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新生兒數量為1003萬,比2019年減少15%,而2019年比2018年減少30%。
這是什麼概念?套用一句大清還沒亡的時候,文人們說的一句話:“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為什麼適婚年齡的青年都不願意生孩子了(甚至不願意結婚了)?因為生活壓力太大了。
什麼?你說養兒防老?時代變了,養兒啃老還差不多。
在微觀層面上,我們能感受到的:住房、醫療、教育三座大山,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來,想在這個壓力的間隙中生孩子,光是想想迎面而來的三座大山,就足以打消任何僥倖的念頭。
在宏觀層面上,年輕人減少,老年人增多,國家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
而我們的養老金是怎麼個情況呢?
養老金,說白了,就是年輕人上班交著,然後老年人退休了領著——這錢從年輕人手上交給國家,還沒捂熱呢,就又發給了退休的老年人。從2015年開始,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實際盈餘已經是負數,且年年創新高。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國家強有力的財政補貼,經營養老保險這家“公司”,早就資不抵債,破產了。
當然了,這只是生育率暴跌所影響的一個方面,其他還有經濟大蕭條、國家發展停滯等問題,參考下前車之鑑日本,我們就可以大致瞭解。
這種情況很不好,人大常委啊社科院啊那些人當然也看得到,肯定會有相關政策來扭轉這種局勢(比如放開二胎?延遲退休?等等),但目前的情況是,我們還沒有看到有特別有效的措施。
改革開放四十餘年,這是我們國家高速發展的一個時期。現在,一般老百姓都能感受得到,發展速度放慢了。
最簡單的,從基準存貸款利率連年走低,就能看出來。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是互生的,調高利率,就是鼓勵儲蓄、不鼓勵借貸,這種時候一般是經濟發展過快了,加息會對宏觀經濟起到一個“剎車”的作用。反之,降息就是因為經濟發展變慢了,需要踩一踩油門。
縱觀歷年央行調息表,從2007年末至今,存貸款利率一路下跌,我們熟悉的餘額寶,年化收益率從6%以上,跌到現在的2.5%,這個資訊,稍有常識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啊。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注:此處類比物件為經濟發展速度而非體量),即使發展速度變慢,利率依然比日本和歐洲的負利率要強得多。
這不,神奇的事發生了:
去年我國給歐洲發了一批利率為-0.152%的國債,場面就跟深圳新房開盤似的,迅速被搶光了。
這什麼情況?歐洲人瘋了?
並沒有,大歐羅巴自有國情在此。
歐洲現在是負利率,把錢存銀行不僅沒利息,還要收手續費。
聰明的小夥伴要問了,我取出來放家裡,不存銀行還不行嗎?呃,這個嘛,只能說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我們那一點錢,取出來放家裡,沒關係。但是有錢人的錢呢?幾百萬上千萬,放家裡,它可不就招賊嗎?
如果加強安保,僱人守護,那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可能還不如放銀行呢。
所以雖說我們國債利率是負的,也比歐洲的銀行利率高那麼一點,賠的少了,某種意義上就是賺了。
但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的程序上看,負利率就跟個大坑似的,堵在全人類的面前,基本哪個國家都繞不過去,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必然。
我們來總結下:
首先,生育率暴跌,年輕人越來越少,老年人越來越多,人口結構從正三角變成紡錘形又變成倒三角,這一代人的老年時代,很可能由於
- 出生率暴跌,養老金無以為繼
- 延遲退休,活不到領錢的時候
- 利率轉負,自己存的錢不知不覺中貶值
等等多重原因而變得貧窮而艱難,就像當前日本社會那些七八十歲還要開出租車打工,或者因為沒錢生存而默默死在自己的出租屋,等到屍體變臭才被鄰居發現的老人,不忍設想!
怎麼辦?
國家說得對,養老不能靠政府。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養老這件事,還是靠自己最靠譜!
是,我們現在努力掙錢,辛辛苦苦996,可能月底一看,不僅又是月光,可能信用卡和花唄還得分期。錢去哪了?不知不覺,積少成多。
那麼,有的人就開悟了,每天(周/月)存一小筆錢,積少成多,不知不覺中可不就存了一大筆了嘛!養老金,就這麼來。
理論是不錯,可惜,在通脹的大環境下,錢在貶值。存了1萬,到30年後還是1萬,其實是虧了。
炒股(票)?養基(金)?人生和大盤一起大起大落,實在是太刺激了;
放銀行/餘額寶?利率連年下跌,五年十年後,變成負利率了,怎麼辦?
有沒有能保證利率不變,保證期至少和生命等長的產品?
好了,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一號嘉賓:增額終身壽險。
首先,保險姓保,顧名思義,它是一款壽險,是以人的生命作為保險標的的保險。如果發生保險事故(被保險人身故或全殘),會給指定的受益人賠付一筆錢,達到財富定向傳承的目的。
其次,才是它的主要作用。它的保額和現金價值,會保持3.5%左右的複利,不斷增長。(注意,是複利,在幾十年後,其年化單利可達9%甚至更高。)是的,沒有學習成本,無需每天盯著大盤,分析過往資料,這個3.5%是白紙黑字寫在保險合同裡面的。穩定第一,安全第一,這個保險屬於人壽保險,根據《保險法》第92條,這個保險合同是100%剛性兌付的合同。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它可加保、可減保,十分靈活。如果手頭錢不多,可以先以最低標準投,等手頭寬裕了再加保。如果急用錢或者年紀大了要用養老金,可以減保,部分領取,剩下的繼續增值。如果急需大筆錢週轉,又不想退保,還可以保單貸款,最多可以貸出保單現金價值的80%。
一號嘉賓介紹完了,是不是看起來很完美?——錯了,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一款產品何以滿足千千萬萬種需求?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就比如說增額終身壽的加減保靈活吧,有的人看起來是優點,有的人看起來就不怎麼完美:
人老了,判斷能力也會變差,如果被保健品啊什麼的騙了,把保險退了,送給騙子,那不就虧大了?或者等自己老了,兒孫要創業/結婚/買房,盯上了你這份保險,於情於理,你要不要退了拿出來給他?不給,礙不住臉面;給了,上哪再存養老金?
父慈子孝.jpg
那麼,有請我們的二號嘉賓:年金險。
年金險一般分為教育金和養老金,教育金就是給孩子將來的教育準備的,這筆錢也是剛需,你現在存或者不存,到時候都要支出的,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屬於養老金。養老金就很貼合題意了,專款專用。
一般而言,年金險都是年繳N元,繳M年,第X年,領A元;第Y年,領B元這種樣式的。教育金是定期的,一般在孩子30歲前就領完了。這個我們在這裡一筆帶過,著重講下養老金。
養老金的預定收益率一般也是3.5%(部分教育金會達4.025%),我們這裡以光大某款產品舉例:
- 30歲女性,年繳15000元(每月1250),繳20年,60歲起,每年可領35025元(每月2977)。
- 60歲~80歲這20年,保證領取,意思是如果不幸沒活到80歲,到80歲應該領而沒領到的剩餘部分,會一次性打給指定的受益人。
- 如果活過了80歲,依然可以繼續領取。活多久,領多久。
- 也可以在80歲時,選擇一次性領取未來10年的養老金,同時結束合同。
那麼其優越性就不言自明瞭:按照預定收益率3.5%的,是開始領取後20年的收益。如果家族有長壽基因,活得越久,收益率就越高。
缺點也很明顯,繳費、領取時間和方式一旦確定,無法更改(僅月領可改年領),想達到增額終身壽那樣的隨意加減保的靈活,更是難上加難(僅可部分加保)。
但這個缺點,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優點:從領取的第21年起,保單現金價值變為0,也就是說只能按年或者按月去領了,想退保一次性退一筆錢,那是不可能的——從根本上杜絕了前文增額終身壽的尷尬。
試想,對於一個老年人來說,一筆鉅額財產VS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哪個更讓人放心,更讓人幸福(更能保證子女的孝順),不用我多說了吧?
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能否解決我們前面總結的問題:
- 生育率暴跌,只是社保養老金無以為繼,和商業保險沒有關係;
- 延遲退休,也影響不到,因為領取時間是我們自己設定的,而且即使活不到80歲,剩餘沒領的也可以留給家人(而不是社保養老金,領不了就沒有了);
- 利率轉負,更影響不到了,我們哪一年能領多少錢,是白紙黑字寫入合同的。
時代變了,養老方式也得與時俱進了。
每種保險有不同而獨特的功能,作為保險經紀人,我們要做的,就是協助客戶取長補短、明察秋毫,用好保險這個工具,解決更多其他金融產品無法解決的問題。
創造美好明天,歸根結底,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雙手,以及趁手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