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胡鋮鋮
2021年已接近尾聲,回望這一年,世界格局加速演變,國際安全形勢更加複雜動盪。年終歲尾,《央廣軍情觀察》推出三集特別節目,與您一起回顧2021年世界重要的軍事演習和地區衝突,盤點前沿武器裝備,展望2022年世界安全發展形勢。
本期關鍵詞:危機
對話嘉賓:曹衛東
主持人:回首2021年,當地時間8月30日,美國國防部宣佈,美國已完成從阿富汗撤軍行動。這場美國曆史上最長的戰爭,在軍事層面上已經就此終結。長達20年的戰爭,造成2400多名美國軍人陣亡,耗資2萬億美元軍費,約10萬阿富汗軍人和平民死亡。戰後混亂無比的局勢和民不聊生的困境,令這個歷經戰火的國家未來充滿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曹衛東:對於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我有三點感受:第一,美國一直認為,不論哪個國家或地區有衝突、有問題,只要使用軍事手段去打壓就可以了,但透過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狼狽樣子可以看出,軍事手段是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的。第二,武器裝備在軍事行動中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美國武器裝備的先程序度和數量都是優於塔利班的,但最後卻是灰溜溜地從阿富汗撤走了。第三,在這場阿富汗戰爭中,飽受苦難的是阿富汗民眾,獲益的是美國的軍火商。
主持人:今年,影響世界軍事安全的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比如,持續多年的巴以衝突在今年四五月份突然升級。以色列國防軍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武裝組織之間,發生了自2014年加沙戰爭以來最猛烈的交火。今年5月20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與以色列達成停火協議。您如何評價今年的巴以衝突?
曹衛東:巴以衝突有歷史、宗教、民族矛盾等各方面原因。從軍事角度上分析,交火時哈馬斯使用了幾千枚火箭彈,以色列投擲了大量導彈和炸彈進行精確打擊,哈馬斯火箭彈的數量比以色列的導彈多得多,但是傷亡的人員中絕大多數都是巴勒斯坦人。這是因為,在軍事衝突中,影響勝負的不僅有武器數量,更要看武器效能,像精確制導武器的打擊毀傷能力是火箭彈的若干倍,在戰爭中起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主持人:今年還有一個地區充斥著“火藥味兒”,那就是俄烏邊境。自11月中旬以來,美國頻頻警告稱,俄羅斯可能在策劃“入侵”烏克蘭,並威脅對俄實施“前所未有的”制裁。俄羅斯表示否認,同時對西方亮出“紅線”,提出“安全保障倡議”。從目前的情形看,雙方遠未到談攏的地步,烏克蘭也將持續成為這場危機的“暴風眼”。
曹衛東:俄羅斯在國內進行正常的軍力調動,美國卻藉此頻頻放出“俄羅斯要大舉入侵烏克蘭”的訊息。緊接著,美國就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比如防空用的“毒刺”導彈,打擊坦克裝甲車用的“標槍”導彈等。過去,美國賣給烏克蘭的是一些防禦性的武器裝備,但是現在卻把進攻性的武器裝備賣給了烏克蘭。俄烏邊境的對峙和升級,很顯然是北約東擴造成的。北約不斷東擴,軍力延伸到了俄羅斯家門口,使俄羅斯幾乎沒有了戰略緩衝地帶,於是俄羅斯就提出了自己的底線,並且要求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
主持人:我們再回顧分析一下2021年世界範圍內重要的軍事演習演訓行動。今年8月份,美國海軍舉行了一場號稱4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海上軍演,涉及全球17個不同時區的部隊。此外,美國今年還將演習的重點放在了黑海和南海兩個方向。透過這些演習反映了美國怎樣的戰略思維?
曹衛東:由於美國一直秉持冷戰思維、推行大國對抗,導致大西洋和太平洋方向都不太平。大西洋方向,美國拉著北約國家對俄羅斯進行擠壓,所以無論是黑海、波羅的海,還是地中海都不安寧。太平洋方向,美國繼續進行前沿部署,不斷進行軍事演習,其他國家要維護自己的安全,當然也會進行一些反制性演習,誰也不會在美國的軍事演習之下屈膝投降或者害怕退縮。
主持人:今年以來,幾個老牌的歐洲大國紛紛把手伸向亞太地區。5月,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海外首秀選擇在了亞太地區。同樣在5月,法國、日本和美國首次在日本實施了真正意義上的地面部隊聯合訓練。11月,德國時隔20年派遣軍艦停靠日本港口,並與日本海上自衛隊進行了聯訓。
曹衛東:歐洲國家這些行徑的背後,操縱者實際上都是美國,美國要顯示自己在太平洋區域的號召能力。如果美國僅僅靠日本、韓國等國家來圍堵俄羅斯和中國,顯然兵力是不夠的,所以美國就把北約的軍力拉過來。雖然英國、法國、德國派兵到太平洋來,但是兵力是非常有限的。這些國家之所以派兵,一是為了給美國面子,二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所謂全球抵達能力。
主持人:在今年的很多軍事行動中,我們都看到了日本的身影。例如,日本聯合美國舉行大規模陸上演習——“東方之盾”。此外,日本和美國、印度、澳大利亞8月首次齊聚西太舉行軍演。對於日本今年的一系列動作,您有怎樣的看法?
曹衛東:第一,日本是要藉助美國的意圖來順勢發展日本的進攻效能力。比如,美國需要海上力量,日本就發展大型的水面艦艇,進行航母化改造,不斷把自己的海上力量從近向遠發展。第二,日本防務經費一直是上漲的,武器裝備也是越買越多,越來越先進。比如,日本不停地從美國購買F-35A、F-35B等。為了封鎖海岸線,包括公共海域,日本還購買了射程比較遠的導彈、兩棲登陸用的戰車等。
主持人:印度今年在軍事方面動靜不小,建航母、射導彈、買裝備、搞演習,印度難道是想終結“不結盟”政策嗎?
曹衛東:印度在軍事演習中,實際上已經開始偏離不結盟國家的定位。印度一直想發展成為一個世界級的軍事大國,而不滿足於只在南亞當一個軍事大國。今年以來,印度的武器裝備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例如,試射“烈火-5”彈道導彈,航母下水海試,新型驅逐艦交付海軍,購買先進武器裝備等。但是,印度很多武器裝備的核心部件都是源自國外,印度現在還在花大量資金購買武器裝備,一方面是為了提升軍事能力,另一方面是透過買到之後再進行仿製,最後再獨立製造。
主持人:我們把視線轉向俄羅斯,今年俄羅斯有兩場演習讓人印象深刻。今年6月,俄太平洋艦隊前往4000公里以外的太平洋中部地區展開大規模演習。9月,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舉辦“西部-2021”聯合戰略演習。俄羅斯的這些軍事動作,能否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產生震懾作用?
曹衛東:俄羅斯進行的這兩場大規模演習,一場在歐洲方向,一場在太平洋方向;一個是陸地的戰場,一個是海上的戰場。在歐洲方向,俄羅斯舉行的“西部-2021”聯合戰略演習地點,為什麼要選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兩個國家進行呢?因為隨著北約東擴,可以說俄羅斯在陸地上已經沒有緩衝的戰略空間,現在俄羅斯是把自己的家門口和白俄羅斯都當成了前線。在太平洋方向,俄羅斯把演習地點放在靠近美國夏威夷的地方,就是要告誡美國,一旦發生軍事衝突的時候,俄羅斯能夠出遠海,能夠及時作出相應的回應。
主持人:2021年,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奔赴遠海大洋,10月14日至17日,編隊與俄羅斯艦艇在彼得大帝灣圓滿完成了中俄“海上聯合-2021”演習;17日至23日,中俄兩國海軍組成聯合編隊,實施了首次海上聯合巡航。兩國海軍一路航行、一路演訓、一路交流,留下了一道道閃亮航跡。
曹衛東:中俄“海上聯合-2021”演習,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鋼鐵長城建設的一個縮影。人民海軍使用了055型驅逐艦首艦——南昌艦,還出動了新型運-8反潛巡邏機。可見,我們的新型裝備一旦交付,馬上就能變成戰鬥力。另外,像052型導彈驅逐艦、054型護衛艦等,不但裝備新,而且是一種體系搭配。演習完之後,中俄海上編隊又通過了津輕海峽,我們既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也看到了美國想把中俄海軍都封鎖在“第一島鏈”內的幻想破滅。
(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