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稱,美國需要擴大全球範圍的彈藥儲備,因為在亞太地區的可能出現的衝突之中,美軍需要精確打擊超過10萬個的軍事目標,才能在軍事博弈中位於不敗之地;雖然全面負責美空軍戰略轟炸機和洲際彈道導彈(ICBM)部隊的該全球打擊司令部這番言論看似瘋狂,實則其這般作戰認知和戰術早就有跡可循。
美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一直維持著是所謂的穿透性打擊能力,力求在和美國等體量的大國展開常規戰爭時亦能維持這種穿透性打擊能力,故而這種戰略規劃就決定了美全球打擊司令部對美軍彈藥儲備的看重;聚焦在亞太領域,近年來美國越來越強化在亞太地區的戰略轟炸機存在,尤其注重從本土直接飛抵亞太進行戰略巡航(打擊)的能力,今年僅B-52H遠端轟炸機就已37次飛抵亞太,其巡航區域亦主要聚焦在自日本海到東海,再抵南海這條航線;這也就是美戰略轟炸機所謂的“動態部署”作戰概念。
除了強調從本土直接飛臨亞太進行打擊這種能力,美全球打擊司令部面向亞太地區的戰略轟炸機重要支點——位於西太平洋的關島基地、以及位於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基地的利用亦在加強;去年8月份時就曾罕見地將3架B2隱身轟炸機輪駐到了迪戈加西亞基地,而在關島基地,B-52H、B-1B等戰略轟炸機無縫隙輪駐早已常態化。
此外,美全球打擊司令部還為了維持在亞太地區的所謂“快速打擊”、穿透性打擊能力以及分佈部署戰術,已啟動將澳大利亞的北領地作為其面向亞太地區的第三個轟炸機打擊支點;例如在去年7月份時一架在本土起飛,進行了亞太巡航的B-1B戰略轟炸機就飛抵澳大利亞,此舉實則就是在驗證北領地作為轟炸機遠端打擊支點的可行性,到了今年10月份美空軍一架戰略轟炸機則直接抵達北領地(達爾文港地區),與澳洲空軍展開聯合遠端打擊演練,顯然這是在為美戰略轟炸機正式入駐澳洲做準備;而關於關島、北領地基地的基礎設施升級和工作,亦已編入相關一攬子防務計劃。
需指出的是,就在美全球打擊司令部發出要求擴大在全球地區戰略轟炸機的彈藥儲備後,拜登在當地時間27日亦正式簽署了總價值高達7700億美元的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新財年該授權法案許可的五角大樓防務費用支出,則比2021財年增長了約5%左右;該法案將對“太平洋威懾計劃”撥款71億美元,而所謂的“太平洋威懾計劃”,實則就是專門為東亞地區(我方)所炮製。
其內容就是包含上文提到的關島基地、澳大利亞北領地基地的升級工作在內的、增加雷達系統、衛星系統、導彈系統和其他西太基地、臨時據點、前哨基地的資金投入,從而實現美防務力量在太平洋地區全方位、立體式的戰鬥力提升,進而實現維持威懾、以及牽制我方的戰略;需要指出的是,本財年該計劃被提出時,整個專項資金才只有22億美元,但儼然2022財年的投入,已是本財年的3倍;故而包括美全球打擊司令部在內的整個美軍體系,當前對亞太地區的聚焦力度之強,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