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醫生,複查類風溼關節炎要做這麼多檢查嗎?關節腫痛消了,是不是不用檢查,開點藥就行了?”
類似的詢問我在診室裡常常遇到,大多數患者會這樣心平氣和的質疑,也有少部分患者會情緒激動,大聲質問這算不算過度醫療。不管患者的態度怎樣,我都會解釋清楚各種檢查的意義。
“雖然關節腫痛消了不少,但關節裡面的滑膜炎症不一定消除了,所以我們還要結合炎症指標來判斷,看看這段時間的治療是不是有效。為什麼要查肝腎功能和血常規呢?這是因為咱們用的抗風溼藥有不良反應的風險,要透過檢查來評估,不然等肝腎這些地方出現症狀了,可能問題就嚴重了。所以你看,這些檢查都是有意義的,你還是要求不做檢查嗎?”
“喬醫生,我明白了,那我還是要做檢查的!”
感謝患者的理解,我們才有機會矯正治療方案,讓治療有序地進行下去。
關節症狀好轉並不意味著病情受控,還要結合炎症指標!
關節腫痛症狀已經消失了,難道不能說明病情已經控制住了嗎?還真不能。
有不少患者,用藥一段時間後關節腫痛症狀緩解,就覺得病好了,沒徵詢醫生的意見,就自己減藥、停藥,症狀很快又捲土重來甚至惡化。初次治療的患者,關節腫痛症狀的消除也許只是消炎止痛藥的功能,傳統合成抗風溼藥可能都還沒起效,離病情真正控制還有不小的距離。
關節腫痛消失不等於關節病情緩解,要明確這一點。研究發現,類風溼關節炎關節腫痛和關節破壞是兩個不同的訊號通路,關節不腫不痛了,但內部的滑膜炎症、滑膜增生、軟骨破壞等病變也許還在進行當中,如果你開始大意放鬆治療,那就會離畸形更近一步。
有些患者過度依賴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來控制症狀,就是錯誤的做法,還要結合抗風溼藥來長期抑制關節內的炎症,才能最大可能保全關節功能。
判斷病情是否真的好轉,應該結合關節症狀和炎症指標,關節症狀大家容易理解,炎症指標則主要是血沉和C反應蛋白。
01 / 血沉
血沉是指紅細胞沉降率,正常情況下的參考值為:男性每小時0~15mm,女性每小時0~20mm。當人體記憶體在炎症時,血沉速度就會加快。大多數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病情活動期血沉會加快,僅有5%的患者例外。因此,血沉是反映類風溼病情活動性和治療效果的指標之一。
02 / C反應蛋白
C反應蛋白廣泛存在於人體血清和其他體液中,正常人為陰性,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則有80%~90%為陽性。在炎症急性期,C反應蛋白迅速升高,2~3天內達到高峰,隨著病情的改善,又會迅速下降至正常。因此,檢查C反應蛋白有助於判斷疾病的變化和治療效果。
要注意一點,血沉和C反應蛋白都不是類風溼的特異指標,二者對判斷病情變化和評估治療效果有重要參考意義,但這兩個指標升高不能完全肯定疾病處於活動之中,還要結合症狀或其他治療,嚴謹判斷。
複查時各項檢查的意義
不少類風溼患者不知道複查時該做哪些檢查,也不理解各項檢查的意義。患者複查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看治療是否有效、病情是否惡化、有沒有出現不良反應,結合這些目標,我們就能把檢查的專案歸類了。
01 / 判斷病情的發展
首先就是外在症狀,看看患者經過治療後,關節晨僵、腫脹、疼痛等症狀有沒有緩解,如果連外在症狀都沒有緩解,那治療肯定是不達標的。外在症狀緩解了,也不能說明病情得到控制,還要結合血沉、C反應蛋白等炎症指標,來看關節內部的炎症是否真正控制,以免關節破壞潛在發生。影像學檢查的主要作用,是監測關節內部結構破壞的發展,以便於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的預防。
透過這些檢查,也能及時評估治療的效果,根據療效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讓病情能夠及早得到控制,減少患者受到的危害。
02 / 評估不良反應
類風溼關節炎以藥物治療為主,又以口服居多,而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都有不小的副作用風險,因此要做好監測,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所以,當醫生囑託你一個月後複查肝腎功能、血常規時,千萬別不當回事,也千萬別找各種理由說服自己忽略掉。
03 / 監測併發症
雖然名字裡面有“關節炎”三個字,但類風溼關節炎實際上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除了關節,還可能累及心、肺、腎、血管、神經、眼等多個組織器官,定期複查也有助於早期發現這些危害,在複查的過程中,患者也應該將治療期間的一切異常向醫生坦白。
常用類風溼藥物所需的不良反應監測!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使用最多的藥物,是傳統合成抗風溼藥和消炎止痛藥,傳統合成抗風溼藥又包括甲氨蝶呤、來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羥氯喹等,消炎止痛藥包括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也有患者在使用植物藥製劑,如雷公藤多苷片、白芍總苷膠囊等,這些藥物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良反應,為此要做好不良反應監測。
簡單列舉一下常用藥物和需要進行的不良反應監測:
- 甲氨蝶呤——定期監測肝功、腎功、血常規。
- 來氟米特——定期監測肝功能及血常規。
- 柳氮磺吡啶——定期監測肝功、腎功、血常規。
- 羥氯喹——定期監測眼底病變。
- 艾拉莫得——定期監測肝功、血常規。
- 糖皮質激素——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血糖、電解質、眼科、骨密度。
- 非甾體抗炎藥——定期監測肝功、腎功、血常規。
- 雷公藤多苷片——定期監測血、尿常規、肝功、腎功及心電圖等。
- 白芍總苷膠囊——關注消化道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