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一天深夜,冀中平原平漢鐵路上,日軍的裝甲巡邏車又開過來了,明亮的探照燈,發現了護路光上被平整出來的十幾條路口,從車上跳下來的日軍和崗樓裡趕來的鬼子和漢奸,都聚攏了過來,他們狂叫著把王老漢從電線杆上解了下來,掏出他嘴裡的棉花,罵道:
“剛才過了多少八路?”
“有好幾千人?”王老漢顫聲地答著。
日軍舉起了刺刀,露出了殺機……
王老漢,是一個看路人,他眼瞅著過了幾千人的八路軍,卻沒有向日偽軍彙報,日偽軍崗樓裡和巡邏車的敵人也沒有發現,又是怎麼回事呢?
路西根據地軍民缺糧
抗日戰爭時期,受日軍的封鎖,冀西和晉東太行山區的山區根據地因土地貧瘠,軍民糧食成了大問題,有資料記載,在當時如果部隊的司務長貪汙5斤小米,就會被槍斃。
根據地的糧食補給,主要依靠冀中平原地區老百姓的大力支援,僅1940年7月至1941年4月,冀中平原根據地就向平漢鐵路以西的山區根據地運送糧食1900萬斤。
冀中地區在平漢鐵路以東,所以向鐵路以西的山區根據地送糧,又稱為“過路”。
平漢鐵路是被日軍嚴密封鎖的,每隔1000米就設有一個日軍崗樓,在鐵樓兩側還挖有2丈寬2丈深的護路溝,形成交叉火力網,要想過路勢必很難。
1900萬糧食“過路”是一個大問題,據當年的統計數字,為了運送這麼多糧食,一共動員了62萬人次,有260多人為運糧光榮地犧牲了。
很多次,冀中百姓運糧都安排武裝押運,稱為“武戲”或“武唱”;有時候,智慧的冀中人民也會給敵人唱一出“文戲”。
給偽軍送酒過路
冀中根據地的冉影老人,在1940年組織運糧時就唱了一出“苦肉計”,幾千人在敵人眼皮底下完成了運糧:
一天夜深,藉著星月之光,雞不鳴狗不叫的時候,只有寒風呼號。
參加運糧的隊伍,每人揹著40斤左右的糧食,已經來到了平漢鐵路東側隱蔽起來,一切工作就緒了,只等“過路”的上級命令了。
冉影抬頭觀察前面,橫在前面的鐵路像一堵牆檔在那裡,從兩邊炮樓的槍眼裡透出點點燈光,彷彿背後有無數狡黠的眼睛在窺視著這裡。
忽然從鐵路的北面傳來隆隆的響聲,一個老鄉貼著冉影的耳朵:“注意,敵人裝甲巡邏車來了!”
不一會兒,一個黑傢伙沿著鐵路轟隆隆地爬過來了,震得地皮都在打顫。
車上架著探照燈,射出兩束耀眼的白光,不停地來回掃射,敵人什麼也沒有發現,裝甲車轟隆隆地過去了,這也成了敵人嚇唬人的擺設。
“團長下令了,開始過路,一定要在下趟巡邏車開來之前過完!”
通訊員跑過來傳達了過路命令。冉影剛要叫老鄉扒護路溝,忽聽沿著鐵路有人怪里怪氣地唱道:
“提起那張老三,兩口子抽大煙……”
鐵路邊的炮樓裡出來幾個偽軍,來查路巡邏了。
冉影犯了難:難道等他們過去再動手?不行,每秒鐘都像金子一樣寶,如果不在兩小時之內過完,下趟巡邏車開來就麻煩了。
就在這時,王老漢迎著幾個偽軍走了上去:“老總,大黑天,又這樣冷,出來幹啥呀?”
“咳,為人不當差,當差不自在,還顧什麼冷不冷,你幹什麼,看路?”一個偽軍吊兒當地問道。
“那可不。老總,這天太冷了,我這有瓶二鍋頭,咱找個避風的地方喝一盅,暖和一下吧!”
王老漢隨即從背後掏出一瓶酒來。
“那太好了,不過這路你也要看呀!這樣吧,我們先回去喝一口,過一會來看你。回炮樓喝酒去嘍,兄弟們!”
那幾個偽軍一邊往回走,一邊嘴裡還哼著小調:“孤王酒醉桃花宮……”
沒幾分鐘,炮樓裡就傳出了猜拳聲:“八匹馬呀,三星照哇……”。
王老漢趕緊跑到冉影跟前,壓著嗓子說:“同志,幹吧!”
冉影隨即告訴準備平溝的老鄉們:“快動手吧!抓緊平溝。”
平溝隊按分好的工段幹了起來。日軍在鐵路兩側挖有兩丈深、兩丈寬的“護路溝”,不到半小時,二里寬的正面,將鐵路兩側護路溝填平出了十幾個路口。緊接著,運糧大軍排成十路縱隊悄悄地擁上了封鎖線,像決堤的洪水迅速地過了鐵路線。
王老漢施苦肉計
一轉眼,兩個鐘頭過去了,又一臺巡邏車開著探照燈過來了。
它來晚了,兩千人的運糧隊都已經過了鐵路封鎖線。
此刻,王老漢已經被老鄉綁在電線杆上了,嘴裡堵上了棉花,這是事先計劃好的。
冉影擔心王老漢的危險,帶著幾個戰士趴在路西的陰暗處觀察,如果王老漢有危險,打算接應一下。
巡邏車的探照燈發現了被平出的道ロ,敵人剎住車,跳下十幾個鬼子和漢奸。他們查看了地上的腳印,就吵吵嚷嚷地找看路的,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日軍拿著刺刀威逼著王老漢:
“你怎麼不去報告?”
“老總,你看我能動嗎?” 王老漢委屈地說。
“你怎麼不喊叫?”
“嘴裡有棉花,能喊出來嗎?” 王老漢哆嗦著,聲音都有了哭腔。
“咳,真他媽的……”
敵人一聽,罵也不是,打也不是,互相埋怨一陣,上車離開了。
運糧大軍通過了封鎖線,便浩浩蕩蕩向冀西腹地進發。
聶榮臻在回憶錄中說:“冀中群眾給山地軍民送糧的場面,是很動人的。大車拉,小車推,扁擔挑,趁著黑夜,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封鎖溝,把糧食運到山區。這感人的場面,是很讓人心頭髮熱的。”
冀中百姓用他們的智慧和勤勞,為根據地建設、為抗日戰爭、為中國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向他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