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滸之戰是明清戰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戰過後,明軍喪失了在遼東戰場對後金的主動權,此後只能龜縮防守。幾年之內,遼陽、瀋陽、廣寧等鎮相繼失守,明朝只能退守遼西,完全陷入被動。只剩下山海關沿線的錦州、寧遠等地,除了遼東失守外,明朝也失去對朝鮮、蒙古的控制,只能看其落入後金手中。
後世一般都認為薩爾滸之戰的失敗,明軍主帥楊鎬負有很大的責任。他本來已經被彈劾回鄉,因為遼東形勢惡化才被重新啟用,可最終兵分四路卻一敗塗地。那麼,如果明朝沒有啟用楊鎬作為主帥,能不能改變薩爾滸之戰的結果呢?
答案還是不行,甚至可以說如果換了楊鎬,說不定明軍輸得還要更慘。當時正處於萬曆末年,朝廷上下軍備鬆弛,士卒的戰鬥力極低,朝堂上派系爭鬥不斷,後勤更是幾乎沒有。再加上朝中與遼東之間互相不信任,互相指責,可以說換誰來結果都查不到。楊鎬之所以強行出兵,就在於大學士方從哲、兵部尚書黃嘉善、兵科給事中趙興邦等人都認為部隊駐久了糧餉缺乏,逼楊鎬進兵。
楊鎬在戰前制定了端正明軍紀律的處罰制度,試圖建立起一支不殺良將冒功、哄搶人頭的軍隊。制度裡包括“殺中國被擄人民報功者斬”“濫殺投降夷人及老幼婦女充功者斬”“爭奪高麗及北關所獲首級者斬”。楊鎬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他早年在朝鮮戰場上見識到了明軍一邊打仗一邊爭割人頭搶功勞的行為。
在薩爾滸之戰啟用楊鎬時,他還是戴罪之身。如果這一戰失敗了,可沒有什麼勝敗乃兵家常事了,他之前在朝鮮慘敗以及瞞報一定數罪併罰,所以他做了嚴肅紀律的準備,試圖提高明軍的戰鬥力。這也是他在朝鮮學到的。平壤戰役的時候,主帥李如松也下達了一次嚴禁割敵軍人頭的命令,因為李如松知道他面對的對手是日本戰國結束後精銳軍隊,並非等閒之輩。
換句話說,以當時的局勢而言,無論換誰來,面對的困境都是一樣的。都是軍隊紀律渙散,戰鬥力極差。明軍和朝廷上下軍令政令不一,後勤無法保障,互相牽掣。所以即使沒有啟用楊鎬,也不過是輸得好看一些,不至於幾路軍全軍覆沒而已。如果非要找一個替代者的話,恐怕只有熊廷弼了。熊廷弼在薩爾滸大敗後還能經略遼東,穩定局勢,可見能力不俗。而且他膽識過人,不害怕與後金軍隊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