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門技能
需要我們主動學習
雞湯之所以是毒藥。
是因為它會給你帶來一種「頓悟」的快感。
這種快感總會讓你暫時感覺良好,但對長期改變毫無意義。
其實,道理我們都懂。
真正想要改變,我們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切實可行的方案。
2022,我建議你遮蔽掉一切雜亂的資訊,只從一門課學起。
按照《哈佛幸福公開課》上的方法實踐,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健康康,心情好好的,就是巨大的收穫。
睡眠
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良好的睡眠可以顯著加強身體的免疫系統,提高精力水平,維持我們的基準體重,認知功能,能保持美貌、幸福感和智力。
當我們缺乏睡眠時,生產力、創造力和記憶力都會受到損害,焦慮暴躁的導火索也會縮短,也會更消極。——《哈佛幸福公開課》
如果你經歷過睡到神清氣爽的時刻,就會發現睡好和睡不好看到的是兩個世界。
睡好覺後,眼裡的世界變清晰了,頭腦變輕了,心情莫名舒服,看什麼都順眼。
睡不好覺,眼裡的世界都是灰濛濛的,腦子轉得極慢,記憶力也很差,總想發無名火。
早有科學證實,長期不規律的睡眠時間會增加一個人抑鬱症的風險。
大腦中專門控制情緒的杏仁核,得不到休息,會導致人控制情緒的能力減弱,如敏感、焦慮、急躁、情緒低落等。
現在很多人都是“報復性熬夜”,把最珍貴的睡眠時間拿來玩手機。
結果越看越精神,睡不著了。
到了白天上班無精打采,幹什麼都提不起勁來。
由此惡性迴圈,白天工作的疲憊要靠晚上的自娛自樂來補償。
成年人的自律,一定要從睡眠管理做起。
運動
一週做6次有氧運動
關於抑鬱的治療,透過吃藥和吃藥+鍛鍊恢復的患者,複發率都在1/3以上。而僅僅透過運動鍛鍊恢復的人複發率是9%。
每週進行三次身體鍛鍊,每次30min,效果與最有效的心理藥物是一樣的。——《哈佛幸福公開課》
我建議大家:一週做6次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左右,對於治癒輕度抑鬱有奇效。
因為運動會讓你的神經遞質分泌內啡肽與多巴胺,其實和治癒抑鬱症藥物的原理是一樣的。
想想我們的祖先,每天狩獵奔跑,運動量起碼是現在的10倍以上。
而我們每天久坐,在辦公室一呆就是一天,其實是違背祖先基因的。
違揹人體規律,就是痛苦的因。
可以看看在部隊上訓練計程車兵,他們的生活枯燥單調,但是抑鬱的卻是少數。
就是因為每天高強度的訓練,讓他們的身體保持在了一個興奮的狀態,想不開心都難。
如果你去諮詢心理醫生,他也會告訴你:去運動吧!先每天堅持跑三公里再說。
不要把持續性的心情低落當作是正常的現象。
一個健康的大腦,本應是正向反饋的,是積極樂觀的。
老祖宗不會告訴你生命在於工作,但會告訴你生命在於運動。
冥想
每天15分鐘冥想
冥想可極大程度上改變我們的大腦,幫助產生積極情緒,並在痛苦面前變得更堅定。——《哈佛幸福公開課》
TalBen Shahar博士研究多年冥想者的大腦,發現他們:
1.左前額皮層非常好,更快樂
2.能很好地控制驚嚇反應
3.很鎮定,不容易生氣
幸福的秘訣就是,一週做7次冥想,每次保持15分鐘以上。
想太多,就會不開心,無一例外,所有人都會如此。
一個女人,看著體重秤,就會聯想到自制力薄弱懶惰的自我,異性看到後嫌棄的眼光,又想到這是個看臉的世界,那就別活了。
一個男人,看著銀行餘額,就會聯想到自已窮忙的生活,在兩性市場中不佔優勢的位置,又想到無望的階級躍升的機會,那還不如去死。
他們想得有錯嗎?說實話,沒有錯。
但這世界上的所有問題都經不起反覆推敲。無一例外,所有問題。
現在這個時代,到處都是滿腦子哲學問號,想太多的人。
真正稀少的反而是那些“沒有深度”的人。
順從本能的事,不需要你額外做功;比如“聽悲傷的音樂”,“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
反本能的事,才需要做功;比如“腦子裡什麼也不想”,“呆在那裡什麼也不做”。
感恩
每天5分鐘感恩日記
appreciate第一個意思是珍視,第二個意思是增值。我們珍視什麼,什麼就會增值,反之亦然。珍視將在本質上帶來螺旋式地上升。
當我們感到感激時,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會得到增強,會讓我們感到平靜,我們的免疫系統也會得到增強。——《哈佛幸福公開課》
感恩不是讓你和貧困兒童比誰的伙食更豐盛,和馬克胡哲比誰的四肢更健全。用更長的時間線看待自己、更開闊的人生觀看待自身就夠了。
如果世界是個大遊樂場,每個人只有三分鐘的時間坐過山車,其餘的時間都在排隊,你就會珍惜在過山車上看到的每一個風景。
從今天開始,拿一個本子,記錄每天值得感恩的事情。
比如:
今天上電梯有人幫忙按樓層;
買衣服時搶到了優惠劵;
下班想吃咖哩魚蛋時,正好便利店沒關門。
慢慢你的大腦就會被你訓練有素。
更多地去關注那些讓我們開心、正面的資訊。
我們經常把大腦當成我們的朋友,但很多時候它就是一條瘋狗。
它感受幸福、輕鬆、舒服的時候很懶散,感受憤怒、仇恨、悲傷的時候卻很靈敏。
也不能怪它,把憤怒、仇恨、悲傷識別成危險的訊號是它的使命。
我們要做的,就是牽制住這條瘋狗,不要讓它亂吠亂叫。
想象
學習運用吸引力法則
當我們看到某樣事物時,大腦裡馬上就有相應的神經元被啟用,當我們想象這件事物時,完全相同的神經元又會被啟用。
因為大腦並不知道現實和想象事物之間的區別,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夢境會栩栩如生。
運用自身的能量和注意力去整理思想,集中精神,釋放情感以及想象樂觀結果,從而獲取自信,獲得足夠動力去做你要做的事。——《哈佛幸福公開課》
吸引力法則最難的部分不是顯化,而是想象。
你可以拿出一下午的時間,好好給自己安排一個夢境,就像一個導演拿著一個長鏡頭去拍演員特寫一樣。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個人多少歲?
長什麼樣子?
身上穿著什麼樣的衣服?
從事著什麼樣的工作?
......
如果你想說服自己,就要像演說家說服群眾一樣。
所有偉大演講的共同點:不抽象。演講者運用了各種感官,描繪了成功的畫面。
想象成功就是為大腦建立了一部模擬器。
大腦最容不得不一致性。
如果我在想象中構建了成功,並且不間斷,反覆多次地想象,大腦會因討厭不一致性,而將外在的現實事物與腦內的主觀意識相匹配。
一旦有了不同的主觀意識,模擬裝置就會指引我們作出完全相同的事。
大腦會在潛意識層面增強你的行動力,讓你為目標的方向做出行動。
最後
認清兩個現實
David Henry Thoreau 在20世紀40年代寫到: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大多數人悄無聲息地過著絕望的生活。——《哈佛幸福公開課》
李松蔚在《認知升級16講》裡提到:
如果有人告訴你,只要你意志力足夠強,你就可以讓自己身高突破上限,長到2米8,你一定覺得他瘋了。
但是如果他說,只要你意志力足夠強,你就可以積極樂觀地生活,每天鬥志昂揚。你可能覺得沒問題啊,完全有可能。
我們總是認為人體規律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但實際上,思維,在某種意義上,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一個人天天特別喪,幸福感很微弱,活著感覺沒有意思。
絕不是一兩句想開點,或者看完一兩篇文章就能夠解決的。
大腦在很多時候像是肌肉。
不同的神經元之間有數百萬計的通道,每一次思考都會在神經之間建起一條通路。
我們能做的,就是透過建立新的通路,讓思維模式發生轉變。
比如:
好好睡覺,讓大腦各部分功能保持正常。
好好運動,去習慣運動帶來的快樂,而非沉淪帶來的快樂。
好好冥想,思維就不會在大腦裡那些陰暗的死角里亂跑。
好好感恩,把正向思維這條通路修得又寬又廣。
好好想象,讓大腦主動開啟新的劇本。
這些需要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才會有所效果。
同時,我們也不要低估我們的主觀能動性。
在TalBen Shahar博士提出的影響幸福感的因素中,個人意志就佔了40%。其他兩個:基因佔了50%,外部環境佔了10%。
也就是說,如果你有神經病遺傳史,生理性抑鬱症,幸福感的基礎分就是50分。
如果你食不果腹,生活本來就很苦,幸福感的基礎分就是90分。
我們很多人的幸福感被房子、車子、票子限制住了。
但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把40%的幸福感攥在自己手中。
祝好!新的一年,從內我出發,去擁抱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