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10月 是中小學教師評選晉升職稱的時候,正如老舍先生《養花》一文中所說的那樣:有喜有憂,有笑有累!
這些老生常談的過程每次都經歷,每次都要經受那些日子催要材料的煎熬,時時熬到半夜,總認為一切都具備好了,誰知一大早又要上交什麼資料,搞得教師頭大,畏難而放棄。
但上級非要讓都填表摸底,幾十名教師本來只有一位想衝擊一下高階,上級卻說不行,讓符合條件的都要申報,這不是硬逼著教師申報嗎?教師其實明知道僧多肉少輪不到自己,還得充數先報了再說。
問了一位去年評選成功中級職稱的老師,說至少哭過三回,主要原因是要的材料很多很多,或者格式不對,打回重報。
在晉升職稱忙碌的一個月裡,學校是不會給教師批假的,除非你自己調課,教學是不能受干擾的。說是因為評職稱是個人的榮譽,不能因為個人榮譽影響學生上課,想來也無可厚非,教師就得自己想辦法解決了。
教科研,任職時間,任職資格,課題報告,獲獎登記,公開課,教案,培訓等等一系列需要準備材料都是近三年的。班務工作,指導新教師情況,社團開展活動等也是必備條件,這些都具備瞭然後在學校進行排名,根據中心校分配的名額上報前幾名。
也就是說,教師辛辛苦苦準備了好幾天有可能連學校這一關都過不了,功夫豈不枉費,因此,有些年齡大的教師根本就不想評職稱。
材料準備停當,過了學校這一關,上報到中心校,中心校然後進行積分排名,確定最終上報人數,這裡面有的教師說有人為操作因素,但如果缺乏獲獎等之類的硬體也是白搭。
評審過了中心校這一關,上報到教育局,就要做好抽籤說課的準備,臺下沒有學生,只有評委,15分鐘說完自己的設想教法等。不要認為這個環節是走過程,每年都有因此而被刷下來的。
我問了一下晉升中級職稱成功的教師,每月也就多200元左右,不是想象中的差距很大。其實現在工資改革是縮小差距,減少矛盾,一年多2000多,十年多2萬多,想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所以有老師認為還是身體要緊,評不評職稱無所謂,這絕不是不求上進,而是一種無奈。
我是2007年晉升的中級職稱,按理已經都夠14年了,但我從沒想過要晉升高階。我記得晉升中級職稱的時候並不複雜,只是一篇論文,三年教案,然後到中心學校講了一節公開課,臺下50多名學生,三位評委在後面交頭接耳拉閒話,根本沒有認真聽我的課。然後交了一式三份評審表,計算機模組等級證,再沒有什麼了。
前年還有一位老師是按照在鄉村滿25年的國家政策來評選的中級職稱,當然,要求的材料和我評選時的不一樣,要求的還照樣很多。
人在事中迷。也許是自己年齡較大的緣故,14年過去了,我還是不想再晉升高階職稱,除了閒資料的麻煩外,主要是勞不起那個神,50歲了,還是得把身體放在首位。
有時看到有的同事罹患腦梗心梗或者剛退休人就不行了,就覺得傷感,職稱說到底還是為了漲工資,為了每月多掙那200元,可啥時候能把身體調養好才是關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