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滿華
編/曹瑋鈺
來源/投中網
曾高調宣佈“造芯”的格力,又投了一隻半導體基金。
據天眼查,近日,鄭州清禾泛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註冊資本為15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含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
根據股權穿透,該基金的執行事務合夥人為清禾私募基金管理(珠海)有限公司,由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原航空港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大橫琴創新發展有限公司、鄭州航空港興港產業發展基金(有限合夥)共同持股。其中,珠海格力金融投資(以下簡稱“格力金投”)正是由格力集團全資控股的投資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月初,格力金投才剛剛參與出資了廣東粵澳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據悉,該基金首期規模超45億元,將落地橫琴重點投向半導體產業及相關應用領域,聚焦積體電路全產業鏈。
自2016年首次披露要自主研發晶片以來,格力集團已經透過成立晶片設計公司、直投以及出資設立產業基金的方式,完成了在晶片領域的多方位佈局。此番又在一個月之內,連投兩隻半導體基金。
看來,格力造芯的確是認真的。
計劃豪擲500億,格力造芯進度如何?
關於格力造芯,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當時格力電器在年報中首次披露要“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
此後,在2017年格力電器年度股東大會上,格力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再次提出晶片將會成為公司未來的發力重點,並隨後成立了微電子部門,計劃打造自有晶片。
2018年,董明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計劃在未來3年裡斥資大約500億元投入晶片製造。同年,格力就宣佈了以10億元設立珠海零邊界積體電路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半導體、積體電路、晶片、電子元器件、電子產品的設計與銷售;通訊技術、物聯網技術、嵌入式軟體等,這也被稱為是格力當時在晶片行業最實質的動作。
如今三年已過,格力的自研晶片業務也取得了一定進展。
今年6月,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對格力的晶片產業進度進行詢問,格力方面表示,公司在半導體領域已經實現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自研晶片以及相關器件均可量產。
目前,格力自研的32位MCU微控制單元晶片已經正式開始量產,預計晶片年產量將超千萬顆以上,可以滿足格力空調產品、電器裝置等核心零部件的晶片需求。
除自研晶片外,格力在半導體投資層面,也是頻頻出手。
2018年11月30日,手機ODM聞泰科技公佈了一份重大資產重組收購預案,由於金額巨大,聞泰科技引入了多家投資者,其中包括格力電器。
隨後,格力釋出公告,稱擬出資30億元助力聞泰科技收購安世集團,屆時,格力電器將透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共持有聞泰科技逾5%的股份。
據瞭解,安世集團的核心資產為安世半導體,前身為恩智浦半導體標準產品事業部,專注於分立器件、邏輯器件及MOSFETs生產和銷售,應用領域包括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電信通訊、消費電子等。值得一提的是,安世半導體也是當時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完整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的大型IDM企業。
2019年8月,格力金投參與了A股上市公司、電子半導體及元件研發生產商歐位元的定向增發,目前格力金投持有該公司15.08%的股份,為控股股東;
2020年12月,國產印表機晶片龍頭艾派克微電子宣佈完成A輪融資,金額高達32億元人民幣,其中,格力金投投資3.5億元,拿下其1.842%的股權;
2021年8月,格力金投又參與投資了芯耀輝的C輪融資,後者是一家專注於先進半導體IP研發和銷售、賦能晶片設計和系統應用的高科技公司。
此外,格力還參與投資了多隻半導體相關基金。
除上文提到的鄭州清禾泛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本月初,格力還曾出資參與設立了廣東粵澳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據悉該基金首期規模超45億元,將落地橫琴重點投向半導體產業及相關應用領域,聚焦積體電路全產業鏈。
格力之所以積極佈局晶片,背後邏輯不難理解。無外乎兩點:一是向產業鏈上游延伸,進一步掌握核心技術,避免“卡脖子”問題;另一方面,當前IoT智慧物聯家電概念盛行,以小米、華為為代表的巨頭都在佈局智慧家居,而晶片作為未來智慧家電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格力也需要透過晶片,增強自身業務的多元性,在應對競爭對手的同時,尋找下一個增長點。
TCL、海爾、美的……家電企業集體跨界造芯
事實上,國內積極造芯的家電企業,遠不止格力一家。TCL、海爾、美的、創維……都早已開始了相關佈局。
TCL是最早進入晶片設計領域的家電企業之一。早在1999年10月,TCL集團就曾和國投電子共同投資興建了深圳愛思科微電子,產品包括消費類晶片、通訊類晶片、資訊類晶片等。
2018年,TCL董事長李東生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表示,TCL已成立半導體晶片積體電路的投資產業基金,尤其在AI晶片領域,投資了寒武紀和商湯科技。
2020年6月,TCL參與公開摘牌收購中環集團100%股權併成為最終受讓方,交易完成後,公司業務架構調整為四部分,其中就包括以華星光電為核心的半導體顯示及材料業務,和以中環電子為核心的半導體及新能源業務。
今年初,據媒體報道,TCL科技已組建了半導體部門,計劃擴大半導體功率器件的產能並提升技術。李東生表示,TCL科技將在半導體領域三個方面尋找機會:首先是半導體功率器件,其次是積體電路設計,第三是透過旗下的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在積體電路產業尋求投資機會。
而以冰箱起家的海爾,則是在MCU晶片上集中發力。2000年先是成立了上海海爾積體電路公司,以SOC和專用積體電路為方向,並在2005年實現了MCU晶片的量產,如今該公司已被東軟載波收購。
2015年,海爾又成立了海爾優家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主攻IoT晶片,並在2017年聯合瑞昱推出了為智慧家居定製的晶片芸芯II,還搭載了專屬的作業系統。
此外,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海爾資本也將智慧科技作為三大聚焦領域之一,投資了多家半導體晶片公司。去年10月,海爾資本曾參與機頂盒晶片供應商國芯科技數億元C輪融資,投資方還包括中信證券投資、高榕資本等。
另一家電巨頭美的集團,也在2018年12月成立了上海美仁半導體公司,宣佈正式進軍半導體產業。據悉,美仁半導體專注家電晶片領域的開發,佈局MCU晶片、IOT晶片、電源晶片和功率晶片四大產品系列。
美的曾公開披露,目前,美仁半導體在美的集團家用空調、暖通及樓宇、冰箱、洗衣機、廚房和熱水等事業部均已完成產品測試,並逐步進入批次銷售階段。
今年初,由美的集團和佛山美的空調工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控股的美墾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2億人民幣。據悉,未來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積體電路晶片及產品製造,積體電路晶片及產品銷售等。
除上述三家家電巨頭外,包括創維、海信、康佳等企業也相繼在晶片領域佈局。
創維在2005年和2011年分別成立了創維半導體(深圳)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創維半導體設計中心有限公司,2018年3月,創維推出蜂鳥AI晶片,同年8月又釋出了變色龍AI獨立畫質晶片。去年8月還入股了儲存器晶片設計商普冉半導體。
海信則是在2017年底收購了日本東芝電視,並整合了其畫質晶片設計團隊;2019年,海信將公司晶片部門和上海宏祐公司進行整合,成立了信芯微電子公司,發力智慧電視SoC晶片及AI晶片研發。
2018年,康佳在合肥成立儲存晶片研發公司康芯威儲存,致力於SSD和eMMC的研發,次年年底,康佳又斥資10.82億元創立深圳市芯盈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負責晶片的測試和管理銷售的渠道。目前,康佳已實現首款儲存主控晶片的量產出貨,根據公告,2020年康佳預計將銷售1億顆儲存控制晶片。
一直以來,晶片都被稱為“最難啃的骨頭”,為何家電企業選擇集體“造芯”?
根據資料顯示,國產家電市場當中,全品類零售規模的同比增長率從2011年開始就已經跌破百分之十,到了2020年,中國家電零售市場規模已同比下降11.3%,傳統大家電下滑幅度最為嚴重。隨著家電市場的日益萎靡,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傳統家電企業正面臨不變則“死”的困境。
更緊迫的是,家電智慧化,離不開晶片的“助攻”。當前,家電行業作為用芯大戶,晶片短缺的影響已經日益凸顯,能否解決“缺芯”問題,對自身突破智慧化瓶頸並尋求新的增長點有重要意義。
但就目前來看,除了康佳實現了晶片的測試和銷售,其他家電企業的晶片業務仍集中在晶片設計和研發層面。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晶片的加工生產往往只有少數大企業能夠承擔,生產規模很大,投入太少就很難推進。但晶片設計公司在中國卻有很多,因為設計往往可以面向應用,小公司也可以做,所以格力們的規模做晶片設計毫無問題。”
但他也強調:“晶片的產業鏈很長,家電企業想要覆蓋整個產業鏈不太現實,家電行業的缺芯問題短時間內仍難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