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真實心聲吐槽,比如“覺得父母不愛我,但我在奢望他們能好好愛我”,
“戀人不愛我,不在我身上花錢花心思,我感到很痛苦”,
“別人有的而我沒有,我希望有人能給我”……
於是表現的很叛逆,希望能得到父母的關注和關心,結果心裡越來越失落;
於是在戀人面前越放低姿態,越乞求對方給自己愛和錢,結果低到塵埃了也換不來對方的重視;
於是一味地在等待,最後什麼都發生改變……
這種被動等待的思維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蹉跎歲月,錯過很多的機會。
學會想要的自己給自己,有這種主動的自給思維,會讓你更有底氣和安全感。
沒有人有必須給自己想要的義務,學會自給自足才是成為靠譜的自己的第一步。
在歷史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古代社會的經濟基礎。如今自給自足放在個人實現上也有其現實性意義。
小瑜是我在上海一次工作活動認識的一個姑娘,她說她兼職就是為了還自己的房貸。
高中沒畢業就來上海打工了,經歷過各種社會的毒打她就明白了:像她這樣沒錢沒背景不漂亮的外地普通女孩,自己想要的就得靠自己給。
於是默默的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在上海周邊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努力工作九年後實現了這個目標。
當她在說的時候,話語中洋溢著快樂和自信,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感染身邊的人。
作為成年人,我們必須明白先要成為靠譜的自己,先把自己經營好。想要的靠自己的努力去給予自己,沒有人有義務承擔另一個人的人生。
成年人的每個選擇都有其代價,而不是像小孩那樣既要又要。
想要自由不想忍受父母的嘮叨,就要搬出去住,而不是沒有搬出去住的勇氣和能力,還要抱怨;
想要別人的錢就要乖乖聽話,而不是一邊接受著一邊不聽話;
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光等著別人給,而是想著如何去做到自己給自己。
聽過太多人說,對方不給自己錢花怎麼辦?對方不給自己愛怎麼辦?對方不給自己承諾怎麼辦?
那能怎麼辦?那就學會自己給自己,不要總是等著別人給。別人不給哭著鬧著也是無濟於事的。
一味地等待著別人給的人生太難熬了,與其抱著過高的期待得到失望,不如一開始就不對任何人抱有期望。
先把自己經營好,才是愛自己的最好方式。
誠然,有人愛,有人給自己愛,錢,禮物是件很開心的事,自己能給予別人也是件很快樂的事。
在那之前,在獨自一個人的時候,是不是也要學會先把自己經營好?
如果連自己都經營不好,發現很多自己想要的靠自己的能力很難爭取到,又有多少底氣問他人給予?
很多人說不知道我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其實答案就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真正到底想要什麼只有自己知道,他人很難知道我們自己的真實需求。
當我們在經歷的過程中,經歷的越多,隨著對自己越坦誠,越敢於面對現實,面對內心真實的自己時,我們就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不要指望他人能夠理解自己,能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魯迅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這個世上沒有什麼感同身受,在你看來是很崩潰的一件大事,在他人看來可能就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自己人生中想要的要學會自己給,我們到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只有自己知道。
我們要做的就是坦誠的面對自己,正視自己的慾望,用行動去落實去爭取,經營好自己。
不要試圖想要去改變他人,在他人身上獲得自己想要的,你會發現這是一件極其費心費力不討好的事。
我們改變不了他人的性格,態度,生活習慣,對他人和社會的看法……我們能做的只有改變自己。
接受我們改變不了他人這個事實,會更加的關注自我,把重心放在改變自己,努力自己爭取上。聰明人懂得不從他人身上尋找希望,而是懂得自己給。
不要自己歧視自己,自我矮化,覺得靠自己的努力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如果連自己都不靠譜,他人怎麼會讓你白靠?
請永遠不要放棄成全自己的人生,相信相信的力量,徐徐圖之,努力讓自己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當你擁有這種主動的“自給思維”,會過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