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感嘆歐美選擇亞洲角色或者選擇亞洲老婆,審美和中國人有差異.
其實不是審美差異.
比如拍抗日戰爭選日本演員一定選長的你覺得像日本人而且還要往刻板形象去化妝,而不是找長得沒啥特點的。這個人也有可能是中國人扮的.
所以就像名字叫做鮮橙多就必須要有橙子味. 這就是主流文化和地域(特殊)文化的區別了, 被符號化的本質是工具化,需要用固定符號來增加異域風情的資訊背景
抗日電影尤其特殊目的性自然要找臉譜化演員,但為什麼所有影視 畫面只要涉及到中國風情就一定要刻畫吊眼 眯眯眼的臉譜呢?
其實這不是西式審美,是主流文化對中國面孔進行了符號化定義.這種定義來源於主流的影視文化和潮流文化一次次的刻畫和強調.
原因何在?真的是西方的惡意?恐怕不全是,而是符號化的東西更容易表達推廣.另外作為主人公自身輸出形象和創新的能力太差了
具體就是影象類文化產品質量太差,不能夠變成普世潮流,主流文化.只能當作異域風情.
實際上,這個和國家實力關係很小,國家gdp並不能幫助你建立他國人民對我國人民形象的認知,反而會有天然仇富的心態.
其實想要讓別人對你的形象改變只能靠自己不斷輸出普世審美的影像,優秀的 引人入勝 創新有趣的內容而不是充滿意識形態和說教的自吹自擂的作品才是唯一解
比如進入主流文化的功夫,不管什麼人種都可以用功夫融入所有創作型別. 這才是成功的文化輸出 文化主流
所以,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國內內容創作總是無法破圈,不能成為真正的主流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