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經常聽到有人吐槽:
自己是個社恐,害怕社交,人際關係不好,經常因為人際關係的問題感到頭疼緊張。
人際關係中存在的問題無外乎這些:
被人誤解
討好他人
感到憋屈
被損害,被忽視
付出沒有回報
這些問題,你遇到過幾個?哪些問題讓你倍感受傷?
如果你能弄清楚背後的原因,這些困擾就不復存在,你的人際關係也會得到極大的改善。
日本知名心理學家加藤諦三在《人際舒適心理學:如何擺脫人際交往中的受傷感》提出:要解決人際關係中的不滿,就要發現自身根本的欲求。
換句話說,在人際交往中,你要找到自己的需求,你才能滿足這些需求。
先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再想想對方需要什麼,人際交往才能帶來雙向的滿足,人際關係才能舒適。
01 瞭解自己,是人際關係的基礎
茫茫人海,我們都渴望遇見知己。
如同廖一梅說得那樣: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如果你覺得大家都不瞭解你,沒有一個可以託付心聲的人,問題出在哪裡?
心理學中還真有個“沒有人理解我”的症候群。
那些感覺無人理解的人,往往訴求很多,比如,他對周圍的朋友要求很多,十分依賴,被動型的願望也十分強烈。
這樣一來,別人達不到他的預期,他就會抱怨,感到自己不被瞭解。
其實,指望他人來給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值買單,本身就是不明智的。
一位丈夫跟妻子時常拌嘴。
妻子沒有及時備好晚餐,沒有幫他熨燙好第二天要穿的襯衣,沒有提醒他帶證件等。
這些都會讓丈夫對妻子不滿,兩人產生爭執。
如果你是這位妻子,你會怎麼做?
多數人可能會回答:“我不是你的老媽子,也不是你家裡的保姆,這些事我可以為你做,也可以不為你做,你沒有理由為這些事跟我吵架。”
確實如此。
丈夫的要求看似合情,卻不合理。
妻子的角色是相愛一生,共同扶持的伴侶,不是事無鉅細的住家保姆。
丈夫要意識到自己的這些訴求,其實是渴望母愛的折射。
但妻子不是自己的母親,她只渴望丈夫的愛,沒有打算對丈夫提供母愛,兩口子尋求的東西不一樣,日子長了,彼此都覺得對方“不懂我”,溝通就會不順暢,吵架就在所難免,夫妻關係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如果丈夫明白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渴望,他就不會對著一個陌生人,祈求母親般的愛和照護,他能試著用平等的態度,和妻子經營感情。
相反,如果妻子懂得丈夫的需求,願意照顧他,兩人也能過得和美。
02 不要為了討好別人而委屈自己
我曾有一位同事,在所有人面前都是一副沒有主見,一味討好的姿態。
明明她不喜歡一樣東西,但為了迎合領導的喜好,她會硬著頭皮說喜歡。
她不想做一件事,但面對同事的請求,她只有答應去做。
剛要下班,其他部門的同事過來讓她協助查資料,事情並不緊急,第二天做也可以。她想趕緊回家照顧生病的孩子,又不好意思開口,最後硬著頭皮忙了一個多小時。
討好了太多人,結果是什麼?
她越來越累,越來越抑鬱。
最後,還沒有一個人真心待她,時常被人“卸磨殺驢”背黑鍋。
《人際舒適心理學》中指出:正常人能和身邊70%的人打好交道就夠了。
換句話說,你不必人人都討好,你也無法跟所有人都交好。
為什麼呢?
因為能跟所有人都交往好的人,要麼隱藏了他的真實需求,要麼對方隱藏自己的真實需求。
彼此都在敷衍式,迎合式交往。
時間久了,必然會累,這種人際關係一定會有一個人先放棄。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能坦然接受,自己不必討所有人喜歡,處理好身邊70%的人際關係就好了。
03 自戀的人,渴望被表揚
有種人很奇怪,跟他們打交道要牢記,不要尖銳直接地批評他,如果可以請多讚美他。否則他很容易感到受傷和煩躁。
這種人就是自戀型的人。
判斷身邊有沒有這種人的方法很簡單,心理學家認為,就看這個人是否對所有的批評都非常敏感。
加藤諦三還給出了一個畫像:年紀不小總是一臉抑鬱的人,多數是自戀的人。
自戀的人希望滿足自我陶醉的需求,他們總覺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對方要是沒有讚美認可他們,他們會難受。
當他們還沉浸在“我很厲害,值得炫耀”的情緒裡,如果我們告訴他們,“你還好,沒有那麼厲害”的評價,他們就覺得這是惡意的攻擊。
深入分析,這些人其實就是不自信。
他們需要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嘉獎,如果你想跟這種人交往,成為他們的朋友,請記得隨時告訴他們:“對,就像你說的那樣”、“你說得沒錯”。
04 擺脫人際交往中的受傷感
我們每天都在跟別人打交道。
包括父母親人,愛人朋友,同學同事等。
在交往中,我們要麼感到快樂滿足,要麼感到痛苦難受,甚至還容易受到傷害。
這背後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做了一些不適合自己的事情。
要擺脫人際交往中的受傷感,我們就要找到讓自己幸福的活法。
加藤諦三在《人際舒適心理學》中指出:瞭解自己是與他人交往的先決條件。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才能知道對方的需求是什麼。
透過認識自己,我們重塑關係。
透過關係,我們重新認識自己。
人際關係對每個人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需要改善溝通、看清錯誤的人,釋放自己的壓力,把握人際交往的距離,建立正向的朋友圈,享受好的人際關係帶來的幸福感。
----------------End------------------
文/魚白
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