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門走的還是昨天的路,昨天是往下去金頂的路,今天是往上去南巖宮,太陽剛剛升起,觀景臺上望見遠處山間的榔梅祠,綠樹丹牆,別有一番詩意,走在山路上微風輕拂,天氣預報說的雨並沒有來,看來我們運氣不錯。
南巖因為朝向南方,所以叫南巖,又名獨陽巖、紫霄巖,是道教所稱真武得道飛昇之“聖境”,也是武當山三十六巖中風景最美的一巖。據傳說,在唐朝,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就曾在南巖修道。
上山路上不時可見路邊有碑刻,多為明清兩朝遺物,字跡不太清晰。
進入面前的這座山門,叫做小天門,是南巖宮的必經之路。
進了小天門左邊是一座略顯滄桑的御碑亭立於高臺之上,碑亭為重簷歇山頂式屋頂,琉璃瓦簷角高伸,方形四方各開拱門一孔,下面護欄青苔斑駁。亭內建永樂年間的贔屓馱御碑石碑,石碑上鐫刻著永樂皇帝的聖旨。
為什麼武當道觀都建有碑亭呢?據說當年朱棣吃了敗仗,被敵軍追至江邊,前面大江阻難,後面追兵不斷。這時江中游來一隻巨龜,馱朱棣過江,大難不死。後來朱棣當了皇帝,封巨龜做了傳令官,因此,巨龜就馱著皇帝的聖旨直到今天。
碑亭基礎下有一眼圓井。
山路上有一塊岩石懸空突兀,宛如一隻石虎,齜牙咧嘴,威風凜凜,這裡便是俗稱老虎巖的崇福巖。
“維石巖巖”文出《詩經》,形容山岩危峭,此處表示修煉艱辛。
一顆掛滿紅綢的高大銀杏樹已有700多年的樹齡,從根部衍生出三棵銀杏樹,這一奇觀被稱為四世同堂,被人們當作神樹來許願。
看到這一座琉璃焚帛爐,就到了南巖宮山門。琉璃焚帛爐仿木的斗拱建築十分精巧,是珍貴的文物。
南巖宮位於獨陽巖下,峰嶺奇峭,林木蒼翠,上接碧霄,下臨絕澗。武當山規模最大、最為奇觀、險峻的古建築群當屬南巖宮。
南巖宮始建於公元1285-1310年,元仁宗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 賜額為“大天乙真慶萬壽宮”,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重建,賜額“大聖南巖宮”,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擴建,民國十五年(1926年)失火燒燬大殿及周圍道房,2004年湖北省歷時三年原址復建南巖宮大殿——玄帝殿。
南巖宮,現僅存元代建的石殿、明代建的南天門、碑亭、兩儀殿等建築及元君殿、南燻殿、圓光殿等遺蹟。
進入南巖宮山門是龍虎殿,兩側分別供奉著青龍神、白虎神,他們是道教的護法神,龍虎殿是南巖宮著名的一景。
穿過龍虎殿,是一個寬闊的院落,院中有一口六角飾石欄的水井,井口有精雕石欄,名曰:“甘露井”,井水清涼甘冽,猶如甘露,故名甘露井,是武當最好的泉水之一。據說,從古至今,無論是人馬雲集,還是天遇大旱都從未乾涸,被道教視為“金津玉液”,奉為“聖水”。
甘露井後面,層層丹墀飾欄崇巖之上就是玄帝殿(也叫元君殿,又稱大聖南巖宮)遺址三十六座精雕石柱磴、石雕流雲瓊花圖案的須彌座,殘垣斷碣,歷歷在目,仍可見當年宏偉規模。
玄帝殿是南巖宮的主體建築,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敕建,坐南朝北,建在三重高大的石臺基之上。殿前置月臺,月臺下營造高大的石崇臺,圍以華欄,雄偉壯觀。殿面闊、進深均為五間。民國十五年(1926年)玄帝殿被焚燬,只餘臺基、臺明、石欄儲存完整。2004年7月1日,玄帝殿修復工程正式動工,歷時三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