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空間廣闊,新技術助力智慧製造發展
全球電子裝置智慧製造行業主要的細分行業包括消費電子裝置、計算機、 網路裝置、電信裝置、雲服務裝置等。根據 Markets and Markets 統計, 預估至 2023 年全球智慧製造的市場規模將成長至 2991.9 億美元,2018 年至 2023 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 11.9%。預估至 2023 年,亞太地區智慧 製造的市場規模為 1208.7 億美元(40.4%),歐洲地區為 774.9 億美元 (25.9%),北美地區為 765.9 億美元(25.6%),其他地區為 242.3 億美元 (8.1%)
1、4G 普及及 5G 興起引發新一輪網路通訊裝置換代升級
在全球網路電信裝置製造市場中,以智慧手機和平板計算機為代表的終 端裝置的不斷創新,帶動了行動網路頻寬的需求,成就了網路電信裝置 出貨率的持續高增長,也帶動了網路電信裝置高精密機構件的發展。隨著 4G 技術的普及、5G 技術的興起,移動通訊技術的升級將帶來新一輪置換潮。根據 IDC 資料庫統計,2016 年全球電信運營商資本支出為 3,210 億美元,預計 2017 年將增長至 3,269 億美元,之後三年將逐年小幅增長。電信運營商資本支出的穩定增長亦可帶動裝置供應商營業收入的增加。2017 年全球電信裝置製造市場總收入預計為 125 億美元,到 2021 年增 長至 145 億美元,2017 年至 2021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 3.9%。根據 IDC 資料庫統計,2017 年全球網路裝置製造市場總收入預計約為 295 億美元,2021 年將達 345 億美元,2017 年至 2021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 4.0%。
2、雲計算服務迅速增長帶動雲伺服器和雲儲存需求
近年來,全球雲計算服務市場增長迅速,預計將在資訊科技行業的轉型升級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行業之間資料交流量的增加,刺激了虛擬網路雲儲存的發展和對商業資訊、綜合解決方案的需求,全球企業快速將業務重心轉移到雲平臺。根據思科《全球雲指數預測報告(2015-2020)》, 預計到 2020 年,全球雲計算資料流量比重佔整體網路資料流量的 92%, 2015 年雲端資料流量為 3.9ZB(Zettabyte,澤位元組),預計到 2020 年達 14.1ZB,約增長 3.7 倍。
在雲服務裝置市場中,伺服器和儲存裝置已步入成熟階段,未來將呈現穩定且緩慢的成長狀態。根據 IDC 預計,2021 年全球伺服器及儲存裝置製造市場將實現 431 億美元收入,2017 年至 2021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 3.9%。
工業網際網路呈現蓬勃發展趨勢,平臺應用提升
1、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市場高速發展,亞洲有望成為最大市場
根據研究機構 MarketsandMarkets 統計資料顯示,2017 年全球工業互聯 網平臺市場規模為 25.7 億美元,2018 年初步估算達到 32.7 億美元,預 計 2023 年將增長至 138.2 億美元,預期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33.4%。美國、 歐洲和亞太是當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的焦點地區。隨著 GE、微軟、亞 馬遜、PTC、羅克韋爾、思科、艾默生、霍尼韋爾等諸多巨頭企業積極佈局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及各類初創企業持續帶動前沿平臺技術創新,美國當前平臺發展具有顯著的集團優勢,並預計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其市場主導地位。而緊隨其後的是西門子、ABB、博世、施耐德、SAP 等歐 洲工業巨頭,立足自身領先製造業基礎優勢,持續加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投入力度,歐洲平臺領域進展迅速,成為美國之外主要的競爭力量。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工業化需求持續促進亞太地區工業互聯 網平臺發展,亞洲市場增速最快且未來有望成為最大市場。
2、國內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進展顯著,平臺應用明顯提升
我國平臺發展取得顯著進展,平臺應用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多層次系統化平臺體系初步形成。
(1)湧現出更多新的知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全國各型別平臺數量總計已有數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區域、行業影響力的平臺數量也超過了 50 多家。既有航天雲網、海爾、寶信、石化盈科等傳統工業技術解決方案企業面向轉型發展需求構建平臺;也有樹根互聯、徐工、TCL、中聯重科、富士康等大型製造企業孵化獨立運營公司專注平臺運營;還有優也、崑崙資料、黑湖科技等各類創新企業依託自身特色打造平臺。
(2)形成一批創新解決方案和應用模式。如在研發設計方面,湧現出數碼大方設計與生產整合打通、索為研發設計與產品運維一體化以及安世亞太基於工業知識生態的先進設計等平臺服務。在生產製造方面,形成了富士康 ICT 治具智慧維護、航天雲網精密電器智慧化生產等一批平臺解決方案。在企業管理方面,用友、金蝶等平臺提供雲 ERP、雲 MES、雲 CRM 等服務。在應用模式創新方面,樹根互聯、天正、生意幫等企業探索出“平臺+保險”、“平臺+金融”、“平臺+訂單”等新模式新業態。
當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主要集中於裝置管理服務、生產過程管控與企業運營管理三大類場景,我國平臺應用中,關注裝置管理服務,在所有應用中佔比 27%,體現了裝置物聯與資料價值挖掘的共性趨勢,這在電 力、石化、鋼鐵等流程製造業和高階裝備領域的應用最為普遍。同時,與國外不同的是,我國平臺應用更加關注生產過程管控、資源配置最佳化等場景,佔比分別達到 32%和 21%。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國製造企業生產管理系統需求旺盛但普及率低,因而形成了一批提供雲化生產管理 應用的平臺企業,開展了大量應用實踐;另一方面是我國有大量中小型 製造企業,這些企業透過使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將自身的能力融入社會化生產體系,藉助製造能力交易獲取訂單和潛在市場機會,並透過創新性金融服務解決貸款難等問題。
......
市場空間廣闊,新技術助力智慧製造發展
全球電子裝置智慧製造行業主要的細分行業包括消費電子裝置、計算機、 網路裝置、電信裝置、雲服務裝置等。根據 Markets and Markets 統計, 預估至 2023 年全球智慧製造的市場規模將成長至 2991.9 億美元,2018 年至 2023 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 11.9%。預估至 2023 年,亞太地區智慧 製造的市場規模為 1208.7 億美元(40.4%),歐洲地區為 774.9 億美元 (25.9%),北美地區為 765.9 億美元(25.6%),其他地區為 242.3 億美元 (8.1%)
1、4G 普及及 5G 興起引發新一輪網路通訊裝置換代升級
在全球網路電信裝置製造市場中,以智慧手機和平板計算機為代表的終 端裝置的不斷創新,帶動了行動網路頻寬的需求,成就了網路電信裝置 出貨率的持續高增長,也帶動了網路電信裝置高精密機構件的發展。隨著 4G 技術的普及、5G 技術的興起,移動通訊技術的升級將帶來新一輪置換潮。根據 IDC 資料庫統計,2016 年全球電信運營商資本支出為 3,210 億美元,預計 2017 年將增長至 3,269 億美元,之後三年將逐年小幅增長。電信運營商資本支出的穩定增長亦可帶動裝置供應商營業收入的增加。2017 年全球電信裝置製造市場總收入預計為 125 億美元,到 2021 年增 長至 145 億美元,2017 年至 2021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 3.9%。根據 IDC 資料庫統計,2017 年全球網路裝置製造市場總收入預計約為 295 億美元,2021 年將達 345 億美元,2017 年至 2021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 4.0%。
2、雲計算服務迅速增長帶動雲伺服器和雲儲存需求
近年來,全球雲計算服務市場增長迅速,預計將在資訊科技行業的轉型升級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行業之間資料交流量的增加,刺激了虛擬網路雲儲存的發展和對商業資訊、綜合解決方案的需求,全球企業快速將業務重心轉移到雲平臺。根據思科《全球雲指數預測報告(2015-2020)》, 預計到 2020 年,全球雲計算資料流量比重佔整體網路資料流量的 92%, 2015 年雲端資料流量為 3.9ZB(Zettabyte,澤位元組),預計到 2020 年達 14.1ZB,約增長 3.7 倍。
在雲服務裝置市場中,伺服器和儲存裝置已步入成熟階段,未來將呈現穩定且緩慢的成長狀態。根據 IDC 預計,2021 年全球伺服器及儲存裝置製造市場將實現 431 億美元收入,2017 年至 2021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 3.9%。
工業網際網路呈現蓬勃發展趨勢,平臺應用提升
1、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市場高速發展,亞洲有望成為最大市場
根據研究機構 MarketsandMarkets 統計資料顯示,2017 年全球工業互聯 網平臺市場規模為 25.7 億美元,2018 年初步估算達到 32.7 億美元,預 計 2023 年將增長至 138.2 億美元,預期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33.4%。美國、 歐洲和亞太是當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的焦點地區。隨著 GE、微軟、亞 馬遜、PTC、羅克韋爾、思科、艾默生、霍尼韋爾等諸多巨頭企業積極佈局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及各類初創企業持續帶動前沿平臺技術創新,美國當前平臺發展具有顯著的集團優勢,並預計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其市場主導地位。而緊隨其後的是西門子、ABB、博世、施耐德、SAP 等歐 洲工業巨頭,立足自身領先製造業基礎優勢,持續加大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投入力度,歐洲平臺領域進展迅速,成為美國之外主要的競爭力量。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工業化需求持續促進亞太地區工業互聯 網平臺發展,亞洲市場增速最快且未來有望成為最大市場。
2、國內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進展顯著,平臺應用明顯提升
我國平臺發展取得顯著進展,平臺應用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多層次系統化平臺體系初步形成。
(1)湧現出更多新的知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全國各型別平臺數量總計已有數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區域、行業影響力的平臺數量也超過了 50 多家。既有航天雲網、海爾、寶信、石化盈科等傳統工業技術解決方案企業面向轉型發展需求構建平臺;也有樹根互聯、徐工、TCL、中聯重科、富士康等大型製造企業孵化獨立運營公司專注平臺運營;還有優也、崑崙資料、黑湖科技等各類創新企業依託自身特色打造平臺。
(2)形成一批創新解決方案和應用模式。如在研發設計方面,湧現出數碼大方設計與生產整合打通、索為研發設計與產品運維一體化以及安世亞太基於工業知識生態的先進設計等平臺服務。在生產製造方面,形成了富士康 ICT 治具智慧維護、航天雲網精密電器智慧化生產等一批平臺解決方案。在企業管理方面,用友、金蝶等平臺提供雲 ERP、雲 MES、雲 CRM 等服務。在應用模式創新方面,樹根互聯、天正、生意幫等企業探索出“平臺+保險”、“平臺+金融”、“平臺+訂單”等新模式新業態。
當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主要集中於裝置管理服務、生產過程管控與企業運營管理三大類場景,我國平臺應用中,關注裝置管理服務,在所有應用中佔比 27%,體現了裝置物聯與資料價值挖掘的共性趨勢,這在電 力、石化、鋼鐵等流程製造業和高階裝備領域的應用最為普遍。同時,與國外不同的是,我國平臺應用更加關注生產過程管控、資源配置最佳化等場景,佔比分別達到 32%和 21%。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國製造企業生產管理系統需求旺盛但普及率低,因而形成了一批提供雲化生產管理 應用的平臺企業,開展了大量應用實踐;另一方面是我國有大量中小型 製造企業,這些企業透過使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將自身的能力融入社會化生產體系,藉助製造能力交易獲取訂單和潛在市場機會,並透過創新性金融服務解決貸款難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