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修煉過程中最大的弊病就在於用肩頸拙力。武術最本質就是格鬥術,格鬥是必然用力的。但內家拳是不尚拙力的。兩者的共同點就是都是肌肉用力,區別就在於用力的方式和部位不同。
常人的方式是掄拳頭,也就是俗話說的兩膀子力氣。這種用力方式做功的是大臂和小臂的肌肉,需要頸、肩、胸背的肌肉縮緊,隔膜上提,胸腔蹩氣,為胳膊用力提供力學支點。這樣下半身的力量發揮不出來,形成梢節拖著根節的發力方式。內壓集中在胸部,自我感覺是胸部前挺、抽緊,挺脖梗項,做拳時坐腰挺胸,起腰拔胸,腰脊是軟面的,沒有彈性挺拔支撐之力,極易造成各種疾病。
在這種情況下再求爭力,實際只是大臂和身體(胸背部)僵硬的對拉撕扯,身上的肌肉極力收緊,才能給大臂一個強有力的支點,如同老式坦克,必須停下來,才能發炮。 這種時候練習者會感覺自己很有力,上半身的體感很強,但一打倒人身上,馬上感覺力量放不出來,沒有殺傷力。對方只感覺被推了一下。老話叫力氣捆在身上了。 這種用力方式還會造成中節(丹田)發空,上下身脫節,身體沒有主動運動,完全是靠邁步,讓大腿拖著身體動,單獨做拳時,要靠有意識的趟泥、跺、震腳等方式湊整,實戰時,別人一用截腿,自己馬上感覺彆扭。而且根本不可能出現像鬼魅一樣飄忽、野獸一樣協調的身法。 真正的內家發力,內壓集中點在腹部,以髖關節(帶動下半身)、腰椎骨節(帶動上半身)的運動帶動全身的運動.關鍵在於腹部的摶氣(腰腹肌均衡收緊,內壓增大,給腰椎的內動提供一個有力的內在支撐)尾椎的驚乍(以骨盆為輪,脊椎為軸的發力,腰、腹、股肌肉搓動骨盆,力量沿脊椎上升,傳至兩手)。
整體的感覺是勁力從尾錐(或是叫襠內)像龍捲風一樣升起來,兩腿的筋被抽緊,兩隻腳不得不抓住地,否則就要被這股力量給帶的騰起來。這樣練下去,直到力量大的十趾再也抓不住地為止。所以,形意常說沒有腿,或說叫暗腿,或說出來步就會使腿,就是指開發出這種力量之後,貼著地走就是步,腳一離地就是腿,力量來源於腰際。所以有前輩能做到手足打法互換。 但這種用力方式,對身體的綜合要求極高,首先是周身筋膜(胸背腰腹襠胯)的拉伸量,再有就是骨節間關節囊的韌性強度,要達到內在的骨架貫通。隔膜要下沉,襠胯要上翻,腰椎要拉開、後倚,形成丹田的中空內實,就像兩胯之間夾了一個充足氣的大皮球,這個球又抱著肋骨。這樣髖關節,腰椎的運動才會有可支撐,力量才能上肩背,貫四梢。身法運動才能涵上勁。整勁是相對於外家拳拳腳的區域性之力而言的,即整體之力也。心意拳的整勁是在對掙拔長中產生的,首先在行功走架時,要用意念把身體放得極大、極遠,慢慢就有了抻筋拔骨的功效。先練整勁,要把拳架打得周全,動作和意念都要做到極致。發現他們腋下和膝後的大筋都抻得很長,異於常人。整勁的功夫就是要下在抻筋拔骨和長筋騰膜上。在日常生活、生產中,養成了許多習慣動作,主要表現為肌肉伸縮和胸部用力(橫膈肌發緊),從生產上看是一種進步,但對於養生及技擊則是背道而馳的
改變這種狀況的有效途徑即是獨立守神——站樁。站樁第一步,即在精神松靜集中的狀態下達到形體的放鬆,同時培養合理的間架,這就是“斂神聽微雨”和做到松靜自然等要領。似坐非坐,似展非展等意念是為了胸腹部放鬆而進行的誘導,其它意念,都是為去除拙力和放鬆形體而設,明於此,才能不執著的站樁。
一味放鬆就會散了間架,那還不如去睡覺。所以,站樁時還要頭頂項豎,身正體端,使人體各部位按站樁的要領做到正確。為達到強身之效,初始站樁時,首先要解決的是雙肩和胸部的放鬆及人體各部位合理的間架結構,並逐漸養成習慣。
改造生理
這是獨立守神的深入階段,仍以站樁為本。在弄清“松”的概念後,就應進入“緊”的訓練。大多數習者,極易混淆緊與僵的概念,多以為此項訓練於己不利,或從未進行過此項練,更有人因片面追求松而不敢稍微發緊。為數不少的習者為使下肢放鬆而使雙腿直立,這就失去了站樁的原則,使下肢“斷勁兒”,這是不可取的。
改造生理需解決兩個關鍵問題——矯正脊柱彎曲及整體的聯結放長,即調整“松”狀態下的“緊”。
脊柱乃人體之中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體運動主要由脊柱帶動,人體的渾元力亦主要源於此。
自然界中,脊椎動物的脊柱都是平直後繃的,人類在嬰幼兒時期亦如此。而改造生理——“返嬰尋天籟”,其中首要須使脊柱放長。人的脊柱隨年齡增長逐漸形成S形,這種狀態已大異於嬰兒時期。常年負重者的S形狀尤重,這種後天狀態利於負重,但失去了彈性。所以,矯正其曲線方能真正達到返先天的嬰兒狀態,才能具備獲得整體力的基本條件。矯正脊柱彎曲和拉拔脊柱的重要性,在武林前輩中已有覺察和體悟,但其認識是模糊的,練功也是低效的,如“含胸拔背”、“頂頭懸”和“尾閭下沉”等拳訣,對於拉伸脊柱能產生一定的效果。
舒適得力也是相對於舉石鎖、拍樹砸磚、插砂及習套路等而言。武林中,一些拳種也聲稱以樁為基,但多是以拼體力、耐力為目的。如其它門派在站馬步樁時,還要在腿上、頭上和肩上放盛滿水的碗。此類功法無不使皮肉受損,耗神傷元,氣喘吁吁,既不舒適,亦無法練就自然之力。
把握陰陽
根據先輩們的習武練功經驗,整體聯結放長是修煉中最重要亦是最困難的階段。
首先遇到的難題是:在進行此階段訓練時,極易憋氣。若一味盲修苦練,只會貽害無窮。所以只能在心靜氣平的前提下慢慢體會,但是這樣練功又延長了練功時間。人體分為兩個部分:胸腹及四肢內側為陰;腰背及四肢外側為陽,把握陰陽就是使整體做到陰松陽緊。
在具體練法上則是以養生樁為基,先矯正脊柱,身如背鍋,胸腹後靠,如貼在後背上,頭頂項豎,尾閭下沉。十指撐開,食指前指,肩撐肘橫,收胯斂臀(用手摸臀部,能感覺到肌肉顯收縮),足趾抓地,足心含空,雙膝撐拔。此樁內在的要求是:脊柱繃緊形成上下爭拉之勢,上肢好似以肘為支點固定在空中,食指前伸和身體後靠形成對拉之勢;下肢以膝為支點,足下踩與胯後坐形成對拉之勢。初習此樁要注意放鬆,意念返視自身,胸腹徹底放鬆,而腰脊連成一個整體,全面拉伸放長。上肢撐抱成圓,下肢對拉後應將身體重心置於兩前腳掌,但後腳跟不離地,試力等功法亦遵此原則。切記,拉長是在放鬆的前提下進行,尤其是三窩的放鬆更應如此。
改變用力習慣的第二步是所謂“老牛筋”的訓練。
老牛筋是現在深得真傳的術語,就是原傳功法的易筋功夫。提到易筋,可能有人會聯想起被武者視為正宗的形意拳三層道理和練功方法,其實此係後人假託郭雲深之名而造,但畢竟是古拳理中較為貼切之作。遍查古今拳譜,無不是抽象設喻之玄談或套路招法的編排,尤其是一些所謂名家真傳理論,多是依附佛門、道家的照搬之言,與拳學風馬牛不相及,託名郭老的三種境界也是受了道家的影響。然易骨、易筋、易髓之論卻是拳學的至要之論,只是應先易筋。如不易筋,則無法易骨,更無法易髓。真傳功法應是先易筋,才能進一步易骨。
“老牛筋”的訓練必須有放鬆和陰松陽緊的基礎。如若急功近利,則欲速而不達。其練法是在陰松陽緊的基礎上,加上雙肘尖滾壓的要領,把上肢和軀幹各部筋腱挑起。在斂臀的基礎上胯根橫開,腳趾碾地下踩,膝前頂並向上提拔,這樣就使腹背肌肉都處於拉伸狀態。功深之後,脊柱和肩、肘、腕、胯、踝各關節也產生了爭拉。習此“老牛筋”功法,最難解決的是三窩的放鬆。隨著修煉的進展,習者會逐漸明白,功夫越深入,三窩就越難放鬆,而且懂得胸膈肌發僵的根本原因是憋氣。所以解決呼吸的問題是修煉中不可迴避的重大課題。
松是拳學的最高境界,但並不是指站樁入門時的全松狀態。自把握陰陽階段開始,鬆緊的含義就與初練時有很大不同了。把握陰陽須做到腰背全面放長,實際是緊,越緊拉的量越大,效果愈佳。但同時必須使胸腹肌肉全部放鬆,只有胸腹松,才能使腰背緊。而常人往往一鬆俱松,一緊俱緊,這就是必須由站樁入手開始修煉的主要原因。習套路時,由於動作變化,難做到松中求緊、緊中求松的。所以,那些終日研討套路的人不會有什麼渾元力,老師的說教,只有賃猜測,紙上談兵而已。即使站樁,若未得要領,也只是徒具空形或誤入歧途。
隨著站樁的鬆緊活動(在把握鬆緊的同時,周身各部可意念作膨脹收縮運動)和動作起伏的進退轉換,胸腹腰背的肌肉會感到強勁鼓盪,甚至感到與大氣摩擦。這就是改造生理變化,是肌肉、內臟和呼吸互相作用的整體運動,體現在全身整體的放長、收縮,這才是真正的肌肉若一。