統一在當地開辦專門的集市,將這些物資以極低的價格賣給當地群眾,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補貼人民了。
當然了售賣和收繳得到的富餘錢財,也會分給戰士們作為零花錢,用於補充採買一些急需的生活物資,也可以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這也就促成了“收繳——分發戰士——消費”一條完整的貿易鏈極大地提高當地商戶的收入,舉個例子,當紅軍行進的遵義的時候,當地售賣毛巾和雨鞋的商戶幾乎被紅軍戰士們搶購一空,由此證明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不過這個交易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很多戰士們都習慣了節省和省吃儉用,隊伍發給的零花錢很多時候就省了下來,那麼就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從蘇區出來的時候帶的是蘇區的貨幣,可在其他的地區這個錢是不流通的,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於是紅軍隊伍中就制定了一條規定,當隊伍到達某地時,部隊要設定臨時貨幣兌換處,讓商家將手裡的蘇區貨幣兌換成通用的銀元或者硬性通貨,絕對不會讓商家遭受損失。如果不設定臨時貨幣兌換處,那麼在這個地區就會明令禁止使用蘇區貨幣,一旦使用了就是嚴重的違紀行為。
第三種方法 直接購買
長征時的有一段時間,紅軍的行軍路線涉及了雲貴川的少數民族地區,由於生活習俗的不同和地理位置的特殊,之前的那些物資籌集辦法就用不上了,因此這一時期糧食等急需物資的來源,主要是以向少數民族人民購買的方式進行的。
如果遇到賣家經濟條件也不富裕,戰士們還會主動抬高購買價格,甚至有時候會出現購買的東西比實際市價高出一半多的情況發生,也算是半買半補貼少數民族群眾了。
有時候也會面臨群眾或者商戶不在現場,時間緊迫情況危急的時候紅軍戰士們只能先取走一部分的物資然後將銀元留下來藏在人家的米缸中,還要留下字條說明情況,告知銀元存放地點並致歉道謝等。最後還會主動幫助老鄉家裡做農活,打掃衛生,挑水等。
除了有過向當地老鄉家裡“無人買糧”,紅軍隊伍還曾有過一次大規模的“無人買糧”情況。1935年7、8月的時候,當時紅一軍和紅四軍已經完成會師,隊伍人數多,對糧食的需求量也大,又趕上行軍到藏區,當地的少數民族群眾和他們飼養的牛羊都讓國民黨趕走了,只留下之前種好還沒收割的青稞。戰士們只能動手收割作物,然後統計好數量,寫明原因,做成顯眼的木牌插在地裡,向藏民承諾隨時可以憑藉木牌找到紅軍隊伍,拿到買糧食的錢。
第四種方法 國民黨“送快遞”
顧名思義,這是對於各省國民黨軍需的總稱,各地的運輸隊長將物資運送回來,當然了運送是運送,至於能不能到預定地方就不一定了,很多時候這部分物資直接就進了紅軍隊伍的腰包,成為戰鬥時期的補給,當時紅軍隊伍還給蔣介石起了個外號叫“物資運輸總指揮”。
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紅軍戰士還是後來的八路軍戰士,在軍隊紀律和愛護百姓的問題上向來都是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戰士們從來都有著愛民的好名聲,為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深刻詮釋了什麼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