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貝貝 上海報道
2021年,房地產行業不平靜,監管政策頻出,部分頭部企業風險暴露。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應理性面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現狀。
近日,2021中國房地產業組織管理峰會暨中國房地產企業(第二屆)CHO聯席會上,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建設部原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劉志峰指出,要清醒地認識到,“行業規模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增長態勢,市場波動是完全正常的”。未來,行業將由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由粗放型發展轉變為精細化發展,保持可持續發展和良性迴圈。
行業發展底層邏輯正在被重置
“2021年,房地產企業和相關產業鏈企業正在經歷著史無前例的縮表,給每個企業、每個價值環節、每位從業人員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12月22日,在可研智庫、億翰智庫於上海舉辦的2021中國房地產業組織管理峰會暨中國房地產企業(第二屆)CHO聯席會上,億翰智庫董事、首席研究員張化東直言,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陷入低谷,行業發展的底層邏輯正在被重置。
但在劉志峰看來,“大多數房企仍為穩字當頭,財務指標良好,房地產行業總體來講還是健康的”。劉志峰指出,對於房地產行業存在的風險,應該要從主觀、客觀兩方面原因出發進行理性分析,要清醒地認識到,“行業規模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增長態勢,市場波動是完全正常的”。
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給予房地產市場更多的積極信心。劉志峰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落地體現在四個方面: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良性迴圈;深化房地產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租購併舉,特別是在人口增長較快的城市要發展常住性租賃住房;堅持高質量發展,踐行“雙碳”目標,商品房市場要更好的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劉志峰判斷,從中長期來看,未來五年行業規模有望保持在年均10-13億平方米。城鎮化仍是房地產行業的制度紅利,未來五年全國城市人口將增長4500萬以上,將帶動大於14億平方米的增量購房需求。與此同時,改善性需求持續釋放,成交比將繼續提升。未來,行業將由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由粗放型發展轉變為精細化發展,保持可持續發展和良性迴圈。
張化東認為,從202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來看,未來行業要關注政策的兩個堅守,即繼續堅守“房住不炒”的政策主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提加速長租,推進保障性住房。均為房地產企業的組織擴張的節奏、組織調整的預判性以及未來的組織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
與此同時,張化東還提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的三個新提法也值得關注: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更好滿足合理住房需求和首次提出良性迴圈;房地產產品迴歸本原,組織關注的重點也將從追求規模發展速度轉移到更高效、更有質量的滿足產品需求上來。同時,行業面臨全新的發展模式,也對所有房地產組織和房地產從業人員提出挑戰,“房地產企業的組織變革也必然會發生,而未來行業的良性迴圈將建立在信用重建、效率提升、組織價值重塑上”。
設定匹配行業新週期的組織戰略目標
行業新週期中,房地產企業如何升級組織戰略?
旭輝集團副總裁、首席人力資源官葛明直言,企業應該儘量避免“逆勢而為、頂風作案”,要看清國家政策、行業形勢、洞察未來的發展規律,從而主動調整企業戰略以及商業模式,進而推動組織變革。順勢而為、應勢而變是所有企業良好發展的關鍵。
時代中國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灤福田表示,匹配下一個發展週期,能夠存活下來並且有發展的企業有兩個特質:首先,不在於規模大和小,一定要有特色,基於各自的資源稟賦或者目前所處的市場位置,再精細化自身的定位。第二是要在規模和質量間取得平衡,大而虛比不上中而美。
遠洋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副總經理高根指出,未來房企對於新業務的選擇,建議要在聚焦主業的基礎上擴充套件相關多元業務,相關子業務能夠基於企業大的生態體系,相互協同和賦能;戰略目標的制訂,要能激發團隊內心,願意挑戰高目標,同時要有一套有效的內部分享機制進行保障,推動團隊自我管理和成長。
“未來地產行業的業務模式可能更加多元,不同的業務模式、不同的戰略組織都能夠在這個行業中獲取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這也是一個好的趨勢,一個行業只有更加多元,才能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態。”中南置地綜合人力資源中心總經理宮金玉坦言,經過今年一役,地產公司對自身的認知應該更加客觀和深刻了,明年的重點工作就是如何基於現有的基因和資源挖掘新的可能方向。
例如,在新的戰略方向上投入,逐步開始新的組織能力建設,補齊組織能力短板;做精做優存量和主賽道,大本營需要為公司的前期轉型持續提供資源、能力、流量等。同時,要講好新的“地產故事”。“在行業人才吸引力下降的大背景下,企業如何透過新的願景、新的目標來吸引和激勵關鍵人才,給予除物質外的意義感和使命感,是一個需要各位共同思考的問題。”宮金玉表示。
頤安集團副總裁姚原認為,保持清晰的賽道和健康的組織治理機制,是長期保證組織成功的基因。對於明年上半年出現的機會,公司會重新對優秀資產進行配置。做精、做紮實原有賽道,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繼續尋找新賽道。並結合組織特性,由運營型平臺轉為投資平臺。
珠江投資集團助理總裁、人力資源及行政管理中心總經理錢一偉指出,未來企業戰略要匹配外部環境,為了保證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我們對穿越百年週期的三井不動產、黑石、鐵獅門、凱德等公司進行了研究,關注其如何和政府深度連線,進行產融結合、產城結合,佈局城市更新、城市發展等。
“每個企業競爭能力和優勢各不相同,能根據自身稟賦優勢佈局未來、順勢而為、應勢而變的企業可以穿越多輪經濟週期、實現長遠穩健發展。”錢一偉直言:“地產進入了微利時代,目前更需要對標屹立百年不倒的製造業或其他行業標杆,使管理更加精細、運營更加敏捷,同時提前佈局、持續推進人才建設,構建人才輩出、良將如雲的組織生態。”
大唐地產集團人力資源中心總經理楊萍認為,在嚴峻的行業形勢下,對於房企來說,既把主業做精,又能轉型發展第二曲線當然最好。但在當前資源有限的條件下,要聚焦,要先把主業做精做專。在叢林法則下,適者生存,最後剩下的組織和個人,都會是行業中最強、最有競爭力的企業和人才。
在弘陽集團人力資源中心總經理王鵬宇看來,過去地產是投資金融屬性+地產生產製造屬性,未來投資金融屬性仍會保留,但是生產製造屬性將得以強化,同時融入服務和經營創新屬性。“未來大機率是少部分的全國性龍頭加上一部分割槽域聚焦的企業會持續留在地產賽道。企業需要從競爭和能力判斷,找準競爭身位。未來機會寶貴,要緊緊抓住經營、產品、客戶邏輯等能力,實現良性競爭。”王鵬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