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初期志願軍火力弱 難以打殲滅戰
1949年7月,出於解放臺灣島的需要,中國向蘇聯提出購買戰機的要求,隨即蘇聯向中國出售了幾百架拉11殲擊機。1950年2月14日情人節,中蘇雙方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為了改善解放軍技術裝備水平,蘇聯向中國提供了3億美元的貸款用於購買海空武器,但就在這時,朝鮮戰爭爆發了。
面對美軍,志願軍的精銳部隊第38軍僅有1.1萬支步槍,3千支衝鋒槍,1200挺機槍。在火炮方面為9門6管火箭炮,36門步兵炮,36門山炮和380門迫擊炮。這種火力配備在國內還算不錯,但是遠遠不足以應對美軍。
在戰爭初期,雖然志願軍多次組織大部隊對少量美軍進行殲滅戰,但是由於火力不足,壓制不住對方,而導致任務失敗。
美軍一旦以榴彈炮為核心圍成圓圈,利用坦克掩護四周,志願軍就拿不出很多辦法來應對。甚至被對方使用炮兵火力封鎖住了自己的後勤和增援路線,導致被動。
在朝鮮第一次戰役結束之後,中國方面向蘇聯表示;我們的工廠目前所能提供的這種子彈為數甚少。志願軍部隊直接參加朝鮮軍事行動的有12個軍,計36個師,但僅有6個步槍和機槍彈藥基數。今後,隨著軍事行動的發展,我們在保障軍隊彈藥方面勢必出現很大困難。要求蘇聯提供36個師的輕武器,改善志願軍的武器水平。
志願軍反坦克炮陣地。
1951年1月36個蘇聯師武器運抵中國
中方要求先提供,14萬支步槍,2.6萬支自動步槍,9千挺機槍和1千支手槍,以及配套子彈1.75億發。
對於這36個師的步兵輕武器,斯大林回電表示同意,說1951年1-2月可如數運到中國。這批武器的到貨數量與中方要求的完全一致。很快,志願軍就有34個師換裝了這些蘇式武器。主要型號包括,1891/30式水連珠步槍,1927/44式ДПМ輕機槍,1943式ППС鐵柄衝鋒槍,1941式ППШ木柄衝鋒槍等等。
透過引進蘇式武器,志願軍在防空方面進步很大,比如在第5次戰役前,前線志願軍裝備了197門蘇制高射炮和1560挺蘇制高射機槍。
到1951年年底,前線志願軍的主要蘇制武器包括(不計算其他國家武器);152毫米榴彈炮36門,SU-122毫米自行火炮16門,T-34型坦克114輛,斯大林2式重型坦克24輛,122毫米榴彈炮249門,76.2毫米野戰炮297門,85毫米高射炮120門,76.2毫米高射炮60門,37毫米高射炮956門,57毫米反坦克炮53門,喀秋莎火箭炮72門,107毫米迫擊炮57門,高射機槍2382挺。其他主要武器仍以日製和美製為主。另有國產51式90毫米火箭筒3122具。
志願軍在海岸佈防,防範美軍可能的登陸行動。
1951年蘇聯同意緊急提供60個重灌師武器
1950年11月,蘇聯將10個坦克自行火炮團裝備運到中國,包括300輛T-34型坦克,60輛斯大林2型重型坦克和40輛122毫米大炮自行火炮,中國利用其建立訓練了3個坦克師和3個獨立坦克團。
由於抗美援朝戰爭規模的擴大,百萬志願軍開進朝鮮作戰,1951年5月,中國方面再次與蘇聯進行新的武器引進談判。雙方打成協議,蘇聯向中國提供60個師的武器。
這60個陸軍師的武器裝備,是按照蘇聯正規編制配備的:每個師(14963人)有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坦克自行火炮團、1個獨立高炮營、1個獨立五七反坦克炮營。炮團裝備有122毫米榴彈炮、76.2毫米野炮、120毫米迫擊炮各1個營(12門),坦克自行火炮團裝備Т34坦克24輛、76毫米自行火炮16輛,獨立高炮營裝備37毫米高射炮12門,獨立反坦克炮營裝備57毫米反坦克炮12門。全師步兵武器13938件,炮303門,汽車261輛,特種車84輛,馬車517輛,馬1136匹。
但是由於交貨時間問題,這60個師蘇械師,只有3個師進入朝鮮作戰。這60個師的裝備,志願軍比較喜愛1939年式37毫米高射炮,這種火炮射速快,威力十足,可以執行多種任務。76.2毫米加農炮由於射速快,射程遠,也受到志願軍的歡迎。斯大林2型重型坦克由於其122毫米主炮威力十足,對於打對方遠距離工事效果極佳,但是數量偏少。
但是由於交貨時間問題,這60個師蘇械師,只有3個師進入朝鮮作戰。這60個師的裝備,志願軍比較喜愛1939年式37毫米高射炮,這種火炮射速快,威力十足,可以執行多種任務。76.2毫米加農炮由於射速快,射程遠,也受到志願軍的歡迎。斯大林2型重型坦克由於其122毫米主炮威力十足,對於打對方遠距離工事效果極佳,但是數量偏少。

中國接收1200輛自行火炮 因技術原因難以發揮
眾所周知,蘇軍是大炮兵主義,而解放軍也是一支特別重視炮兵建設的軍隊。在抗美援朝初期,解放軍的幾個炮兵師基本都是美日火炮混編,武器不統一,影響作戰。中國方面也接收了一大批蘇制大炮。
在這當中,中國雖然接收了960門76毫米自行火炮,但是由於缺乏多兵種現代技術武器配合協調作戰的經驗。沒有發揮出什麼作用,大多也沒有開上前線。至於240門122毫米自行火炮,境遇也差不多。
志願軍的軍級部隊炮兵不能說是很多,但是志願軍還有炮兵師編制,包括第1,3,2,7,8師是榴彈炮師,有榴彈炮和加農炮556門。火箭炮2個師,分別是21和22師,有216門喀秋莎火箭炮,合計榴彈炮,加農炮和火箭炮是772門。
美國沒有炮兵師編制,在7個步兵師和8個獨立炮團裡包含23個炮營,合計是846門榴彈炮。

雖然從數字看,壓制大炮數量相差不大,但是美軍在觀察,聯合指揮,空中掩護和後勤運輸與協調能力上優勢明顯。這也是當時,中國所欠缺的地方。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後勤車隊經常遭到美國空軍襲擊,車輛損失很大。問題是蘇聯的汽車工業在當時,也比較低下。蘇軍在二戰還是靠著美國援助的46萬輛汽車才實現了摩托化。但蘇聯還是克服困難在1950年提供5000輛軍用汽車,以後也陸續給予提供。
鐵道兵方面,入朝的鐵道兵10個師,加上鐵路員工共15萬多人。鐵路工程器材基本上購自蘇聯。
工兵方面,用蘇聯的工程器材、舟橋裝備了28個工兵團,其中入朝工兵團13個。
炮兵方面,中國利用蘇聯高射炮武裝起一批高炮部隊,其中5個野戰高射炮師,3個固定高射炮師和33個高射炮團,4個探照燈團,1個雷達團,8個獨立雷達營進入朝鮮作戰。
雖然有蘇械進入志願軍,但是要想將坦克,重炮,自行火炮,各種防空武器及後勤運輸結合為一體,發揮出全部威力。需要大量現代化的軍事知識和技術能力,
朝鮮戰爭不是國內解放戰爭,一頓炮擊後,戰士們衝上敵陣以刺刀手榴彈解決戰鬥,甚至舉著肉包子,大喊老鄉過來吃包子啊,就有成連成營的敵人跑出來投降。志願軍在朝鮮遇到的敵人是擁有現代化裝備和訓練的敵人,這就對軍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50年代朝鮮戰爭結束後,解放軍掀起大練兵熱潮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計算抗美援朝戰爭的軍費開支,首先是不確切的,因為蘇聯提供的武器裝備,都是以極低價格提供的。具體價格為;1個步兵師1000萬美元,1個野戰高射炮師340萬美元,1個野戰榴彈炮師790萬美元,1個坦克師1560萬美元,1個噴氣式殲擊機師3100萬美元。
這些價格絕對的良心價,是經過蘇聯補貼的價碼,要知道,在抗戰時期,美國援助中國1個步兵師的花費,則接近2000萬美元。抗美援朝蘇聯援助1個步兵師光重武器就有包括122毫米榴彈炮在內的60門大炮,並其他火炮143門,還有40輛坦克自行火炮,汽車261輛才1000萬美元。

而抗戰末期的所謂美械師,壓制火炮竟然只有12門75毫米山炮,坦克自行火炮一輛也沒有。高射炮和野戰炮也是一門也沒有,最主要的就是60毫米小迫擊炮。論炮兵火力,論突擊力,抗戰美械師要差幾個檔次。
由於戰爭緊急蘇聯援助武器有一些是二手貨,但也是近期生產,且經過了保養,使命壽命還有很長。而抗戰美援武器同樣絕大部分也是二手貨。起碼那些M-1903和M-1917式步槍都是一戰舊槍,二戰美軍裝備的是M-1半自動步槍。
二戰美援中國武器實際上非常坑人,即便是戰後美國援助韓國,每個步兵師都有155毫米和105毫米榴彈炮團,有裝甲車,步槍也是M-1半自動步槍,火力不亞於中國版1個美械軍。
中國利用蘇聯武器,組建了14個榴彈炮師,2個反坦克炮師,2個火箭炮師,5個野戰高射炮師,3個城防高射炮師......等重火力單位。而抗戰美援武器13個軍39個師的重火力單位就僅有1個155毫米榴彈炮團。蘇援武器坦克自行火炮近3000輛,美援武器才2,3個坦克營,戰後還被要回去一個。

朝鮮戰爭後,中國軍隊一躍成為亞洲最強軍事力量。
朝戰使解放軍超速發展:成為亞洲最強軍
抗美援朝蘇聯援助武器總價只有13億美元,但其內容遠遠超過了抗戰及以後美援武器物資,那些美援武器雖然號稱價值45億美元,實際上說來說去就是那39個縮水猴版師(比空軍援助美國更比不了)。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學習到了現代戰爭模式,因為看到了距離,開始加速自身正規化建設的步伐。說句題外話,如果超過20多個炮兵師,近3000輛坦克自行火炮和十多個航空師與步兵師部隊,以及相關軍官,技術人員和後勤,如果能有時間進行3年強化戰術和後勤訓練,再去打打朝鮮戰爭,估計那7個美國師一個大戰役就會遭到全殲了。正是因為看到了自己的長處,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所以戰後,中國國內掀起了大練兵高潮,快速進行軍隊正規化和現代化建設。
截至1954年,中國用蘇制武器和仿製品裝備了106個步兵師、18個地面炮兵師、8個高炮師、3個坦克師,在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全軍裝備標準化、序列化,並由幾乎是單一的步兵發展為諸軍兵種的合成軍。彭德懷曾說:短短几年超過了舊中國幾十年的建設。成為當時全世界範圍內,都可稱為屈指可數的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