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正一品的官職很少,僅有內閣大學士、掌鑾儀衛事大臣、領侍衛內大臣三職,此外還有太師、太傅、太保三個虛銜。不過,清代和明代不同,三公的虛銜一般都是死後追封的,生前能獲得三公的少之又少。
根據昭槤《嘯亭續錄》的記載,“本朝宰輔罕有真加三公者,惟馬文穆、年大將軍、鄂文端、張文和、傅文忠五人及身加太保銜,至真為太傅者,惟董文恭一人而已。”
按照昭槤的說法,從清開國到嘉慶朝時,生前加太保的僅有馬齊、年羹堯、鄂爾泰、張廷玉、傅恆五人,而太傅者僅董誥一人。事實上這個記載還是略有出入的。康熙時期就有兩人生前加太師銜,分別是遏必隆與鰲拜,只不過他們都因罪被革。另外,鄂爾泰也不是太保銜,他於乾隆元年加太傅銜。
禮親王昭槤是乾、嘉時期人,所以他所記載的情況也僅限於嘉慶朝以前。嘉慶朝以後,還是有不少人生前加三公銜的,比如長齡曹振鏞加太傅銜;宣統時期世續、徐世昌加太保銜。
御史沒有具體統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有清一代生前加三公銜的確實不多,大致不會超過二十人。按說三公不過是個虛銜,不是正式的官職,也沒有實際權力,加給一些有功大臣也在情理之中。那麼清代皇帝為何會對三公的賜予如此吝嗇呢?
其一是加銜要按部就班
明清時期的加銜主要是公孤官,包括: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明代自宣宗以後,加公孤官的情況成為常態。
這是因為明代的內閣大學士級別僅有正五品,但實權卻很大。這樣就會出現品級與權力的不匹配問題,各部尚書、侍郎由於品級高往往就不買大學士的賬。所以宣宗為了提高內閣的地位,將公孤銜加於大學士,這樣也就名實相副了。
清代的情況就不同了,自雍正八年以後,定大學士為正一品,尚書為從一品。至此大學士就成了文官最高品級,也就不存在品級與權力不匹配的問題。所以清代的大學士也不一定都有公孤銜,但是尚書、大學士死後追封公孤銜又是常態。
對於加銜,清代是有一套成熟的制度的。地方官、京官都享有死後贈銜的榮譽,比如總督例加太子少保銜,巡撫例加右都御史銜,布政使例加內閣學士銜,按察使例加太常寺銜。
至於京官則沒有明確的標準,但也有一套約定俗成的做法,即根據大臣生前所得加銜及皇帝認為其為國效力的程度給與追贈。既可以是三公,也可以是三孤、三少等。
還有一點是需要說明的,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後,加銜都要按部就班。大學士因功或是在京察中位列上等,生前第一次加銜,必是太子少保,然而晉太子少傅、少師。如果要是在重大戰事中立有籌劃之功,則可以越級加銜。
比如道光八年,朝廷平定張格爾叛亂,道光帝論功行賞,晉原太子太師、大學士曹振鏞為太傅,這就屬於越級提拔。
實際上,清代的大學士、軍機大臣,生前很少有人獲得三公的加銜,基本上都是太子太師以下的頭銜,連少師、少傅、少保都很難獲得。
三公地位尊貴可視為皇帝老師
清代的三公為太師、太傅、太保,但在宋代以前,三公卻不是虛銜,而是手握實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不同朝代的叫法不同,還有大司馬、大司空、大司徒等稱謂)。儘管三公到後來虛銜居多,但由於歷史傳統的影響,三公的地位仍然十分尊貴,在皇權高度集中的清代,皇帝自然不會輕易授給大臣。
此外,三公在人們的印象中,又是皇帝的老師。古代社會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就好比是父子,有著天地君親師的說法,儘管皇帝是天下之主,但他同樣也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制約,必須尊師重道。
本來皇帝在當皇子時就有教授學業的師傅,即位後他們對師傅都十分尊敬,像雍正的老師顧八代死後追贈太師,咸豐帝的老師杜受田死後也追贈太師,但這種尊敬是建立在傳道授業的基礎上。
因此,大臣如果不是皇帝真正的老師,生前想要獲得三公的封號是很難的。除非立有重大功勳或是在人品、官聲上得到皇帝高度認可的大臣,才會有此殊榮。像鄂爾泰、張廷玉、傅恆都屬此類。
至於大臣死後則有另當別論,純屬是照例加恩,這一類人往往都是有大功於國家的,像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死後追贈太傅,皆屬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