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24歲的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突然病逝,虛歲僅8歲的皇三子玄燁繼承皇位,是為康熙帝。在後宮中存在感一直不強的佟妃瞬間“母以子貴”,成了聖母皇太后,而佟妃的孃家也跟著水漲船高。
當時誰也不曾想到,在此後的幾十年,佟氏一族逐漸脫穎而出,成了聞名遐邇的“佟半朝”,其家族最著名的代表,莫過於康熙的小舅舅佟國維。
在康熙一朝,佟國維受寵34年,直到去世之後,雍正對他仍舊讚不絕口,本文,筆者將和大家分享佟國維,希望透過史料和分析,帶大家認識一位不一樣的國舅。
一、起底佟氏一族
佟氏是女真八大姓之一,歷史悠久,其姓氏最早被明朝稱為“佟答剌哈”,後改為佟佳氏。其家族最早的兩個名人,分別是佟養性和佟養正(又稱佟養真)。《清史稿·佟養正傳》記載:
養正遼東人,其先為滿洲,世居佟佳,以地為氏。祖達爾哈齊,以貿易寓居開原,繼遷撫順,遂家焉。
努爾哈赤時期,佟養正家族本忠於明朝,佟養正的堂弟佟養性是一位關外的商人,他被努爾哈赤重金收買,屢次藉著做生意的名義,入關打探明軍情報,後來努爾哈赤把孫女嫁給了佟養性。在佟養性的勸說下,他的堂兄、佟氏一族的領袖佟養正率領家族歸順努爾哈赤,佟氏一族從此成為後金的一部分。
只不過,佟養正運氣不好,他在丹東之戰中被毛文龍俘虜,最終被凌遲處死。
佟養正去世不久,他的長子佟豐年也戰死,其次子佟圖賴跟隨皇太極、多爾袞南征北戰,到了順治八年,因功被封為三等子爵,授禮部侍郎。注意,佟氏一族雖然發跡較早,但在順治初期,在滿洲貴族中並不十分顯赫。
兩年後,佟圖賴的女兒佟氏被選入皇宮為妃,次年生下皇三子玄燁,這位皇子改變了佟氏一族的命運,因為他就是後來的康熙大帝。下圖為筆者畫的佟氏一族人物關係圖:
佟圖賴是康熙的外公,他病逝於順治十五年,三年後,他的外孫康熙登基,按照慣例,新帝登基必然會加封外戚。而第一個被加恩之人,就是佟圖賴。《清史稿·佟國綱傳》記載:
推孝康章皇后外家恩,贈佟圖賴一等公,仍以國綱襲。
意思是,康熙登基後,先追封過世的佟圖賴為一等公,然後讓大舅舅佟國綱襲承一等公的爵位。
除此之外,康熙還把佟養正這一脈由正藍旗抬到鑲黃旗,佟國綱還擔任鑲黃旗漢軍都統。佟氏一族在康熙的照拂下,正一步步崛起。
康熙登基後,佟氏家族的光環幾乎都在大舅舅佟國綱那邊,康熙還有一位小舅舅,那就是佟國維。
《清史稿·佟國維傳》記載:
順治間,授一等侍衛。康熙九年,授內大臣。
意思是,佟國維在順治年間做了一等侍衛,在康熙九年之前,他幾乎沒有露臉的機會。
從佟氏一族的發展軌跡來看,該家族是清朝的開國勳貴,世代忠於清朝。但是,佟國維作為佟圖賴的幼子,他最初並不顯眼。不過,隨著康熙的逐漸成長,他扶持母族的心情更加急切,再加上佟國綱的意外死亡(下文會提到),佟國維逐漸脫穎而出,成為佟氏一族的領軍人物。
二、從舅舅變國丈
佟國維對清朝的第一次建樹,發生在康熙十二年。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吳三桂在雲南秘密起兵,並且以迅雷之勢控制了雲貴兩省。在此之前,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尚在京城為人質。吳三桂為了保全兒子,派心腹秘密赴京讓兒子擇機逃走,不過,最終吳應熊沒能跑掉,而阻攔吳應熊之人就是佟國維。《清史稿·佟國維傳》記載:
吳三桂反,子應熊以額駙居京師,謀為亂,以紅帽為號。國維發其事,命率侍衛三十人捕治,獲十餘人,械送刑部誅之。
意思是說,佟國維提前察覺了吳應熊有逃走的跡象,帶領30名侍衛將吳應熊活捉。最終,在康熙點頭之後,吳應熊被殺。
其實,吳應熊是皇太極的女婿,算起來,他還是康熙的姑父。康熙當時並沒有殺吳應熊之意,但佟國維和納蘭明珠極力勸說,康熙最終決定殺掉他,用以警示吳三桂。不曾想,吳應熊之事,恰巧成為三藩之亂的轉折點。
康熙十三年,吳應熊被殺,吳三桂驟聞噩耗,吐血不止,從此身體漸漸不支。吳應熊之死,加速了吳三桂的病逝,促使清廷提前平定了三藩之亂。所以說,佟國維當時雖然未上戰場,但他在三藩之亂中卻發揮了大作用。
因此,到了康熙二十一年,三藩之亂平定之後,佟國維因功被授予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此後的幾年,由於明珠和索額圖兩位權臣相互傾軋,朝堂之上烏煙瘴氣,康熙有意提拔第三方勢力來打破平衡,佟氏一族作為康熙的母族,便成了康熙的第一選擇。
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康熙的表妹、皇貴妃佟佳氏(佟國維之女)病重,康熙在表妹去世之前,加封她皇后(孝懿仁皇后)。如此一來,佟國維的女兒也就成了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也是康熙生前冊封的最後一位皇后。
雖然孝懿仁皇后只當了一天的皇后,第二天便病逝了。但這並不影響佟國維“國丈”的身份。《清史稿·佟國維傳》記載:
二十八年,推孝懿仁皇后恩,封一等公。
也就說,康熙二十八年,孝懿仁皇后去世後,康熙推恩於皇后家族,佟國維被晉封為一等公。加上佟國綱世襲的一等公,這樣一來,佟氏兄弟,一門兩公,顯赫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孝懿仁皇后雖然沒有生育子女,但他卻養了一位阿哥,這位阿哥名叫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帝。孝懿仁皇后是隆科多的姐姐,這也是雍正稱隆科多為“舅舅”的原因。
三、佟國維的智慧
康熙二十九年,這是佟國維的命運發生重大改變的一年。這一年,噶爾丹不斷東進,康熙派阿喇尼(理藩院尚書)出兵平叛,不料清軍潰敗。康熙幾經權衡,最終決定御駕親征,作為康熙的舅舅,佟國綱和佟國維都隨駕前往。
按照康熙的部署,清朝大軍兵分三路,康熙穩居中軍,康熙的哥哥福全、弟弟常寧分別率領左右路大軍齊頭並進。康熙的策略是由左右兩路大軍分別從北古口和喜峰口夾擊敵軍,最後再由盛京的增援部隊截斷噶爾丹的退路,最終三路人馬實現圍殲的戰略目的。
不料,戰爭並沒有像康熙預想的那樣順利,因為右路大軍在和噶爾丹的對決中一觸即潰,這種結果讓左路軍統帥福全大驚失色,福全一方面派人通知康熙,另一方面臨時調整戰略。康熙得知訊息後,命福全一定要幫大軍找回士氣,福全和眾將商量,決定在烏蘭布通和噶爾丹鏖戰。
當時,噶爾丹佈下“駝陣”,福全帶領佟國維、佟國綱等人玩命衝向敵軍陣地。《清史稿·佟國綱傳》記載:
八月己未朔,師次烏闌布通,噶爾丹屯林中,臥駝於前,而兵伏其後。國綱奮勇督兵進擊,中鳥槍,沒於陣。
噶爾丹用樹林作掩護,前方用駝陣抵擋清軍,後方用大炮和火銃主攻,福全的大軍損失慘重,康熙的大舅舅佟國綱在亂戰中不幸被敵人的炮火打中,命喪疆場。
佟國綱之死,讓福全非常尷尬。死了一位國舅,若此戰不立下大功,很難向康熙交代。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福全焦頭爛額的時候,又出了一場意外:皇長子胤褆追敵冒進,十分危急。
作為左路軍主帥,福全左右為難:此時若下令退兵,必然導致大軍無功而返,對康熙難以交代。若下令繼續前進,很可能導致皇長子胤褆喪命。
關鍵時刻,佟國維求見福全。福全以為,佟國維必然會力主進攻,好為兄長報仇。不料,佟國維卻建議福全退兵。佟國維的意思是說,打噶爾丹,以後多的是機會,但皇長子只有一個。無功而返的結果福全能承受得起,若死了皇長子,福全恐怕要成為罪人。
聽完佟國維的話,福全如醍醐灌頂,他立即嚴令退兵,胤褆安全返回,同時,噶爾丹脫離清軍的追擊,成功逃脫。
康熙本次御駕親征,本打算剿滅噶爾丹,如今噶爾丹逃竄,讓康熙失了顏面。在這種情況下,佟國維主動站出來承擔了責任,佟國維公開表示:戰爭失利,都是他妄自勸福全退兵所致。《清史稿·佟國維傳》記載:
師還,以未窮追,部議當奪官,命罷議政大臣,鐫四級留任。
最終,佟國維被被康熙官降四級。再加上佟國綱戰死,佟氏一族看似吃了大虧。
其實,不能從表面上來看待此事,事實證明,佟國維是有大智慧的。理由有兩點:
第一,從本質上說,康熙第一次御駕親征,戰爭的實際指揮官是康熙。也就是說,大軍未達成戰略目標,康熙應該負主要責任。但是,佟國維(包括福全)卻主動攬責,如此以來,便保全了康熙作為帝王的顏面。
第二,事後,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康熙將佟國維官降四級。實際上,康熙對佟國維的信任,從未減弱。《清史稿·佟國維傳》記載:
三十五年,從上徵噶爾丹,出獨石口,以駝運稽遲請罪,上貰之。三十六年,復從上徵噶爾丹,噶爾丹竄死。敘功,還所鐫級。
意思是說,康熙三十五年到三十六年,康熙第二次親征噶爾丹的時候,佟國維仍然被康熙重用。而且,康熙三十五年的時候,佟國維押送軍糧遲緩,康熙也沒有怪罪他。到了康熙三十六年,噶爾丹被殺,康熙論功行賞時,把佟國維官復原職。
從這段記載來看,康熙對佟國維的態度,始終是信任和認可。當年,佟國維主動替康熙擔責,這種顧全大局的態度,讓康熙看出了佟國維的忠誠,同時,也體現了佟國維的智慧。
四,晚年的“誤判”
佟國維被恢復議政大臣之職後,索額圖和明珠的時代已經過去,在朝堂之上,阿蘭泰、張玉書等人資歷尚淺,佟國維雖然不是內閣大學士,但他憑藉資歷和地位,儼然成了朝堂上最具影響力的權臣。
三年後,另一位清代名臣富察·馬齊進入內閣,但馬齊為人敦厚,不願與佟國維相爭,因此,每逢朝廷大事,康熙總是第一個諮詢佟國維的意見。
康熙四十三年,62歲的佟國維因病乞休,康熙十分不捨,但考慮到佟國維的特殊身份,還是答應讓佟國維辭官榮養。
從康熙九年佟國維被授予內大臣,到康熙四十三年致仕,佟國維在康熙朝受寵了34年之久,如今,他為自己的仕途畫上了句號。
實際上,在古代,70歲才是“懸車之年”,佟國維62歲就提出退休,是有特殊考量的。像他這樣的勳貴之臣,在廟堂上經營得太久,未必是一件好事。他想透過自己的“退”,換來其他家族成員的“進”。事實上,康熙滿足了他的願望。佟國維退休後,他的幾個兒子紛紛得到重用,其中,最出名者就是佟國維的第三子——佟佳·隆科多。
官場“三思”,思危、思變、思退,最後一條最為不易,但佟國維卻舉重若輕。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廢,皇長子胤褆因牽連魘鎮案,被康熙終身監禁。一時間,胤祉、胤禛、胤禩等皇子蠢蠢欲動,都欲得到太子的寶座,朝臣們也各懷鬼胎,都在琢磨儲君之事。
康熙當時為太子之事傷心過度,鬱怒成疾。佟國維雖然已經退休在家,但他聽聞康熙生病,特地請旨入宮覲見。在見到康熙後,佟國維開導康熙說:
“皇上治事精明,斷無錯誤。此事於聖躬關係甚大,請度日後若易於措置,祈速賜睿斷;若難於措置,亦祈速賜睿斷。總之,將原定意指熟慮施行為是。”(出自《清史稿·卷二百八十七》)
佟國維的意思是說,廢除太子,干係重大,如果接下來的事情好辦,就需要您立即決斷;如果接下來的事情難辦,也需要您速速決斷。總之一句話,你既然已經廢了太子,就不要因他而過度傷心。
佟國維的話,總結起來就一句:胤礽已經是過去時了,眼下應該著眼於未來,重新確立國本。
其實,佟國維是勸康熙放棄胤礽。
佟國維和康熙見過面後,康熙立即下旨“命諸大臣保奏諸皇子中孰可為皇太子者”,意思是,讓大臣來舉薦新太子。
佟國維天真地認為,他勸康熙放下對胤礽的糾結,重新確立新太子的想法被康熙聽進去了,因此康熙才下旨讓大家推舉新太子。
佟國維左思右想,認為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因為一旦新太子被確立起來,大清的勳貴家族又要經過一次洗牌。佟國維決定抓住這次機會,決定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來操縱這次太子“選舉”。
當時,佟國維、馬齊等人聯合眾位大臣舉薦八阿哥胤禩,不料,佟國維聰明一世,這一次推薦胤禩,卻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誤判。
縱觀歷史,封建社會的立儲,從來都不是透過大臣的“選舉”來實現的。康熙此舉是有深意的。
因為佟國維從一開始就錯了,康熙從來都沒有放下胤礽,尤其是得知胤礽的“癲狂”可能來自魘鎮之後,康熙對胤礽仍抱有希望。因此,康熙希望透過“舉薦新太子”之舉,讓胤礽重回太子之位。
筆者之前寫過胤禩。首先,筆者要承認胤禩是一位不容小覷的皇子,他有實力,也有心胸,但他有一個他無法改變的劣勢:他的生母良妃出生於辛者庫。
胤禩後來被康熙打壓時,康熙曾多次提到“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可見,胤禩的悲劇,並非是他有多努力就能改變的。
筆者之前也寫過胤礽,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康熙希望胤礽復立,並不是說他對現在的胤礽滿意,事實上,康熙只是寄希望於胤礽能夠改過自新。
可惜的是,因為佟國維等人的大肆串聯,康熙的計劃徹底落空。
見大多數人推薦胤禩,而推薦胤礽之人寥寥無幾,康熙當即“出爾反爾”,不承認推舉的結果。並且問罪於馬齊和佟國維。康熙派人將佟國維從家中請到宮中,責問他:“爾既解任,事與爾無與。乃先眾陳奏,何意?”(意思是,你既然退休在家,朝堂之事自然和你無關。你之前還來勸朕,是什麼意思?)
佟國維辯解道:“臣雖解任,蒙皇上命為國舅,冀聖躬速愈,故請速定其事。”(意思是,我雖然退休了,但還是皇上的舅舅,我不忍看皇上心病難愈,所以出此言的。)
佟國維自認為自己的回答並無漏洞,但康熙心中有氣,他又問:“將來措置難易,至時自知之。人豈可懷私而妄言乎?”(你當勸我放棄胤礽,是不是懷有私心,有意將胤禩推舉上位?)
當康熙問出這個問題後,佟國維意識到,康熙是來“誅心”的,他不管怎麼辯解,已是無用。於是,佟國維回家立即寫請罪奏疏,請求“引罪請誅戮”。
佟國維說一切都是自己的錯,自己罪該萬死,請求康熙殺了他。
這又是佟國維的聰明之處,他知道,推舉新太子之事已經烏煙瘴氣,康熙若為此事而殺了一位國舅,那更無法收場了。所以,他伸著脖子讓康熙來殺,康熙一定不會殺。
事實果然不出他所料,康熙見到佟國維的奏疏後,態度好轉,批覆道:
“朕特為安撫群臣,非欲有所誅戮……”
這就是佟國維,他雖然走錯了路,但憑藉自己的智慧,逃過了這次責難。
五、佟國維的結局
太子胤礽復立後,佟國維整日在家閉門不出,即使有昔日同僚登門造訪,他仍以有病為由閉門謝客。三年後,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這一次佟國維吸取了教訓,再未參與到立儲之事中。但他的兒子隆科多卻並不安分……
有歷史學者認為,隆科多是被佟國維派往皇四子胤禛處燒“冷灶”,對此是不認同的,筆者認為,以隆科多在康熙晚年的實力和地位,他百分百擁護康熙的決定,才是最優的選擇。沒必要去偏袒某一位皇子。
康熙五十八年,佟國維病逝,享年77歲。康熙非常傷心,親賜碑文,康熙寫道:
爾一等公、議政大臣、舅舅佟國維,性資忠勇,器識宏通。依日月之光華,懋成勞於鐘鼎。懋乃嘉猷,允稱腹心之寄。膺茲寵獎,益彰閥閱之勳。……
可以看出,佟國維雖然犯過錯,但在康熙的內心之中,他仍然是自己的心腹,是有功之臣。
雍正登基後,對胤禩黨羽多有打壓,雖然佟國維曾是胤禩的支持者,但雍正並未記恨佟國維,反而對佟國維評價甚高,雍正曾親手書寫“仁孝勤恪”四個字,樹立於佟國維的墓道旁邊。當然,雍正之所以會如此,一方面要歸功於孝懿仁皇后,另一方面也要因為隆科多對他有用力之功。
佟國維是康熙的舅舅,隆科多又是雍正的舅舅,佟氏一族的“國舅”身份,又延續了一代。
受寵34年,活了77歲,佟國維在“歷史劇”中,總有一種“奸臣”的屬性。筆者認為,這和佟國維的形象是不符的。歷史上的佟國維,忠奸難辨,他身為國舅,雖然權勢滔天,但他懂官場進退,知家族興衰,是個難得的明白人。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新唐書》中,評價古代大臣的結局是曾說:
“富貴壽考,哀榮終始,人臣之道無缺焉。”
意思是,有生之年享盡富貴,善終而亡,死後還能倍享尊榮,這樣就是封建大臣最完美的結局了。
其實,佟國維的人生就是如此。他雖然有缺憾,但還是靠智慧給自己留下一個漂亮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