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這是我本人非常喜歡的一句話,出自電影《教父》。
我是去年開始進入跨境電商行業的,由於亞馬遜繁多的規則和嚴格的標準化要求,一開始我和很多小白一樣,都是各種百度,各種加人請教,問的都是一些亞馬遜店鋪怎麼註冊,亞馬遜怎麼去發貨。單單是亞馬遜後臺的相關操作,我就摸了將近一個月,才完全搞明白。當然這是工具的使用,這時間是需要花的,並沒有什麼本質一說。
基本操作弄明白後,我開始上傳產品,學著怎麼去推產品。看了網上那些所謂的“大賣”各種為吸引流量和割韭菜而創作出來的什麼“爆款打法”,”螺旋打法“,我發現亞馬遜沒那麼難嘛,我就按照他們這些人的方法去搞就行了,看來離日出百單的目標不遠了。
手握《運營真經》的我,第一個產品就選擇了當時非常熱門的類目,網路攝像頭。因為疫情的原因,老美很多人在家辦公,視訊會議就需要用到攝像頭,所以當時這個類目銷量非常大,去年做亞馬遜的人就很清楚。
草率地選了一款外觀看起來還不錯的產品,自己隨便做了套圖,就往亞馬遜發貨,後面我開始測評(也就是shua單),開始我會問別人一天測幾單,到貨的第一天測幾單,第二天測幾單,要搞免評多少,留評多少,現在想想真的可笑。後面我開始搞低價格,開始燒廣告。每天看著單量的不斷上漲,心裡是樂開了花。
後面隨著廣告費支出的不斷上漲,我開始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算了下盈虧後,整個人都傻了(當時我們的計算方式還是不對的)。雖然虧得不是很多,但這對於一開始就幻想著日出百單的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在經過這個產品的失利之後,我開始思考原因。
- 電商就是賣圖片。
- 摸清亞馬遜平臺的追求:給與買家極致的購物體驗,你們可以發現亞馬遜的logo是一個微笑。
- 產品質量是王道。
以上這三點,就是我後面總結出來的。後面推產品,我開始注重產品連結的圖片,文案,記得當時我一張主圖我讓美工改一天。我開始註冊產品質量,每次產品生產,我會到工廠產線上盯著工人一臺一臺全檢。
銷量 = 流量 * 點選 * 轉化 * 回頭。後面我做的每一個產品都按照這個公式來最佳化。任何所謂的推廣手段,都只是為了讓這個四個變數變得更好,從而提升銷量而已。
我力求把這個公式的每一個變數做到極致,流量透過廣告,點選透過主圖,轉化透過圖片文案和評論,回頭透過質量和服務。果不其然,後面推的產品都非常地順利,現在幾條連結都能給公司源源不斷地帶來利潤,那些粗製濫造的競爭對手,現在都不見了蹤影。
以上是我做亞馬遜大概的經歷,也是我本文要分享的商業思路的由來。
商業本質就是一條公式:流量 * 點選 * 轉化 * 回頭。這對於大部分商業活動來說,都適用,不相信的朋友可以把你現在做的專案套一套。當然決定這些變數好壞的因素有很多,但最終都會影響著四個變數,這個公式更像是用來檢測自己專案做得是否到位。把這四個變數都做好,我相信你做任何專案想成功都不難。
當然這不適用於任何資金盤,割韭菜的商業模式是零和博弈。好比前些年的微商,按照流量 * 點選 * 轉化來套,也是適用,但沒有回頭,這就是資金盤。
舉個例子,你現在開一家店鋪,你經過市場調研,選了市場很大的行業,你選擇一個人流量高的地方,點選就是進店率,你的門店裝修,產品的呈設,決定了顧客經過你店鋪時進去消費的機率。
進店後,你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打動消費者,那就會大大提升消費者消費的可能性,這就是轉化,當然決定轉化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產品的定價等等,但這都是提高轉化的因素而已。後續你的產品質量真的不錯,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很好,加上你優質的售後服務,那麼下次人家在你這復購的可能性會低麼?你的生意能差到哪裡去麼?
再舉個例子,我選擇在今日頭條釋出這篇文章,因為今日頭條平臺流量大,我用半個小時的時間寫了我這個標題,你們也被我的標題吸引進來,這就是點選。我很用心地寫內容,你們被我的內容打動,點了贊,給我點了關注,這就是轉化。我後面持續地輸出好的文章,你們認為我能給你們帶來有用的東西,捨不得取關我,還持續地關注我的內容更新,這就是留存,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