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地區西鄰冀豫,北依平津,東瀕大海,南連隴海鐵路,境內山脈縱橫,地勢複雜,是連線華北、華中兩大地區的重要紐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漫長的八年抗戰中,山東是中國共產黨在敵後的重要抗日根據地之一,直接威脅著敵人南北交通的主要幹線——津浦鐵路,是插在日本侵略者脊樑上的一把利刃。
早在1940年毛澤東在給彭德懷的一封電報中,就特別指出:“發展則應著重魯蘇皖豫鄂五省,目前請特別注意魯省。該省我們已有基礎,但缺一個領導骨幹,當敵人的新進攻到來時請考慮解決這個領導骨幹問題。”此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毛澤東又先後發出了《山東根據地今後的任務》、《對山東華中戰略部署的意見》等電報,進一步闡述了山東根據地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並對山東根據地的任務和戰略部署作出了明確具體的指示。
1942年春,在抗日戰爭最艱苦、最關鍵的階段(即敵人的新進攻已經到來),適逢劉少奇準備從蘇北去延安參加黨的七大,可以取道山東,考慮解決山東的“領導骨幹問題”。劉少奇到山東後,毛澤東的這種考慮更加成熟,意圖也更加明顯。1942年6月1日,毛澤東考慮到去延安路途無保障,山東又需統籌全域性之人,曾電商劉少奇,以中央全權代表資格長駐115師,指揮整個山東及華中黨政軍全域性。
1942年7月9日,毛澤東給從華中返回延安途經山東的劉少奇,發了一份“目前不須對任何人說”的絕密電報。電報指出:
“我們的方針是極力團結國民黨,設法改善兩黨關係,並強調戰後仍須合作建國。整個國際局勢戰後一時期仍是民主派各黨合作的統一戰線的民主共和國局面,中國更必須經過民主共和國才能進入社會主義。因此就須估計日本戰敗從中國撤退時,新四軍及黃河以南部隊須集中到華北去,甚或整個八路新四須集中到東三省去,方能取得國共繼續合作的條件(此點目前不須對任何人說),如此則山東實為轉移的樞紐。同時又須估計那時國民黨有乘機解決新四的可能,如蔣以重兵出山東切斷新四北上道路,則新四甚危險,故掌握山東及山東的一切部隊(一一五師、山縱、楊蘇縱隊)造成新四向北轉移的安全條件,實有預先計及之必要。……上述掌握山東任務須請你擔負之。至於執行此任務,自以你在山東為便利,但如蘇北比山東安全則在蘇北亦可執行,或在山東一個時期再返蘇北,最後再去山東,請你斟酌情形決定。在你確定行止後,中央即通知華中、山東及北方局付託你以指揮山東、華中全域性的權力。”
在這份電報中,可以看出毛澤東高瞻遠矚,透過黑暗,看到黎明,思慮著抗戰勝利以後可能出現的形勢和應當採取的方針,從而,對新四軍作出新的戰略思考。
出自:《江淮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