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7歲的劉阿姨,發現自己一站起來或走路時,雙腳的腳後跟就會出現針刺樣的疼痛,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年。其間,劉阿姨試過用藥、按摩、理療等方法,都無法徹底改善症狀,疼痛情況反反覆覆,影響日常生活。
最近,劉阿姨實在是忍無可忍,她前往清遠市人民醫院就診。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醫生綜合考慮,劉阿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足底蹠筋膜炎及跟骨骨刺,建議其行關節鏡微創手術,僅為2個5mm手術切口,可以治療足底蹠筋膜和切除骨刺。術後不到一週,劉阿姨就康復出院了。
站立或行走時,呈針刺樣疼痛
該院骨科五區主治醫師利洪藝介紹,跟痛症是由一系列疾病導致的足踝部疼痛症候群,步行或站立時疼痛加重。跟痛症的人群發病率約4%至7%,好發於中老年人,尤其是運動員及肥胖者,男性多於女性,男女之比為2:1。肥胖、糖尿病、高弓足、扁平足及跟腱張力高是跟痛症的危險因素。
目前,跟痛症的確切病因不完全明確,大多是由於跟墊彈性脂肪組織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退變,或跟骨骨刺增生、足趾背伸時蹠腱膜的“鉸鏈”機制致蹠筋膜壓力增高,或支配小趾展肌的足底外側神經的第一分支(Baxter神經)受卡壓,是骨科的常見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跟痛症不都是因為長骨刺,有研究發現60歲以上人群中82.35%都有跟骨骨刺,但只有7.3%的人患跟痛症,跟骨骨刺位於蹠筋膜內的人群更好發跟痛症。
“在站立或行走時疼痛為主要特徵,呈針刺樣疼痛。”利洪藝說,臨床表現以單足或雙足跟部在站立或行走時疼痛為主要特徵,足跟骨蹠面內側結節處有侷限性壓痛。典型症狀是晨起或者長時間休息後邁出第一步時疼痛,行走十餘步後緩解、長時間步行或久站則疼痛又加劇。跟底、足心甚至整個蹠筋膜均可有壓痛,以跟骨結節內側處明顯,足趾、踝關節在被動背伸時疼痛和壓痛更明顯。
人在行走時,骨刺與周圍肌肉、腱膜等軟組織產生摩擦,造成不同程度的組織損傷,促使足跟局部發生無菌性炎症。炎症及其代謝產物刺激了足部的神經末梢,從而出現疼痛及不適。此外,行走時骨刺對足底部面板及軟組織的壓迫和跟骨內血液瘀積、骨內壓增高也是產生疼痛的原因之一。
疼痛輕者走路或久站後逐漸疼痛,重者足跟腫脹不能站立或行走,疼痛甚至涉及小腿後側,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
保守治療6個月無效者需手術
跟痛症的診斷需結合患者病史、體徵、X線及MRI表現,必要時行小趾外展肌的肌電圖明確Baxter神經是否受卡壓,再根據患者的症狀及疾病型別決定治療方案。
“治療主要針對疼痛,對症治療,有手術指徵者可手術治療。”利洪藝說,保守治療方法有多種,主要有口服和外用藥物治療、熱敷、按摩、理療等。但首先強調患者教育,建議避免跑步及其他加重疼痛的活動,如果BMI(體重指數)超過28,建議控制體重。
此外,透過牽拉訓練,蹠腱膜和跟腱的牽拉練習,可以改善足底筋膜的壓力;指導行腓腸肌、比目魚肌、跟腱及蹠腱膜的拉伸功能鍛鍊,使用特殊足墊支援足中弓區域,急性期可區域性冰敷,輔以消炎止痛藥物治療。在病情比較嚴重,或保守治療6個月以上無效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
“與傳統的跟痛症手術相比,關節鏡下微創技術效果更好。”利洪藝介紹,傳統的跟痛症手術如跟骨骨刺切除術、Baxter神經及蹠筋膜鬆解術,通常從跟骨內側長斜形切口,長約5釐米,典型的“小手術、大切口”。另一方面,傳統手術恢復慢,切口癒合不良發生率高,影響術後美觀及預後。
隨著關節鏡微創技術及C臂機裝置的發展,透過C臂機聯合關節鏡監視下跟骨骨刺切除、蹠筋膜鬆解術比傳統手術具有明顯的優勢:手術創傷小、切口小、術後恢復快、精準定位等,是目前較為主流的治療方式。
對於如何減少足跟痛,利洪藝給出了幾點建議。首先日常注意防寒保暖,減少負重走動;此外,選擇合適的鞋子,少穿質地較硬的皮鞋,而穿用舒適的布鞋,並且加用軟鞋墊,使骨刺不與鞋底直接接觸,以減輕疼痛。
【撰寫】陳之瑜 劉秋宜
【通訊員】彭可明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