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養生,即“順時養生”,是在中醫學“天人相應”的理論指導下,按一年四季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和特點來調節人體,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一種養生方法。依照不同時令,養生可分為時辰養生、四時養生、節氣養生等多種方式。
時辰養生
中國古代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在的兩小時;中醫認為在一天之內,氣血在不同的時辰流經到不同經絡,血氣應時而至為盛,血氣過時而去為衰,這就造成不同的經絡不同的時辰值班當令。時辰養生就是根據人體氣血周流的情況而調理身體的方法。如:辰時(79點),胃經最旺,此時要吃早餐,為上午的工作補充能量午時11~13點)心經最旺,最好午睡片刻有利於保護心臟。丑時(1~3點),肝經最旺,要肝臟發揮解毒、造血功能,人體就需要在這個時候休息,讓“血歸於肝”,切忌喝酒玩樂。
四時養生
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和病理變化均存在一定的影響。因此,養生需要“順四時而適寒暑”,即按照四季的氣候特點及發病規律,採取積極主動的有針對性的預防保健措施,主要在起、飲食、運動、情志等方面進行調養。
(1)春季養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說:“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春令之氣升發舒暢,應於肝,應節制和宣達春陽之氣。精神方面應保持精神愉快,氣血調暢,以使一身之陽氣適應春氣之萌生、勃發的自然規律。起方面應晚睡早起,披散頭髮,舒展形體,在庭院中信步漫行,使意志舒暢,衣著方面既要寬鬆舒展,又要柔軟保暖,以助人體陽氣生髮。飲食方面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之物;多食新鮮蔬菜,如韭菜、蔥蒜、大棗等。
(2)夏季養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說:“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天陽氣最盛,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人體陽氣外發。精神方面應神清氣和,快樂歡暢,胸懷寬闊,使心神得養。起居方面應晚睡早起,順應自然,保養陽氣,適當午睡,以保持充沛的精力。飲食方面可適當用些冷飲,如西瓜、綠豆湯、赤小豆湯等,但切忌因食涼而暴吃冷飲,生冷瓜果等。
(3)秋季養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說:“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精神方面宜收斂神氣,安神寧志。起居方面應早睡早起,適當運動,要防太過劇烈和勞累,以免陰氣外洩。飲食應以滋陰、去火為主,如菊花茶、銀花露、枸杞、梨等。另外運動應避免過度劇烈,致使津氣耗散,以微微出汗為最佳。
(4)冬季養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說:“冬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面板,…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天陰氣盛極,萬物收藏,冬季養生必須避寒就溫,斂陽護陰。精神應該固密心志,保養精神,多活動消除冬季煩悶。起居應謹奉天時,早睡遲起,固守元陽,以養真氣。保持室內溫暖,避免嚴寒的侵襲。飲食的基本原則是保陰潛陽,鱉、龜、藕、白木耳、芝麻、核桃等物都是有益的食品。積極參加運動鍛鍊,但不要起得太早,一般在太陽出來後鍛鍊為宜。避免在大風、大霧、大寒、大雪中鍛鍊。
節氣養生
除時辰養生和四時養生之外,還有二十四節氣養生法,中醫認為人體的陰陽消長變化,每個月都是不同的,應該瞭解每個月養生應該注意的事項,順應天時的變化,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按照節氣的變化來調節飲食、起居,或者使用藥物等方法調養身體,預防疾病。“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這一天白晝最短,夜晚最長,陰氣盛極而衰,陽氣回升,此時是進補的最佳時令,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選擇不同的膏方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