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開始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征程。首批入朝的部隊有6個軍,其中就有赫赫有名的萬歲軍38軍,常勝軍39軍。首批入朝的6個軍的軍長在1955年均被授予中將軍銜,那麼這6個軍18個師的師長又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1、第38軍
第38軍由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改編而成,李天佑出任該軍首任司令員,朝鮮戰爭爆發後,梁興初擔任該軍軍長並率領38軍前往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38軍在朝鮮戰場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該軍有3個連隊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二級戰鬥英雄連”稱號,湧現出“一級戰鬥英雄”2人,“二級戰鬥英雄”14人,1萬多名指戰員榮立戰功。軍長梁興初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12師師長楊大易,四川蒼溪人,1933年14歲時就參加了紅軍,之後參加了紅軍時期的作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1949年8月擔任38軍112師師長,在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一到五次戰役,回國後擔任42軍參謀長,之後又相繼擔任過湖南省軍區司令員、中共湖南省委書記、遼寧省軍區司令員等職。
1955年,楊大易被授予少將軍銜,1997年在廣州病逝,享年78歲。
楊大易將軍
113師師長江潮,河北定縣人,早年曾參加東北軍,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江潮被任命為志願軍38軍113師師長。江潮參加了第一次至第四次戰役,著名的“三所裡迂迴穿插”行動,就是江潮所部,部隊一夜行軍145華里,比敵人早5分鐘到達三所裡,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中國軍隊的兩條腿勝過美軍汽車輪子的奇蹟,也因此38軍得到了“萬歲軍”的稱號。
從朝鮮回國後,江潮先是在軍事學院學習了三年,之後相繼擔任過軍事學院炮兵教授會主任、訓練部副部長、西藏軍區參謀長、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江潮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1996年在南京逝世,享年79歲。
114師師長翟仲禹,山東濟寧人,抗戰爆發後參加了八路軍,期間被派到東北軍萬毅部工作,1942年隨該部起義。解放戰爭時期到被動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擔任38軍114師的師長。114師在翟仲禹的率領下參加了打德州,奇襲嘎日嶺,合圍鳳鳴裡,突破三八線,浴血漢江兩岸等眾多戰鬥。
回國後,翟仲禹被派到蘇聯伏羅希洛夫總參軍事學院深造,之後相繼擔任旅大警備區參謀長,吉林省軍區政委,瀋陽軍區副參謀長,瀋陽軍區後勤部部長、後勤部黨委書記,瀋陽軍區黨委常委等職。1955年翟仲禹被授予大校軍銜,2002年去世,享年83歲。
2、第39軍
第39軍由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改編而成,劉震擔任該軍首任軍長。朝鮮戰爭爆發前,吳信泉已經接任該軍軍長,1950年10月吳信泉率領39軍前往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第39軍在朝鮮戰場上率先與敵軍開戰,雲山一戰,39軍重創美軍第八團和第五團,軍長吳信泉還效法武聖關羽上演了一出“水淹美軍”的大戲。軍長吳信泉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15師師長王良太,四川巴州人,1933年參加紅軍,參加了紅四方面軍的宣達戰役、反六路圍攻作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平津戰役之後,王良太調任115師師長,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王良太入朝參戰,參加瞭解放平壤、攻克漢城等戰役。
回國後相繼擔任了東北軍區工程兵部主任、瀋陽軍區工程司令員、內蒙古軍區參謀長等職,值得一提的是雷鋒同志的先進事蹟就是王良太發現的。1955年王良太被授予少將軍銜,1991年在大連逝世,享年74歲。
116師師長汪洋,陝西橫山人,1937年延安參加了革命,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汪洋調任39軍116師師長,率部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雲山之戰,116師擔任的就是主攻任務,在第二次戰役中,第116師透過戰場喊話,使美軍一個黑人工兵連集體投降,從此美軍不敢再按膚色編隊。1955年汪洋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117師師長張竭誠,湖北紅安人,1931年參加紅軍,參加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解放戰爭後期張竭誠已擔任39軍117師師長一職,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張竭誠繼續擔任117師師長。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張竭誠擔任39軍軍長,之後又相繼擔任瀋陽軍區副參謀長,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黨委第二書記,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瀋陽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張竭誠被授予少將軍銜,2001年在瀋陽逝世,享年84歲。
張竭誠將軍
3、第40軍
第40軍由東北野戰軍第三縱隊改編而成,韓先楚擔任該軍首任司令員。1950年4月溫玉成接替羅舜初擔任該軍軍長,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溫玉成率領40軍出征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第40軍有首任軍長韓先楚的風格,因此有“旋風部隊”的稱號。軍長溫玉成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18師師長鄧嶽,湖北麻城人,1930年參加紅軍,參加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雲山一戰,鄧嶽率領118師在溫景、兩水洞痛殲了南朝鮮的偽六師,取得了“出國第一仗”的勝利,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1951年鄧嶽升任40軍副軍長。
回國後,鄧嶽先是在高等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擔任38軍軍長,之後又相繼擔任了旅大警備區司令員、瀋陽軍區和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鄧嶽被授予少將軍銜,2000年在瀋陽病逝,享年83歲。
119師師長徐國夫,安徽六安人,1931年參加紅軍,曾擔任許世友騎兵師的團長,加入紅軍後徐國夫參加了之後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解放戰爭後期,徐國夫已是40軍119師師長。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徐國夫率領119師參戰,參加了五次戰役。回國後徐國夫先後擔任瀋陽軍區裝甲兵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徐國夫被授予少將軍銜,2004年在瀋陽逝世,享年91歲。
120師師長羅春生,江西吉水人,1930年參加革命。參加了中央蘇區的反圍剿鬥爭和長征,之後又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50年10月19日,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120師師長的羅春生奉命率部入朝參戰。溫井戰鬥中,他指揮部隊,擔任切斷敵人退路的艱鉅任務,獲得了輝煌戰果擊退敵人瘋狂進攻。11月,率部搶渡清川江,斷敵退路,後配合友軍光復平壤。後來,他指揮部隊由北向南,歷經五次戰役,追殲敵人直至漢江南岸。1952年春,羅春生遭到敵機空襲而光榮犧牲,時年36歲。
4、第42軍
第42軍是由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改編而成,萬毅擔任該軍的首任軍長,朝鮮戰爭爆發後,吳瑞林接替萬毅擔任該軍軍長,並率領42軍於1950年10月16日率先秘密入朝,比其他部隊早了三天。42軍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第一次戰役中的黃草嶺阻擊戰是42軍軍事上的輝煌。軍長吳瑞林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24師師長蘇克之,河北深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朝鮮戰爭時期擔任124師師長一職,回國後又相繼擔任了廣州軍區炮兵政治委員,廣東省軍區第三政治委員、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學院院長等職。1955年蘇克之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2012年在廣州逝世,享年93歲。
125師師長王道全,山東壽光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解放戰爭爆發後被調到東北地區作戰,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王道全升任125師師長,回國後升任42軍副軍長,之後又相繼擔任了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41軍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1972年去世,終年54歲。
126師師長黃經耀,江西于都人,1931年參加紅軍,參加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朝鮮時期擔任126師的師長,回國後黃經耀先後擔任過黑龍江軍區司令員、黑龍江省軍區第一副司令員、陝西省軍區司令員、陝西省委書記、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兼寧夏軍區司令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等職。1955年黃經耀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200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5、第50軍
第50軍是由原國民黨60軍起義改編而來的,仍由曾澤生擔任該軍軍長。50軍參加了前四次戰役,漢江一戰,50軍在漢江南岸以一軍之力抵抗美軍50個晝夜,沉重打擊了敵人。此戰使50軍一戰成名,步入解放軍一流部隊行列。
148師師長白肇學,雲南榕峰人,雲南陸軍講武堂第17期步兵科畢業,1948年在長春參加了起義,任解放軍第50軍148師師長,從朝鮮回國後相繼擔任雲南省工業廳副廳長,雲南省交通廳副廳長,雲南省人民政府參事,雲南省政協常委。因已經不在軍隊工作,所以白肇學在1955年沒有被授予軍銜。
149師師長隴耀,四川金陽人,長期在滇軍任職,1948年在長春隨部起義,仍是師長,率部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先後擔任第二步兵學校(校長鬍正平)物資部副部長、四川省樂山專署副專員、四川政協委員等職。因為1955年已經專業到地方任職,所以也沒有被授予軍銜。
150師師長王家善,黑龍江巴彥人,早年曾到日本留學,回國後擔任過偽滿步兵師第四旅旅長、國軍52軍的師長,1948年在營口率部起義,所部被編入50軍。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擔任150師師長,回國後在1955年轉入地方工作,曾擔任遼寧省第一至第四屆政協副主席,197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5歲。因已經轉入地方工作,所以在1955年也沒有被授予軍銜。
6、第66軍
第66軍由華北軍區第一縱隊改編而成,蕭新槐擔任首任軍長。1950年10月,66軍作為第一批入朝參戰的部隊奔赴朝鮮作戰。軍長蕭新槐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96師師長楊有山,遼寧遼陽人,早年曾在東北軍任職,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在晉察冀和華北地區任職作戰。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擔任66軍196師師長,回國後任第6高階步兵學校校長、第31步兵學校校長、北京軍區司令部軍事訓練處處長、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楊有山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1983年逝世,享年77歲。
197師師長成少甫,河南商城人,1930年參加紅軍,抗戰時期在115師任職,解放戰爭時期在晉察冀軍區任職作戰。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率197師入朝作戰,1951年回國後擔任66軍副軍長,之後又相繼擔任65軍軍長、北京軍區副參謀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成少甫被授予少將軍銜,1979年逝世,享年62歲。
198師師長宋玉林,江西會昌人,1929年參加紅軍,紅軍時期曾在紅一軍團任職,抗戰時期長期在晉察冀地區任職,解放戰爭時期仍然在晉察冀和華北地區任職。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率領198師入朝參戰。1955年回國後擔任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8軍軍長,北京軍區副參謀長、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宋玉林被授予少將軍銜,2001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宋玉林將軍
小結:
志願軍首批入朝的6個軍18個師的師長,除了50軍的3位師長回國後轉入地方工作沒有被授予軍銜外和40軍120師師長羅春生犧牲在戰場上以外,另外的14個師長在1955年均被授予軍銜,其中7人被授予少將軍銜,7人被授予大校軍銜。之後又有6位大校分別在1961年和1964年晉升為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