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1日,《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雜誌刊發文章《地球所遭受的高碰撞率導致晚太古代大氣氧化延遲及變化》(Delayed and variable late Archaean atmospheric oxidation due to high collision rates on Earth),文章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撞擊球體被發現,地球早期遭受撞擊事件的總數增加,這些撞擊物質可能是重要的氧匯,導致地球大氣氧化延遲及變化。
太空碰撞物頻繁而劇烈的碰撞打斷了地球早期的地質演化和大氣變化。之前普遍認為,雖然最大規模的碰撞改變了地球早期的大氣化學成分,但對太古代時期碰撞對大氣氧化的影響知之甚少。由於早太古代(40~35億年前)的碰撞通量模型受到月球隕石坑和輻射資料的嚴格限制,晚太古代(35~25億年前)的碰撞通量記錄受到撞擊球體(直徑≥10~20km的天體碰撞)的影響而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基於對撞擊球體記錄的評估以及撞擊對大氣影響的建模研究,研究人員發現,在晚太古代,地球早期所遭受到碰撞體通量不僅比以前認為的高10倍,而且撞擊物質形成重要的氧匯,這表明晚太古代早期地球所遭受到的碰撞可能推遲地球大氣層的氧化,其中直徑大於10km的撞擊物質還可能導致大氣氧的劇烈振盪和變化。
轉載本文請註明來源及作者: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地球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21年第21期,王曉晨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