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來,天生具有的本能差別並不大,但隨著歲月流逝,人與人的差別就顯現出來了。有的人,歷經歲月滄桑,活得越來越通透智慧。有的人,漸漸迷失了自我,變得麻木茫然,沒有主見,越來越愚鈍。
怎樣才能越活越智慧?
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哲學家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曹雪芹說,“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
他們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方向:思考。
那具體要如何思考,從哪些方面思考呢?《論語》中,孔子提出了“君子有九思”。
1、視思明
看的時候,要思考看明白了沒。
這句話強調的是,要看清楚,還要透過現象看到原因、看到本質。比如,很多談婚論嫁的情侶,因為婚禮儀式,或者彩禮、嫁妝鬧得不歡而散,實在可惜。其實,除了極少數想趁機撈一把之外,大多數要得不過是一個尊重和誠意。因為婚姻是彼此瞭解之後才做的決定,也就是說,已經接受了彼此和彼此家庭的物質條件。
2、聽思聰
聽的時候要思考聽清楚了沒。
會聽,也是一種智慧。同樣一席話,對不同的人說,有不同的效果。生活中,我們會感覺,和有的人說話,一點就透,有的人說了半天也沒講明白。聰明的人,不是簡單地聽見,而是會抓住對方話裡的重點、關鍵內容和意圖,以及潛在的意思,從而獲取自己想要的資訊。
3、色思溫
接人待物時,想想臉色是否溫和。
相同的話,不同的語氣說出來,效果會大相徑庭。有時候,明明是好心,卻非要嗆著說,結果事與願違。或者陰陽怪氣,使對方將好心當成了諷刺。親近的人之間,越容易發生這種情況。
克服色難,使相愛的人,不再想殺。
4、貌思恭
言談舉止,思考下是否對人恭敬。
人與人交往的底線,是尊重。有時候,說話做事,如果突破了這條底線,關係便會破裂。有時候,得罪了人,反覆思考不覺得自己哪些事情做錯了,不如想想是否讓對方感覺你對他不夠尊重。
5、言思忠
說話時思考是否誠實。
以誠待人,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老生常談了。但是,對他人誠實容易,對自己誠實反而不容易。我們往往過於思考他人感受,或者顧及面子,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做一些並不那麼想做的事情。經常委屈自己的人,容易失掉自我,進而逐漸失去判斷和思考的能力。而且長期積累不被髮洩的情緒,最終會破壞一直想要維護的關係,反而得不償失。
以誠待人,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以誠待己,能讓自己更加自信。
6、事思敬
做事時,要思考是否足夠認真。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中,有這樣一句話:“當你認真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的靈魂和靈魂深處。”心理學上講,當一個人足夠專注的時候,會獲得一種“福流體驗”,它是幸福的代名詞。
認真做事,不但是做好事情的前提,也是靈魂成長的必備條件。
7、疑思問
有疑難時,要想著詢問。
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人,都有某些方面的智慧,是我們所不具備的。苦思冥想而不得時,要多向身邊人請教。
8、忿思難
發怒時,要想想可能產生的後患。
能否控制情緒,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不是要我們絕對地壓抑情緒,而是保持一個適當的度。在我們可以承擔後果的範圍內,讓情緒適度地表達。一味地壓抑不可取,但因為情緒問題,造成我們無法承擔的後果,也是得不償失的。
9、見得思義
看見可以得到的利益時,要想想是否合於道義。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得到了自己不該得到的東西,終有一天要加倍地償還。這些年,隨著網路的發展,我們更多、更快地見證了這個因果邏輯。有明星演技不行私生活混亂的,有網紅一邊賣慘博取流量賺錢一邊偷著樂的,有帶貨達人錢掙越多越貪偷稅漏稅的......這些無一例外,都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結語
孔子說,“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句話,從言談舉止、做人做事、學問修身、情緒掌控等方面,論述了應該怎樣去思考。能做到的話,可以說擁有頂級智慧不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